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薰的民国日常: 5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文薰的民国日常》 55-60(第15/16页)

  他只是稍作提起,便鼻头一酸,为妻子难过。

    “人家好好的姑娘,凭什么在嫁给我之后受到这种作践?你知道母亲做了什么。别的不论,若这种事发生在琼玉姐身上,你能忍让吗?这种情况下的所谓‘好心’,分明更像是一厢情愿。用这种手段促成的事,能叫好事?咱们娶的是妻子,不是可以随便欺辱的对象。”

    只要一想到那天文薰的身不由己,霞章便红了眼,又激动起来,“你不要再跟我说什么,母亲是长辈,是婆婆,有资格在媳妇面前摆规矩。现在不是旧社会,没有一定要求媳妇顺从的道理。再有,文薰可不是靠莫家的米面养大的,也不是被我们家买进门的,她不欠我们家,反之,该是我们莫家理亏。我们家的父母,用所谓的恩情把人家骗到家里,还不尊重……做人父母的道理才不该是这样!”

    宜章听完他的话,在心中设身处地,也逐渐明白,“我知道了。”

    他舔了舔发干的嘴唇,“我不跟你说了。”不仅是怕他伤心,也是真的说不过他。

    “你,唉……”宜章叹了口气,做出妥协,相处一个最挑不出错处的说法,“我会跟父亲说,你不大舒服,不宜挪动。你最近便在朗家好好修养吧,不要想太多,也不要再为此事思虑,多保重身体,我会和大哥还有你两位嫂子一起劝劝父母的。”

    霞章也明白,他并不想为难兄长,点头道:“谢谢二哥。”

    宜章点头,临行前,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

    “外头冷,不用送我。”

    霞章本来也没打算送。

    他还发着脾气呢。

    宜章似乎是读出了他的想法,又是一笑,半抱怨道:“进来这么久,也不见你给我端杯茶。”

    霞章道:“这便是我的道理了。你待会儿要往彭城去,是不是?”

    “你又知道了?”

    “琼玉姐有了身孕,你得了假,自然要去岳家报喜。女婿上门,你到时候还怕没水喝?”

    “你懒便懒了,还拿道理推拒我,你也不是什么好人。”

    因得谈笑一番,宜章走出书房时,脸上还挂着笑容。他几步走到院门口,一抬头,撞见了文薰。

    “二哥。”

    “弟妹。”

    打完招呼,他往后一指,解释,“我来看霞章。”随后又是一声提前祝贺,“弟妹,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文薰顺口回礼,话说出口,便猜到有些事情已经被暗中定下了。

    她站在原地,望着宜章走远,才进了屋子。

    霞章已经提前听见了她的声音,正着急抹脸,可惜还是慢了一步,小动作被文薰撞见。

    她又担心起来,“二哥刚才骂你了?”

    “他敢!”

    如此“色厉内荏”,让人没忍住一笑。

    她在他面前坐下,“那你没事哭什么?”

    霞章随意瞎扯,“水喝多了。”

    文薰故意挤兑他,“好嘛,只要你不是脑袋进水就行。”

    霞章不依,朝她皱了皱鼻头。

    文薰才不哄他,转移话题道:“二哥这就走了?”

    “他还赶着去彭城呢。”

    “也不见你去送送。”

    “他不让我送。”

    他的理直气壮让文薰没来由地感慨,“你们这些在家里做小的的,可真好,是不是?”

    哪像她,她一直是姐姐,姐姐怎么样都得让着弟妹。

    不过文薰也不会真正烦恼,礼让弟妹是因,她教训起弟妹来,那可就是果了?

    朗家的除夕走南边的礼,同时也夹杂了北方的规矩。

    年夜饭,年夜饭,朗家那一天人口齐聚,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年。

    大年初一不出门,拿红包,而后就得到处去拜年。

    初三舅家上门,见了文薰和霞章也不惊讶,大约是谁提前说过。

    初三本来也是文薰回娘家的日子,可文薰今年已经在娘家了,便不需要再循这个礼。

    初四他们前往沪市,给舅舅家拜年,住了一夜后,初五再去拜访胥载先生和孟老师。

    文薰终于见到了巧珍。

    巧珍一大早就在门口候着,就是为了能让姐姐姐夫来了,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她的成长。

    她头上的齐耳短发侧边处别了一个文薰送的水晶发夹,身上穿着暗红色的棉布上袄,棕色褶子长裙,脚上是长筒袜和一双黑色的平底皮鞋,已经是沪市常见的女学生模样了。

    她的这种变化让文薰和霞章无比高兴。

    正月里就应该高高兴兴的。文薰虽说不想在这个时候询问巧珍的课业,可在她的坚持在,还是配合地进

    行检查,而后给学业精进了许多的小丫头发了一个大红包。

    初五还有时间,霞章便带着文薰去了临安。

    “文薰,你说过的,家。”

    家。

    临安的家。

    因为文薰送兰花时说的那些话,临安的那栋宅子成了莫霞章的家。

    那里有他,有孩子似的兰花,还有他们的新婚照片。

    比起莫府,或许这里才是更适合他们生活的地方。

    在对家庭生活的期盼下,二人商量好,决定短暂地在临安的洋楼住下。

    修改过假期后,今年学校在农历十二开学,满打满算,他们还能住上好些天。

    没有仆人,他们自己生火,烧水,洗衣,做饭。二人都有独自生活的经验,哪怕是靠自己的双手,他们也在这个新年早春中,将自己和伴侣照顾得很好。

    看,只靠自己,他们真的能过得很好。

    除开财米油盐,这些天的闲暇时刻霞章都带着文薰在临安四处转悠。他特意带文薰去逛了早春西湖。岸堤边的柳树和桃树均已抽芽,用不了多久,便能得见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

    虽说有些遗憾文薰今年看不上这场美景,但二人仍是遇到了另一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趣景。

    除了访友赏景外,文薰还见到郭瑞郭师傅一家。

    小姑娘宝淑果然是如想象中一般可爱。她跟着父母来拜年,文薰还给了她一个大红包。

    事后文薰还跟霞章提到,她很喜欢宝淑的眼睛,因为里头布满星辰。

    那是对未来的希望。

    如果中国所有的小孩都能对未来生活怀抱憧憬,家国何愁不兴?

    节日的气息越到后头越淡,在他们安心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时候,大哥又找上了门。

    不为别的,自然是看他现在还没回家,家里急了。

    怀章也同宜章一样苦口婆心,“不论如何,你去学校之前,好歹要回家一趟,不然也太不像话。”

    他当着文薰的面,毫不掩饰,“因为你的事,母亲现在还在祠堂里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