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薰的民国日常: 75-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文薰的民国日常》 75-80(第10/16页)

手,不愿意放开。

    孩子暂时被带离,母亲被带去病房安置。霞章小心地配合着护士将文薰的一切打理好,等周围人潮散去,他望着她,眼泪掉的更凶了。

    “文薰,辛苦你了。”已经是泣不成声。

    痛过之后,文薰反而已经没感觉了。但她没什么说话的力气,只摇了摇头,表示自己还好。

    霞章哭了好几分钟,再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就,才慎重道:“以后别生了,咱们再也不要生了。”

    文薰想,生孩子这件事,哪里是提前能够说好的?

    她当然也知道霞章是在心疼自己,一时心里是满满的无奈。

    “可我想和你睡在一起。”她尽量含蓄地说。

    霞章欲言又止,半晌后道:“那我就去想办法,我想办法……”

    总之,他们有一个孩子就够了。

    秀英趁着这个时候进来,她是来问名字的。

    “燕青,护士问孩子的名字叫什么,我们要去登记了。”

    孩子的名字当然是早就取好的。

    霞章赶紧擦了眼泪,说:“叫华平。”

    “莫华平。”文薰这时也轻轻地动了动嘴唇。

    秀英念了念,一句“好名字”已经含在嘴里了。

    莫霞章望望这个,望望那个,笑了,“傻瓜,你们都傻。都叫华平了,怎么还姓莫呢?听着多不吉利。”

    他拉起文薰的手道:“文薰,让孩子跟你姓吧。姓朗,叫朗华平。”

    文薰只消一刻,便很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因为这确实是最合适的。

    “好,愿中国有一个明朗的未来,能够尽快得到和平。”

    文薰回忆着刚才看到的小小的华平,期待着未来和平的中华。

    希望能有一个和平安稳的环境,让所有小孩能健康的长大。

    第79章 年年的一天

    四年后。

    1937年,6月。

    自行车的铃铛声一响,背着小布书包走在路上的齐耳短发小孩赶紧机灵地往路边跑了两步。

    她用手掌在额头上搭了个凉棚,在原地等着,等着这群穿着清华大学校服的学生们开过了,才重新蹦蹦跳跳地,踏着夕阳家里赶。

    路上的土灰扬起,那些细小的土粒在空中发着金色的光。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明亮,和妈妈带她去吃的西餐馆里的炸鱼薯条一个颜色。

    她望着蓝天,望着屋脊,又被路边被晒蔫巴了的野花野草吸引了注意力。

    她站在原地看着,直道花丛中飞出来一只蜜蜂,才惊得她重新启程。

    “哼哼哼……”小跑进巷子,眼见家就在前方,女孩的步子也快了起来。她的声音越过墙壁传到里头,邻居阿妈扬起声便是一声喊:“年年,是年年回来了吗?”

    年年停住脚步,又往回跑,“阿妈,是我。”

    声音稚嫩,且带着小孩独有的甜美。

    肖典香拿着东西从屋子里出来,看着眼前明眸皓齿的孩子就是一声笑。小丫头长得好,有她妈妈的大眼睛,有她爸爸的高鼻梁,又有两个人都有的白皙皮肤。

    这孩子既聪明,又乖巧,还不怕人,住在校舍区里的人家没有一户不认识她,不喜欢她的。

    肖典香擦了擦手,把手里的粽叶叠好,躬着身子塞到她手里,“这个,你帮阿妈拿回家去还给你婶娘,是阿妈早前借你家的,还剩下这么多。”

    年年点了点头,东西不多,也不重,她小小的手掐着,也能拿好。

    典香摸了摸她细嫩的脸蛋,顺手帮她擦了汗,又从口袋里掏出糖果、干枣塞进她的小挎包里,“这个你拿着吃,但是别多吃,小心牙。”

    大约是这样的事发生过很多次了,年年没有拒绝,只是在听到“牙”字的时候忍不住呲了呲,显摆自己一口整齐干净的牙。

    白花花的,米粒似的。

    逗得典香直笑。

    塞完东西,她突然反应过来,“你刚才从哪儿来,你一个人出去了?”

    年年仰着头笑道:“娟子家里的鸡蛋孵出来了好多小鸡崽,我去看小鸡了,是半下午的时候婶娘送我过去的,说傍晚来接我。可我等不到她接了,我妈妈要回来了,所以我自己先回来了。”

    就像“年年”是这丫头的小名,“娟子”也是物理系教授康俊才康先生家女儿的小名。他家就住在前街口,离这儿倒也不远。

    典香虽然松了口气,但还是担心,用吓唬小孩的一贯话术对她道:“你不要乱跑,小心拍花子的把你拍走,那你就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年年皱了皱鼻子,“哼”了一声,“我才不怕呢。”

    她拎起自己变得半鼓的小书包看了看,抬头问:“阿妈,你们家包了什么馅的粽子,红枣馅的吗?”

    典香答:“是啊,专门留给你们小孩吃。”

    “那你们大人吃什么馅呢?”

    “吃鲜肉馅。”

    年年迫不及待道:“我也要吃鲜肉馅,我喜欢吃肉,肉可香了。”

    典香被她逗得简直合不拢嘴,“好,到时候煮好了,你来我们家吃。”

    “年年,年年——”隔壁家里秀英的声音响了起来。

    年年回头望了望,忙道:“阿妈,我先回去了。”

    “好。”

    走之前,她还学着大人的口吻嘱咐:“您快进去,不要站在门口,太阳晒。”

    让典香脸上的慈爱都要溢出来了。

    年年扶着门框,还在跨门槛,嘴里就忍不住大喊道:“婶娘,我回来了。”

    “你怎么就自己回来了,”秀英从厨房里出来,她腰上还系着围裙,显然刚才在忙,“我刚才就听到你的声音了,你在跟隔壁太太说话?”

    “对,”年年说完才想起来,把拿着粽叶的手举起,“阿妈要我把这个带回来。”

    “好,辛苦你了。”秀英忙小跑着过来接,看见她被汗水粘在额头上的刘海,忍不住埋怨,“看你,满头大汗的,跑回来的吧?”

    说完便掏出蓝色碎花布手绢给她擦汗。

    年年仰着头方便她动作,“是天气太热了。”

    她又紧跟着说:“婶娘,我们家买这么多粽叶做什么,专门借给别人家用吗?”

    秀英失笑,“哪有买了专门借人的?”她认真解释:“粽叶不仅能包粽子,还能垫在馒头底下放进蒸笼里当垫布呢,所以我才多准备了些,可不是为了浪费。”

    年年点着头,似懂非懂。她不知道在脑子里又想到了什么,突然喊道:“我要喝水。”

    “自己去倒——洗了手再倒。”

    “好。”

    年年在一个拥有爸爸妈妈、大伯婶娘和姐姐的家庭里长大。秀英婶娘是宝淑姐姐的妈妈,他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家人,也是年年的家人。平日里,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