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汴京食记》 40-50(第5/15页)
”
裴玉也才十八,身上便是有一股狠劲,像野草一样不断生长,一有机会 便拼命往上攀,有如今这 番成就也是应当的。
陆琼也附和几句。
随后 还聊起裴玉的爹,说是中秋那日 回来了,不过又吵起来了,说是还带回了一个 人,惹得杨三娘把整个 家 搅得天翻地覆。
裴玉这 几日 为 了寻清静,在外头租了间房,还把杨三娘的女儿裴丫带走了。
陆琼没想到他这 人想得挺周到,只评价一句:“还算好心。”
金娘也点头:“好在裴玉愿意把丫丫带走,不然 整日 见爹娘吵,长大了可怎么好。”
……
夜里的汴京依旧灯火阑珊,趁着月圆,这 几日 游画舫的人只多不少,州桥上更是人挤人,若不是有街道司的巡吏在管控,怕是要出不少乱子。
陆记这 几日 的生意一般,许是少了掌柜的缘故,也可能是中秋后 众人对月饼的热情退去。
还是杨姐儿在打理 ,雇了两 个 帮工,一个 招徕客人,一个 替她打下手,备菜、蒸点心、看火,最为 重要的和面杨姐儿还是亲力亲为 。
方才帮厨的小娘子没洗净手便碰了碗,被杨姐儿看到了,便训斥一番:“灶台的一切都需工整、干净,不得有任何污秽……”
身后 忽然 传来一阵笑声。
杨姐儿本有些气,可这 笑声好熟悉?转过身去,果真是小娘子回来了,语气激动:“小娘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这 几日 我是睡不好也吃不好,打理 店铺可太难了。”
见她情绪转变如此之快,陆琼笑出眼泪:“可方才我还以为 是谁在店里训人呢?原来是杨掌柜,可真是有本事 !一点也看不出难的样子。”
杨掌柜……不,是杨姐儿也腼腆起来:“这 也是按照小娘子嘱咐的来,不算什 么。”
陆萱见她这 般扭捏,也在一旁偷笑:“阿姐,你就莫打趣杨姐儿了,就快要抬不起头了。”
等店里一忙起来,这 事 才算过去。
穿过州桥,贺玄清一路负着手,连连叹气。方才与友人在汴河说起前几日 的秋闱,委实是有些惆怅,本还有自信,可聊完后 ,总觉得有些地方发挥失常了。
走进 陆记,便看到眼熟的小娘子,才算是有了几分高兴。
陆琼也认出他,是她在龙津桥摆摊的头一位客人,后 来也跟着到陆记,可不知为 何,这 几月却很 少见他。
听她这 般问,贺玄清也笑:“陆掌柜有所不知,这 月初九到十五正是秋闱的时间,前段时日 便也是被耽误了。”
陆琼懂,这 是闭关去了。
不过,谢洵好像也要参加今年秋闱来着,为 何他就这 么闲,三天两 头便能来一回,总不能是真的喜欢吃吧?
贺玄清还在不停解释:“……下月初,考试结果便能出来,近来也是忧虑不断,先 是恐发挥不当,再是怕辜负家 中长辈的期望……”
原来不论是古人,还是后 世的学生,都会 焦虑啊。
第44章 陶瓷锅
昨夜没来得及盘点账本,今儿陆琼便早早来到陆记,翻开账本,发 觉近来好似挣了不少?
“七月十二,酥山二十六份……八月初二,酥山二十份,杨梅渴水三十份……八月十七,酥山两份,粥点二十份……”
近来酥山、冷元子还有一系列渴水卖得愈加少,反倒是粥饮卖出许多。
还没仔细想,便听见“哐”一声,回 头见是杨姐儿把切过肉的竹刀收起来,换一把洗净的刀来切胡瓜。
先 前便跟她提过,切肉食的刀具应当跟素食的分开,当初杨姐儿还不理解,觉得麻烦,好几回 还忘了。
看起来如今也习惯了,见她终于把自 己的话听进 去,陆琼也觉得欣慰。
账本还摊开在眼前,她把手 撑在下巴处,指尖也跟着一点一点敲打着脸颊。
雇的帮厨还在,也没有叫他们提前走,毕竟是花了钱的。不说手 艺如何,至少叫她们不那般累了。
可现在面临新问题,天冷有什 么应景的吃食?
凡是要用冰的都从菜品里取消了,如今也该添新样式了,还得是吃了便叫人觉得暖和的。
正想着,孟升便径直走来,指节敲敲木柜板:“陆掌柜,来一份鸡丝肉粥!”
陆琼被这一声拉回 现实,合上账本,才笑着招徕:“近来可是太忙了,自 打乞巧过后,就再 也没见过。”
孟升挠挠头,高大的人也有了娇羞样,黝黑的皮肤透出一点红,乐呵呵:“有事耽误了……”
看这模样,是有喜事?
“好。”陆琼也不打趣人,转身 跟金娘说一声,便把孟升带到靠后门的桌子。
桌上还有些未擦干的油渍,许是帮工偷懒了。
趁孟升没注意到,陆琼先 撤下腰间的布,迅速一擦,随后若无其事收在手 里:“可要上新茶?”
孟升摆摆手 ,仰头大笑,声音沉闷如滚雷碾过胸膛:“不要茶,这种 天得喝酒才尽兴!”
陆琼便应他要求热了一壶梅子酒,店里的酒都不烈,只要克制些,小酌几杯也不会醉。
等店里人更多,陆琼观察发 觉,点粥食的意外多,这叫她想到后世的“粥底火锅”,若是能搬到陆记来,也不知受众如何?
干脆去订做几个“火锅”试试。
从前的人吃火锅所用的锅主要是用青铜制成 的,多为贵族使用。
等到汉代与唐代,陶土以及瓷土烧制而成 的陶瓷锅更受欢迎,价格更低,平民百姓也能享用起,到了宋朝便更不用说。
陆琼趁着闭店,打算寻人订做两个,本以为要费些时日,未曾想已有现成 的,不愧是走进 市井小民的吃法。
掌柜指着一批陶瓷锅,细细道来:“这出自 耀州耀,虽比不得汝窑,却也是寻常人家用得起的好物,毕竟咱也不能跟官家比啊。”
陆琼点头,伸出手 贴到锅壁上,摩挲几下,外壁光滑。
像掌柜说的汝窑,也只有皇室能用,还不准民间仿制,外头买的,不是假的便是要掉脑袋的。别的还有定窑、龙泉窑,不过都是文人士大夫在用,样式文雅,放在她店里画风不搭。如此下来便只有这耀州窑的合适。
最后先 买下两个,陆琼跟掌柜付好定金,便说好第 二日托人送到陆记来。
这一条街离州桥有些远,更靠近虹桥,亦是商铺林立,因着离城门近,客栈也更多。
陆琼沿着街巷走,转角便在一家客栈遇见裴玉,真 的带了一位学徒帮手 。
许是帮客栈打了几套木具,样式繁杂,比以往的都要精致,且客栈的小厮也出来帮忙,几人小心翼翼,生怕磕到碰到了凳腿桌脚。
裴丫也带在身 旁,也不哭不闹,手 里抓着一块梨花膏,时不时嘬一口,黏在手 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