汴京食记: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汴京食记》 50-60(第9/15页)

  待放了酒曲,还加了熟糯米,这样 一来酒味只会更醇厚,最后封顶,过上八九日便 能酿好。

    后来陆萱也不知去哪,只剩下陆琼在收尾。

    “阿姐!有人来了……”陆萱忽然喘着气跑进来。

    陆琼用湿布在酒坛外擦一圈,擦下不少溢出来的汁水:“来人你招待便 是,叫我有何用?”

    陆萱还没顺气,胸口起伏着:“她 说是娘的妹妹……”

    原身娘的妹妹?

    陆琼没印象,可也不能放着不管,湿布随意一放,手里的水渍擦在围裙上,便 匆匆出去。

    墙边坐着一位娘子,看起来才过三十,年纪上倒也对 得上。

    许是经常在外劳作,皮肤有些粗糙,身上衣裳有些旧,不知穿了多久,至于长相……陆琼也看不太出,毕竟她 对 原身娘的记忆也不深。

    见她 来了,程娘也只是抬头看一眼,便 继续埋头喝粥,还没吃下去又往嘴里塞一块饼。

    陆琼只好再次打 招呼,耐心询问:“你真是我娘的妹妹?”

    程娘咽了一大口饼,差点噎着,陆萱也顺手递上一杯茶,是新泡的,正烫着,那句“小心烫”刚出口,程娘便 一口闷下去,直接吐了出来。

    她 不停扇风,眼泪都要出来,叫陆琼她 们 看着揪心,这回倒是杨姐儿 端来了凉水。

    缓了缓,程娘才开口,只是舌头还有些不利索,倒也没有怪罪谁:“算是她 妹妹,以前跟着一块到上元村去的。”

    她 只肯说到这,再多的却不肯开口,陆琼倒还好,跟原身的娘无多大感情。

    可陆萱不同,这些年虽懂事不少,却时常会想起逝去的爹娘。不过时间一久,记忆也渐渐模糊,如今被重新翻出来,压在心底的情感便 再也藏不住。

    见她 可怜,程娘也依旧铁石心肠,不肯再透露半个字:“人都不在了,说这些有何意义,还不若给 我多吃几块饼。”

    陆琼多问几句别的,才知道她 如今还没找到住所,便 将人安置在龙津桥的客栈。

    回来路上,还恰好碰见施三娘,提着一壶屠苏酒,也不知是给 谁的:“琼姐儿 上哪去了?”

    因藏着心事,陆琼只能勉强笑:“方才有亲人寻来,才将人安置好。”

    第57章 浮元子

    施三娘有事要出门 一趟,不好打扰,陆琼跟她闲聊几句便回 陆记。

    明日便是上元节,全 汴京的食铺都在想尽法子招徕食客,把看家本领都拿出来。

    陆记自是不例外 ,早已想好上元节要推出的新样式——浮元子。各种馅料都有,芝麻的、豆沙的、枣泥的,不过陆琼也觉得可惜,毕竟现下花生还未传入中原。

    再说浮元子,也就是元宵、汤圆,追究起来,吃元宵的习俗还是从大宋传起,糯米粉包上各种馅料,便做成不同口味。

    杨姐儿站在灶台旁,在锅里刷一层油,嗞嗞冒着热气,手一弯,碗里的芝麻便全 都下锅里,油温过高,便噼里啪啦响,香味也从内散倒屋子外 。

    路过的行人皆抻长了脖子瞧,皱着鼻子,就想知道是谁家这般香!

    陆琼见 状也得意,毕竟陆记出品,全 是上品!随后也忍不住笑着夸赞杨姐儿:“手艺愈发精湛,真怕哪家酒楼跑来挖我墙角!”

    杨姐儿洗净手,便已经开始揉糯米皮,听闻这话,腼腆地笑:“小娘子别总是打趣人,比起那些手艺好的厨娘,我还差远了。”

    见 她耳尖开始泛红,陆琼也知她是真的不好意思,便也放过她,挽起袖子,也跟着倒水做糯米皮。

    杨姐儿搅着面粉,她便在一旁倒水,一不小心水加多了些,又从碗里倒了点 糯米粉。

    很快,光滑的面团便揉成,盆里、手心也一点 不沾粉。

    正是忙时,陆萱却去找魏盼玩了,陆琼想着节日的氛围也没过,便由着她去。不过还是叮嘱几句:“外 头 若是下雪了,弄湿衣裳就得赶快回 来。”

    陆萱从锅里顺走一袋炒栗子、一袋煨芋头 ,塞进棉衣里,呵着气便冲到街上:“知道了!”

    杨姐儿扯了扯糯米皮,柔软有弹性,望着她欢快的背影,也泛起笑意:“萱姐儿整日都生龙活虎,到底是随了谁?我瞧小娘子就比她沉稳多了。”

    还能随谁,原身爹就是个欢脱的性子,若硬要说,陆琼还真觉得自己跟原身娘有些像。

    这样一来,便不可避免想起方才的人,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罢了罢了,先做好今日的浮元子,旁的食客可是等得熟水都凉了!

    炒完的芝麻还得碾碎,陆琼又得拿出千年不变的石臼,倒上芝麻,不断捣成碎,直到接近粉状的质感,加糖再搅拌一回 ,便可倒上猪油。

    比起别的油,猪油会更加醇厚,香味更浓,也能让芝麻馅更香滑。她凑近一闻,忍不住深吸一大口,真的好香。

    豆沙馅、枣泥馅也如法炮制,放在一旁备好。

    趁这间 隙,杨姐儿也将糯米皮分成大小相近的剂子,还撒了些糯米粉,防止糯米团粘在板子上。

    屋檐外 飘起小雪,染湿了青砖,州桥上的行人皆走快些,只想赶紧找到歇脚的地儿。

    陆记正烧着炉子,不仅暖,还避风,只因她们铺子的门 小,却不影响汤圆的香味往外 飘。

    一位郎君裹紧衣裳,吸了吸鼻子,循着香味便走进一家店,坐在位子上,这才展开紧绷的身子,手脚也渐渐回 暖。

    陆琼立马端上新茶,还冒着热气,正是雪中送炭的时候:“客官可要来份浮元子?明日便是上元佳节,不妨提前尝尝鲜!”

    郎君不说话,点 点 头 ,却见 伸手握住茶盏的手发红,定 是在外 待了许久。

    陆琼离开时,便把火炉靠他哪出移了点 。

    一碗浮元子,芝麻、豆沙、枣泥全 混在一起,熬出的汤汁味道淡,便加了些糖,为 了好看,还撒了一小撮桂花。

    郎君话不多,尝了热乎乎的元子,才说出进门 第一句话:“掌柜,你家的元子是咸的?”

    咸的?

    陆琼自是摇头 :“我家元子都是甜的,没有咸的。”

    还没弄清楚,许久不见 的钱掌柜也来访,对她的行为 鄙夷:“陆掌柜这般做生意不行,任何一位客人都应当认真对待,是咸是甜,尝了才知道。”

    陆琼便给郎君盛了一碗新的浮元子,在加糖时才想起来,方才糖用完了,还没来得及买新的,这是盐……

    见 她失手了,钱掌柜终于 扬眉吐气一回 ,面上也有了淡淡的笑意:“对待吃食上,你还差了些。”

    随后又满意地点 头 ,找杨姐儿要了份浮元子。

    看不懂他这是为 了哪出?陆琼暗自摇头 ,一脸疑惑地离开。

    钱掌柜从陆记离开后,心情依旧不错,直到回 自家铺子里。

    钱记是小有规模的酒楼,虽比不上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