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薰的民国日常: 60-65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文薰的民国日常》 60-65(第10/16页)

品芳两位老师在,外国语学院的沈国昌老师也在。

    除此之外,还有出版社派来协助的几位编辑。

    这部初命名为《英语大词典》的工具书由商务出版社承包制作,编写者的工资都由其发放。商务出版社愿意揽下这门活计,一来是确实想做些事实,二来便是想在出版界闯出名声了。

    不论哪个时代,学生都是出版商必须争取的购买群体。只要在学生们的心里留下“专业”的印象,以后的书还愁卖吗?

    工作正是开始当天,丁先生还带来一位穿着灰色半旧长衫,戴着黑色圆框眼镜的先生。

    “这是师范中学的王宽青王先生,是我特聘请来帮忙的。”

    王先生大约三十出头的年纪,留着半短的胡子,面黄肌瘦,似乎有肠胃吸收或是营养方面的问题。宽大的袍子穿在他身上,也紧紧只是穿在身上。工作时少言寡语,除非遇到专业上的问题,并不经常说话。几日相处下来,文薰只觉得他是位思维敏捷,博学多才之人。

    真令她对他有深刻印象的,是一天王先生匆匆来迟,到了吃午饭时,文薰才发现他的袍子穿反了。

    碍于面子,她当时没有明说,而是去找了郭滔,请他转告。

    当晚临睡前,文薰把这件事当作见闻说与了霞章听。

    “我没想到,王先生日常严肃,实际上是个不拘小节之人。”

    霞章的语气有些理所当然,“单身男人便是这样。”

    文薰不喜欢这份“理所当然”,“天底下的男人,难不成就没有能好好照顾自己的?我看,你们实在是被女人们惯坏了。”

    霞章见她像是生气了,忙拉住她的手,嬉笑道:“那你愿不愿意惯我?”

    文薰斜睨着他,仔细打量,看得他心惊肉跳,才施施然说:“看你模样长得不错,且惯你一回吧。”

    直爱得霞章又往她脸颊上亲了一口。

    说笑玩,继续说回正事。

    “王先生没有和夫人同住吗?”

    霞章道:“他没有夫人。”

    她便顺势猜,“离婚了?”

    霞章看她真想知道,神情归于正经,“前些年动乱,王先生的夫人和孩子都死在了轰炸中,他后来也没有再娶。”

    没想到自己想听的“故事”变成了“事故”,文薰的脸色也凝重起来,“教师的工资是很高的,王先生既然一个人生活,怎么会……”

    “你是看他日常拮据?”

    “嗯。”她微蹙着眉,“现在回想起来,王先生日常只吃白粥咸菜,这明显与他的收入不相符。怪不得他那般消瘦。他的头发也有些长了,显然没有经常去理。”

    霞章觉得稀奇,“你们编写组居然不包餐。”

    “可工资很高呢。”

    有高工资而不用,文薰立刻想到:“王先生难道把钱都捐出去了?”

    霞章点头:“之前北方动乱,王先生便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今年战事

    又起,王先生再度捐款11万三千元。”

    北方战火燎起后,大学中的老师们也都有捐款,这种“义举”,不过尽己心,尽所能罢了。文薰和霞章自然也有捐,然则跟王先生比起来,他们的杯水车薪又算得了什么?

    “真好。”

    霞章见她的眼神飘远,用手在她眼前晃悠,令她回神,“又妄自菲薄了?”

    “总有我们能够发挥力量的一天。”文薰抓住他的手,摒弃掉那些优柔情绪,心中冒出一个主意:“霞章,我想帮帮王先生。至少,至少能让他每天吃饱饭。”

    最近天气热起来了,大家苦夏,每天也吃不了多少。可“吃不下”和“不愿吃”是两种概念。王先生是个好心肠的人,要是真被这种自我虐待的方式熬坏了身体,是文坛的不幸。

    文薰也开始明白,怕是丁先生最开始把王先生带进编写组,便是存了想让他多些金钱来源的心。

    可是有再多钱又有什么用?王先生不会幸福了,他也不允许自己幸福。他会把那些钱攒起来,等着下一次的募捐。

    如此说来,这些都是时局的错,是战争造成的悲剧。

    文薰能想到的,霞章也能想到,他甚至是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并且给出一个主意,“反正我最近闲在家里。从明天开始,我中午便去给你们送饭?”

    考虑到王先生的面子,最好的办法便是打着给文薰送饭的由头去,而后让编写组的老师们都能吃到。

    这样,王先生就不会自在了。

    文薰回望着他,严重充满了柔情,“辛苦你了。”

    她的感谢于他而言便是最好的奖赏,莫霞章心中一时豪气万丈,“辛苦什么?我这也算是犒劳三军了。朗女士能给予慰问的机会,小人高兴还来不及。”

    文薰也高兴,又紧紧地抱住了他。

    说干就干。霞章第二天便去四处联系,精心挑选价格实惠,口味大众,用料干净的饭馆。一听说要给编写组的先生们送饭,还初步估计要送一个月,饭馆的掌柜不要太上心,当场做了菜式,摆出自己的优势,请莫霞章品尝。

    莫霞章连看了三家,对比后选了其中一家。但他也没得罪人,而是把其他两所餐馆的方式留下,承诺会推荐给有需要的朋友。

    文人们隔三差五便要开会,一年四季,大会小会不间断地开,在莫某人这里留了名,以后还怕没有送餐的机会吗?

    一概事宜准备好,莫霞章便于一个周一的中午来编写组报道,给大家送起了午饭。

    他突如其来,目的为何,大家能看不出来?

    编写组的成员们便立刻开始起哄,围着这对年轻夫妻吆喝。

    郭滔与他二人关系最好,嗓门也最大:“谢莫大爷赏!谢朗娘子恩典~”

    阴阳怪气的嚎叫,引得莫霞章当即夹来一个鸡腿放去他碗里,恨声道:“吃你的吧。”

    不到一个星期,编写组的那十来个人便个个跟着吃得满面油光。钱碧莹简直要拉着文薰哀求了:“快让你家那口子别送了,再吃下去,我今年新买的裙子就穿不了了。”

    去年沪市流行无袖旗袍,今年旗袍在沪市的流行又换了风向,在版型上更注重收腰,意在体现出女性们的曲线。这等衣裳穿着好看,可也挑身材。钱碧莹自觉,若她再不克制口腹之欲,新裙子真就白买了。

    “别听她的,”吴品芳毫不客气地揭短,“饭是她自己大口吃的,怎么还怪起厨子来了?”

    正说着,莫霞章又来了。他吆喝着人,给编写组送来了绿豆汤和西瓜。

    “可真是个殷勤又贤惠的丈夫,”钱碧莹看得啧啧称奇,对着文薰挤了挤眼睛道:“昭时,今日我在此特封莫先生为我们编写组的后勤之王,兼御膳大将军。”

    文薰乐得和她磨牙,“今天吃蜂蜜了,嘴巴这么甜?你刚才不是还想禁口嘛。”

    钱碧莹龇牙笑道:“不,我刚才已经想明白了,这等好事,不是年年都能遇见。我既然遇见,便不能不鼓励,希望莫先生能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