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文薰的民国日常》 25-30(第1/15页)
第26章 一首酸诗
归宁回来后,与丈夫已经陷入情意交融中的文薰过上了理想中的婚姻生活。莫园虽大,
可俗事缠不了她的身;婆母虽然严厉,可对她却是关照疼爱;几个妯娌性情不同,但在她不争不抢的情况下,顺势生出了几分友好。
身边有莫霞章逗她,又有来做客的敬贤相陪,文薰日常甚至还会烦恼留给看书的时间不够多。
敬贤是个开朗的姑娘,最好交朋友,她在学校里便是好友一大堆。她那日来时跟莫太太讲自己喜欢跟姐姐玩,不是空话。她住进莫园没两天,就已经跟莫家的表妹妙致好得手拉手,同进同出了。
这天早上,文薰刚从莫太太那边回来,就又听到王妈说:“敬贤又和曹小姐出去玩了。”
她倒是不意外,暑假不正是学生们自在的时候?
“去哪里玩了?”
“说是要坐船去摘荷花。”
这群活力充足的小姑娘们是不嫌热的。
“可有人跟着?”
“大少奶奶派了个门房跟去了。”
文薰转身,四下没见到巧珍的身影,便料到:“妈妈你让巧珍也跟着去了?”
王妈说:“总归有个照应。”
巧珍可不比那两个大小姐不知事,虽然年纪小,可懂得更多道理,反而能照顾好两人。
文薰也明白这个道理,却得哀叹:“这样一来,我该去哪里找学生呢?”
她最近在精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想了一招通过模拟上课的形式,为自己即将到来的教师生涯添砖加瓦。巧珍作为她最好的帮手,竟也在文薰的日夜教导下懂了英文字母。她有如此慧根,又有心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学生。
王妈见自己无意中的好心居然误了小姐的事,忙心虚道:“您要积累教师经验,可以向姑爷请教,何必折腾小丫头?”
“才不叫折腾,”文薰严肃道:“是巧珍自己愿意学,她已然是我半个弟子了。”
朗文薰早想好了。巧珍这么机灵的姑娘,做一辈子丫头不是可惜了吗?等到9月开学一起去了临安,离了长辈身边,她便送巧珍去女高读书。她那么聪明,只要勤奋努力,将来怕是大学也能考得上。
王妈不知小姐的心思,还在建议:“我去帮您把姑爷叫来吧。”
“不用了,”文薰拦住她的热心肠,解释道:“他刚才也出门了。”
王妈立马压低声音问:“这才新婚,就出去玩了?”
文薰知道她是想岔了,解释说:“是去帮我找金陵大学的外文部部长,借写好的教案回来予我参考去了。只看他在不在外面吃饭,不然怕是下午才能回来。”
这也是刚才从太太房里回来,路上发生的事。文薰只是发了句牢骚,莫霞章就立马拿出了解决办法,且说干就干。
了解到真相,王妈又转换心情,觉得这是小姐不太懂事,开口埋怨:“您才新婚,怎么好就这样使唤人家呢。”
文薰却不依,“是他说,那位照水先生与他相熟,是很方便相求的。我听他讲得容易才允他去了。还有,妈妈,您现在是站在哪边的,怎么不帮我说话呢?就不能是你们家姑爷太过爱重我,主动献殷勤?”
“唉呀!”她话说得太直白,把王妈吓得跺脚,“大姑娘,怎么这么不害臊!”
文薰看她窘迫,直笑,“妈妈这话又错了,我都结婚了,已经是妇人了。”
王妈自觉辩不过她,叹了口气,连胜讨饶,“是是是,”她将今天的报纸拿来,又给她奉茶,“少奶奶,请读报纸吧。”
又拿抹布擦了擦旁边的椅子,转身出去了。
文薰笑了两声,摊开这份《金陵日报》来看。先看全国时政,再看地方时政,看完时政,又看广告。她看得很细,权当打发时间。广告之后,翻过去是别人刊登的消息,又或是文章。
今天的报纸上,登了一首现代诗:《鸿雁》。
你是天边的鸿雁,有自己的方向。
我是地上的芦苇,只能抬头仰望。
鸿雁高飞,飞去何方?
芦苇悠悠,只在人心头晃荡。
晃荡,晃荡。
直叫人思之如狂。
……
依文薰看,这首诗写得如此之酸,定然是首求爱诗了。
眼睛一瞥,看到下边的署名,朗文薰立马收了报纸,徒留下一个大红脸。
这是为何?还不是因为这署名处,留的是这样的一个名字:
[可恨的神秘主义者]。
这若不是出自莫某人之手,她便把这张报纸吃了!
不过是瞒了他一次,就斤斤计较地记着,还弄出来个笔名……
可这到底是首情诗。
脸红,心跳。又是咬唇,又是吸气。想到这首酸诗是莫霞章什么样的情况下作出来的,半晌之后,文薰又笑出了声。
如此令她甜蜜,怎能叫人不喜欢?
文薰站起身,把报纸摊开到桌上,又找来一把小刀,仔细地将这首诗裁切下来。
人家的一片真心,自然需要好好珍藏。
莫霞章中午果然没有回来吃饭。
兴万带话回来说,三少爷和郭照水先生相聊正欢,又正好遇到了金陵大学文学部的部长陆禛白先生,于是相携着一起下馆子去了。
“少爷说,华春菜馆的西菜中吃非常有名,特意点了一道华洋里脊,一盘金陵圆子让我带回来,给少奶奶中午添菜。”
从外头带来的食盒,兴万说已经送到老爷太太那边去了,兴万又说:“陆先生还提到了少奶奶,说少奶奶下回若是有空,可以和少爷一起出去,他还邀请少奶奶去金陵大学玩。”
文薰听他说话,点了点头,问:“难为你跑一趟。你可是还要回去?”
兴万道:“是,太太吩咐我仔细盯着,别让少爷喝太多酒。”
“辛苦你照顾少爷了,”文薰先对他的辛劳予以肯定,然后道:“你再帮我向两位先生回句话,就说我很感谢陆先生和郭先生,日后若得空闲,定和外子同去。”
兴万应了,又问少奶奶有没有话要带给少爷的。
文薰想了想,没好气道:“你让他回来时,买一份今天的《金陵日报》便是了。”
兴万不疑有他,点了头离开了。
中午要去和父母吃饭。莫家没有让媳妇伺候用饭的规矩,去了这么几次,文薰感觉还好。霞章让人带回来的菜就在桌上摆着,除了给文薰点的那两盘,还有兴万没有提到的另外三道菜是为了父母亲添的。
这便是莫公子为了家庭和谐做出的努力了。
因着他的心意到位,莫太太还特意给文薰夹菜,没有丝毫芥蒂,只有心疼。
“想你在欧洲待了四年,也是可怜。国外或许什么都好,可就[吃]这回事,我是不能认同他们第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