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食记: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汴京食记》 25-30(第2/9页)

动,忍不住吞下口水。

    “阿姐,这冰看着好好吃!”

    陆琼被她 这话 逗乐了:“冰怎么个好吃法,叫你干吃冰也乐意?”

    陆萱手撑在膝盖上有 些累了,但还是笑着点 头:“就 是只吃冰也好,好凉快。”

    陆琼觉得好笑。要是真的迷恋上吃冰,那便是缺铁了,还有 些贫血,得赶紧补补。

    接下来就 简单,把这块冰敲碎,放在渴水上就 是一道冷饮。

    不过陆琼想着已经到这一步,再多做几步也无妨,干脆把诗会要用冰雪冷元子做出来,也免得明日无从下手。

    元子就 是各种小汤圆,用糯米粉加上各种馅料搓成 小圆子便可。

    刚愁没有 现成 的馅料用,杨姐儿就 把早上蒸好绿豆泥拿出来:“今日不小心洗多了豆子,还有 些没用上。”

    陆琼笑着把盘子接过来:“正好,用来做绿豆馅的圆子,再去盛一碗糯米面来。”

    灶台上的架子放着齐全的调料,陶瓮里的糖还有 大半,陆琼直接倒了小半碗到绿豆泥里,洗净的手搅拌成 团,硌手的糖粒也融进 豆泥里。

    撒上一碗糯米粉,面团的颜色就 变淡,不过并不影响口感。

    和好面后,杨姐儿也跟着一起搓成 小圆子。很快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圆子都挨个放在板上。

    陆萱见还剩一小块面团,主动去开火,把锅里不用的水倒掉,水流顺着挖好的小沟流到外边。

    趁着下边的火烧起来,她 就 重新 把凉水倒入锅中。

    陆萱怕火不够旺,还拼命塞稻草、干柴,小脸被火烤出汗来,还不肯离开一步。

    眼睛也一动不动,火光倒影在瞳孔中,心里祈祷着水快些沸腾。

    许是上天听到她 的祈祷,水渐渐开了,发出沉闷的咕噜声。

    “阿姐!水开了!可以下圆子了。”

    说完就 迈着步子噔噔噔跑到她 们身边,把圆子都捧在手里,倒进 水里。

    小圆子都被烫得翻滚着,上下浮沉,水面也不断冒着泡。

    不知是被这圆子逗乐了,还是被陆萱这急切的模样都笑了,总之陆琼笑得挤出泪花。

    平日“沉稳”的杨姐儿也先她 一步抢过长木匕,不断在锅中搅拌着圆子,防止它们粘在锅底。

    小圆子刚浮起来,就 被捞起来,还要过一回凉水,这样才会弹牙,口感更好。

    先前的冰也有 些化了,更容易敲碎,陆琼尽力把它们敲成 冰沙样,全放在碗中。

    一勺圆子、一勺冰,加上一小碗水,拌在一起就 是冰雪冷元子。

    泛着绿豆的淡黄色,小圆子入口弹牙,还有 丝丝凉意浸入心脾,带走夏日的燥热。

    第26章 荷花池

    诗会定在 巳时 开始,也就是早食过后,所以陆琼她们 天还没亮便 忙活起来。

    屡屡炊烟从陆记的屋顶升起,倒水、揭盖、炸油声此起彼伏,屋内一隅还点了几 盏灯,在 墙上映着几 人做事的身影。

    灶房开了两口锅,分别煮着杨梅渴水、木瓜渴水,无需炖多久便 都化开。陆琼揭开锅,倒入小半碗冰糖,用长木匕搅拌几 回 ,空气中便 散发着甜蜜的气味,很香甜!

    毕竟今儿选的是番木瓜,果皮偏橙黄,比起偏青的木瓜,这种木瓜的果肉更软更绵,即便 生吃也不会觉得硬。

    渴水还呼呼冒着热气,陆琼把它们 一勺勺盛进 器皿里,拖到墙角放好,等走时 再把冰块放进 去:“这也能蒸糕点了。”

    杨姐儿应声好,就把第一批捏好的广寒糕放在 甑上,架在 锅后顺手掩上木盖,等下一批捏完就放到旁边新起的灶上。

    陆萱挨着灶台坐,双膝合作一拢,低头 凑近灶口,时 间一长脸上便 被火烤得通红,手里的蒲扇也跟着一扇一扇。

    陆琼好容易才歇一会儿,却见金娘还在 搓圆子,粗略估计只有百来个,份量远远不够,便 重 新取出一些糯米面,打算再和多些面团。

    她本来还担心金娘起得早会不习惯,却没想刚到金娘家,就见人家披好褂子等她来了,没多寒暄又摸着黑急匆匆赶到陆记。

    金娘把新和的面团拉成 长条,搓细,捏一小块搓成 圆子,听她说起这事笑着道:“我平日 就早起惯了,把前夜泡好的豆子捞出来,就要去磨豆子。”

    陆琼搓圆子的手慢了些:“那今日 岂不是卖不成 豆腐了?”

    本想着赶快做好,这样金娘还能早些回 去卖豆腐,却忘了做豆腐也要费不少时 间。

    不过金娘倒是不在 意,还反过来安慰她,笑一声:“琼姐儿莫急,我家郎君去卖就行,其实平日 里也都是他在 磨豆子,我只是在 旁做监工。”

    又道起家事。金娘说他们 夫妻二人是暮春时 节才来的汴京城,只比陆琼早三四月,起先是在 虹桥边上住,后来挣些钱才搬到通济坊。除开日 常花销,他们 会把大部分钱寄回 乡下,所以来汴京半年,还没有攒下什么钱。

    说到这,金娘也有些感叹:“汴京太大,寻找挣钱的法子却也不易,还好我能靠一门手艺养家。”

    对比下来,陆琼倒是幸运的。

    没有养家的负担,就能更快攒钱,盘下铺子后也能挣更多钱。随后她也默不作声,只把手中的圆子加快搓好,如 今说什么都不大合适。

    糯米圆子咕咚跳下锅,溅出不少小水花到灶台上,园子捞起来过凉水,就差不多做成 。

    她们 昨日 也都尝过冰雪冷元子的滋味了,不仅香甜,还冰凉解暑,定会受到许多人的喜好,所以就多做了些。

    荷花酥是最后炸的,毕竟放置的时 间一久便 不酥脆了。

    陆琼要敲冰,杨姐儿要准备开铺子,这活儿便 交由 金娘。所幸金娘也早有准备,一次就炸成 酥,荷花酥外表清透,还冒着热气,刚出锅便 被装到食盒里。

    待饮子、元子加了冰,应天书院的仆役也恰好派人来接应。

    他们 先将装有饮子的木桶搬上板车,随后是蜜饯、茶叶,盛糕点的食盒最后放,叠起来有半人高 。

    陆琼扶着食盒,想着近来生意冷清,就是她不在 ,杨姐儿跟陆萱也能照看好:“你们 都留在 这罢,我一人去就行,杨姐儿记得在 食客的饮子里加冰,萱儿也记得收钱记账。”

    杨姐儿连连应下,而陆萱这些天写 字有所长进 ,也学会记账的皮毛,只要不涉及算账,就不算太难。

    可金娘看着满满一车的吃食,皱起眉:“你一人可忙得过来?”

    陆琼擦擦额头 的汗,眯眼笑:“自然忙得过来,金娘你就早些回 去,这会儿还能赶上出摊卖豆腐。”

    “也罢,届时 也有人帮你,要是忙不过来再叫我,总之这书院离龙津桥也不远。”

    金娘说完还是担心,目送着他们 离去,直到过了州桥,没入人海才肯回 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