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薰的民国日常: 45-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文薰的民国日常》 45-50(第7/15页)

夫妻。”

    文薰反应过来自己有些激进,连忙道歉,“对不起,我没有在凶你,我刚才说的话更不是在针对你。”

    “我知道,你只是发表你自己的看法。”林伟兰好脾气地笑笑,又道:“不过,你的话也确实有些道理。他罗友群又不是半道突然觉醒,他与杨女士结婚时,是投入了主观意愿的,他没资格把婚姻失败的责任留给杨女士一人承担。”

    文薰没有说话,她在思考。

    她想到回国相见好友时,从好友禹容口中听到的关于伯宜的婚姻,还有薛同学为了爱情所作出的孤注一掷。

    她还想到了舞会上杨女士的忧郁神情。

    或许会有人说,罗先生能去找别的女士,杨女士自然能去找别的先生,但杨女士现在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离婚的困难。

    文薰想了很多,这种思考等她回了家之后沉淀,被她化用为文字。

    有一种悲愤驱使着她握住笔杆,有一种物伤其类推着她想去做点什么。

    她要往报社投稿,就用本名。

    她再也不怕被亲人、被朋友看到那些话,因为这些本就是她心中所想,是她的主张。

    “如今社会讲究重视人权,可在局部地区,该‘人’好像只指代男人,而非涵盖女人。”

    “中国之妇女要追求解放,不仅仅要争取婚恋权,还得同时拥有离婚权,我愿统一称之为婚姻选择权。”

    “婚姻是责任,是承诺,这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的关系,而不能成为两个人的枷锁、负担。结婚与离婚,因与果,始与终,应该是一样的事。喜欢了,就在一起,不喜欢了,就大方放手离开,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不必看别

    人的脸色行事,也不必受到任何世俗压迫……”

    文薰撰文,巧珍便在旁观看,她也成为了这篇文章的第一位读者。

    她还听到了更多的,文薰没有写进去的发言。

    “如今正值新社会,新社会是有缺陷的。既然我们在其中过得不好,就提出意见,或者付诸行动去加以改变。怨天尤人是阻拦进步的看门犬,整个社会的人都应该对这个国家生出更多的责任感。”

    “我一直认为《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是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个人理想中心仪的女子的追求,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幻想。每个人对于未来的另一半,都可以有偏向性的喜好,因为这种对家庭生活的设想,是人生来都会拥有的欲望。人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舒适,所以才更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权力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巧珍认真听着话,突然发问:“是所有人都能有选择婚姻的权力吗?”

    文薰慎重地告诉她,“那是作为人的权力,自然是所有人都有。”

    “丫头也有吗?”

    “当然。”

    巧珍问得懵懂,文薰回答得认真:“你想跟谁恋爱,想跟谁结婚,想和谁开始,或是结束一段关系,都是你可以自己去选择的。”

    “选错了,不会有后果吗?”

    “有什么后果呢?”

    面对这个问题,巧珍沉默了半天,才带着一股丧气回答道:“有些事,小姐可以做,丫头不可以。”

    文薰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劝说,因为她已经发现那些“理论”对巧珍来说,或许过于“纸上谈兵”了。这回她沉默之后,选择直接询问:“巧珍,你有什么心事吗?”

    巧珍张了张嘴,临到了,仍旧选择摇头。

    她年轻又漂亮的眼睛里,蒙着一层文薰看不懂的阴翳。

    她无从了解,只能选择包容。

    “巧珍,如果你有什么困惑,你一定要来问我,好吗?”

    巧珍上扬期嘴角,牵扯出了一个有些勉强的笑。

    周六这天装回来了一肚子深思,周天文薰便没有出门。

    她照常起来,去公婆的院子里给二老请安。

    莫老爷并不让她站立,答了话便示意她坐下,“听说你昨天去栖霞山郊游了。”

    吴妈过来奉茶,文薰朝她点了点头,才看着公公回话:“是,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

    莫老爷神色轻松地问:“你们学校暂时有提及,今年中秋放假是个什么章程吗?”

    文薰答:“还没有提到,或许会在下周开例会时讲。不过我最近也了解过,按例便是当天了。”

    莫太太开口:“今年中秋是在周四,说不定会连着周五同周末一起放假呢?我听说往年也有大学这样安排过。”

    文薰听得出她话里的主张,没有在口头上违背她,“那我就不清楚了。以前上学时还没有这样的法律,我们有时连周末都不放假的。”

    莫老爷点头,叮嘱,“不管怎么样,发了通知要记得来告诉我们一声。”

    “是。”便是他不提,文薰也会记得说,与长辈生活的智慧她从来不缺。

    莫太太突然开口,“也不知道临安那边是个什么章程。前儿他寄信回来,给你的信里也没有提到吗?”

    寄来的信都要经过门房的手,文薰也不奇怪她会知道来信的事,“没有。”

    听到她答得干脆,莫太太不由得神色郁郁,“他给我们的信中只有请安。那孩子,向来是去了外面就不要家里了。”

    莫太太又往丈夫身上埋怨般道:“我之前就想让他过完节再出门,你偏说什么学生的学业为重。那么大个学校,能少得了他一人?别说他身体没有休养好,若是又赶上中秋节往返劳累,闹出毛病,该如何是好?”

    “他也是个大人了,身子骨哪有那样娇弱?”莫老爷声音不大,说出的话却十分强硬,“你既然想让他回来,就不要考虑其他问题。”

    莫太太一听,也急了,“我如何能不考虑?总归孩子是我生的,你自然是不用操心的。”

    这还是文薰第一次听公婆拌嘴。

    此言一出,莫老爷实在没了法子,与她商量道:“你若真急着知道,下星期找个时间往临安去个电话吧,如今又不是不方便。”

    见有能切实解决的办法,莫太太才得安心。

    莫老爷松了口气,又对文薰道:“我们当然是希望他能回来过节。不比往年,今年他才新婚,你还留在家中等他,在外头过中秋总是不成样子的。”

    莫太太吸低着头,用手帕沾沾了鼻尖。她整理好心情,才利落地吩咐文薰:“过节正是忙的时候,你也不要太轻松。家里其他人情往来你不用管,可你自己的家你是要看顾好的。霞儿那边另说,你现在开始工作,也交了朋友,自然有自己的社交。今年你要往哪处去送礼,记得去和你大嫂说,家里的一切事宜都是她在负责。”

    这话说得有理,文薰一听,立马决定拜别公婆后就去找瑞芬。

    今天放假,她手头事情又不多,不正是处理私事的时候吗?

    从在娘家得来的经验来看,过年过节,各家有各家的章程。莫家又是个大家庭,一如往来,定然不是简单能料理的。文薰来到大嫂家的院子,还没往里进,就见到各种婆子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