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食记: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汴京食记》 30-40(第10/16页)

香味便更 浓,碎核桃、碎杏仁等混在一起,除了香还是香。

    尤其汴京的商品就没有 差的,陆琼挑的原料也是顶好的,味道自 是好极。

    这饼皮瞧着硬,却 又是软的,咬下去口感细腻,起初会 有 些奇怪,毕竟混合了多种仁儿,可入嘴后越嚼越香。

    食客也忍不住点 头,没多注意就多尝了一块,等反应过来时却 见陆琼对着她笑,反倒是有 些不好意思。

    他合上折扇,清了清嗓子:“这味道不错,只 是我吃不惯。不过我的夫人倒是喜好这类甜腻的吃食,就替她带两份。”

    “好,”陆琼依旧笑,“还有 别的馅儿可要都来一份?”

    送走这位食客,杨姐儿才敢走上前:“小娘子你可真厉害,一来一回 就叫人把这五仁的买走了。”

    陆琼把钱收进柜子里 ,打趣她:“那你可得好好学,说不准日后用得上。”

    杨姐儿本想挠挠头,又想起小娘子说的,在店里 要讲什么卫生来着。

    最后她也只 是摇摇头,不好意思笑:“我可用不上……”

    陆琼没去纠结她说的话,替陆记推广好几 日的杜哉正好找上门 ,这几 日的“推广费”也得给他结了。

    “一共是一百文……我给你折成 碎银子了,好方便你带回 去。”

    杜哉双眼都直了,只 会 盯着钱发笑:“好,下回 可要再找我。”

    双手郑重地结果碎银子,捂在胸口上,再这样下去,他明年便能 攒够钱了!心里 忍不住乐。

    “杜哉?杜哉?”

    杜哉“诶”一声,不明所以,抬头便见一袋油纸裹着的糕点 ?

    陆琼递给他,没好气道:“方才叫你都不应声,还以为你魂儿被勾走了。这是方才做的月饼,里 边有 三份,有 五仁的、豆沙的、莲蓉的,算是给你的中秋贺礼。”

    杜哉也不在意她说话的语气,毕竟拿人钱财,替人办事 ,何况还有 免费的糕点 ,这可算是全天下不错的美事 。

    待到日头更 盛,出行的人便更 多,陆记也迎来一趟又一趟的食客,店里 三人的脚就没停下过。

    ……

    到夜里 ,谢府亦是这般热闹。

    府里 张灯结彩,还在后院设宴,请了不少亲族友人前来赏月。

    谢家 的老爷身子不好,出来坐上一会 儿便回 里 屋歇着,只 有 赵氏还坐在主桌招待来客。

    谢洵坐在一旁,叫人把酒撤下,亲自 给赵氏倒茶:“喝酒伤身,还是吃些茶点 较为好。”

    “中秋佳节,不喝桂花酿还算什么过节。”赵氏有 些不满,却 也没叫人再端上新酒。

    唤竹也很有 眼色,把好消化的糕点 端上前,便在一旁哄她开心:“小郎君也是在担心您。方才王府的徐夫人不还眼红您来着,小郎君们 都在跟前,就是孙儿也快出世,可不是要儿孙满堂了。”

    说到孙儿,赵氏心里 也舒坦些,便又想起儿媳来,朝另一边轻声道:“慕儿,你方才不是说想吃州桥的糕点 来着?怎么还没卖到?”

    何慕被众人盯着,也有 些不自 在,坐在旁边的谢湛替她回 话:“桃红方才刚去的,许是要等上片刻,毕竟今夜的汴京人多。”

    赵氏也能 理解,便不再纠结。

    没多久,桃红也回 来,还带回 一份超大的糕点 ,把院里 所有 人的目光都吸去了。

    “这是什么?怎么这般大?”

    汴京的糕点 向来都是小巧精致,还是头一回 见比盘子还大的,就是在场最从 容的赵氏也忍不住惊叹。

    桃红也回 话:“这是陆记新做的糕点 ,说是仿照月团做的新品,里 边放了不少馅料,杏仁、核桃仁……说是适合全家 一起分着吃,寓意阖家 欢乐。”

    “阖家 欢乐,阖家 欢乐,”赵氏嘴里 念叨着,“这意头好啊,还从 未跟人分着吃同一份糕点 ,实在是稀奇。”

    说完便叫人把刀拿来,非要亲自 给大家 分,每人一块,其乐融融。

    谢洵也分到不少,在知道是陆记的新品,心里 更 是期待,还没等赵氏开口,便忍不住先尝了一口。

    很香,也很软,不同的馅料混在一起,却 是一种新奇的口味。

    心里 也忍不住疑惑,陆娘子到底是怎么想出这般多奇怪的点 子?

    第37章 猜灯谜

    赵氏用不得过 腻的吃食,却还是捏一块在掌心细细品尝。

    待她吃净,唤竹才把 新点的茶端起,笑着 送上 :“信阳进贡给 朝廷的茶,大朗前日立了功,便被圣上 赏赐,如今正好用来解腻。”

    贡茶以北苑为首,其龙团凤饼工艺复杂,茶饼上 印有龙凤图案,更 是象征着 身份尊贵,而信阳茶也 不失为淮南茶之首,两者也 算是各有千秋。

    赵氏望着 茶盏里的沫饽:“信阳茶,茶叶细圆挺直,如今磨成粉倒也 看不出 。”

    前朝的煎茶法传到宋时,就演变成点茶,从炙茶、碾茶到击拂,需要费不少心思,也 比单纯的泡茶要麻烦。

    一旁的谢洵听见,便宽慰她:“这茶香独特,即便不点茶香味也 浓郁,若实在想,下回便叫人专门泡一盏。”

    赵氏也 明白,世上 没有两全的办法,无论是品茶还是别的事,便敛下心思,沿着 茶盏边轻轻抿一嘴。

    想起一事,她便叫人撤下茶:“你近来可是在忙?”

    府里请了乐师,在院中 弹奏,伴着 缓和的琴声 ,谢洵点头:“在寻一片好的田地。”

    这些日他都在寻人打听,木棉的种植条件极为苛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亦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田地。

    赵氏也 有所耳闻,与 辽、金、夏设立榷场后 ,这些年过 冬的衣物 也 愈加丰富。不仅有裘衣,如今还有比丝绵更 暖和的棉衣,若是能将此在中 原推广起来,也 是一件好事。

    这回也 难得没有反驳他,只是叹道:“只可惜你日后 很难喝到北苑进贡的茶了。”

    谢洵明白她这话是何意,但二人难得聊起这些时没有起争执,便不想多解释。

    赏完月,府内的宾客便也 渐渐散去,谢洵与 兄长一齐在庭院倾谈,还小酌几杯,聊起从前,也 说到往后 。

    夜里凉,加上 他们 也 不是贪杯之人,便叫人热了一壶芸香楼的琼液,原料为黄酒,味道鲜爽清香,不失醇和,没有米酒甜,却也 没有清酒烈。

    “自小你便是极有主见,还记得八岁时,母亲便问你我要做什么,你说要成为祖父那般有谋略的人。如今看来,我顺了母亲的踏入仕途,而你也 着 实跟祖父很相像……”

    说到这,谢湛嘴角稍稍扬起,边上 淌了一滴酒,划过 下颚,很快归于平淡。

    小谢洵的形象在谢湛眼前鲜活起来,如今落到沉稳许多的谢洵身上 ,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