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夺鸾》 12、第 12 章(第2/3页)
皇后看着云桑:
“你自己选吧,选好了,再来问本宫要你的婢女。”
*
一番博弈,皇后仍扣住了秋兰。
但云桑好歹也争取到了可以逃离出宫的机会。
要答应吗?
云桑出了侧阁,心中举棋不定。
出家的话,选个为母亲守陵的名头,一辈子青灯古佛,不愁吃穿,也不会再有被迫和亲的遭遇,安安稳稳的,就这样过完一世。
她心绪迷茫,跟着执伞提灯的宫人,走上殿外的渡廊。
正殿里的皇子公主们,因为圣上病情稳定下来,也各自离殿返回住所,此时恰在渡廊上与云桑撞了个正着。
夜雨正盛,宫人们赶在贵人行近前放下的廊檐竹帘,击打出唰唰雨声。
乐盈披着织金罩衣,与太子并行在前,抬眼看见云桑,顿时没什么好脸色,扯了把太子的衣袖。
太子听妹妹抱怨过许多次在祭祠遭云桑怼讽之事,也知这次是云桑带了宁策北上,但今夜他整副心思都在被陈王插刀的事上,根本无心搭理女孩们之间的鸡毛蒜皮,更无意帮乐盈出头,只对云桑点了点头:
“今夜雨大,母后慈谕,让女眷都暂且留在蓬莱殿。”
他吩咐随行内官,“安排宫辇送她们过去,孤今晚会守在万秋宫,以便随时为父皇侍疾。”
一旁的陈王闻言,忙转身也吩咐随侍:
“本王今夜也在父皇身边守着,你们先送王妃过去。”
太子不着痕迹地瞥了陈王一眼,神色鄙夷。
女眷们大多都困乏了,各自拢着罩衣,捧过侍女递上的手炉。宫人们掌灯的掌灯,准备步辇宫车的去准备,屏息凝神,忙忙碌碌,执着伞,先将怀着身孕的太子妃送上了车。
一名侍官走到太子面前,小声提醒道:
“殿下,魏王还候在驻跸廊。”
太子让人卷起珠帘,朝外望去。
隔着渡廊下的池水,遥遥可见对面驻跸廊的琉璃风灯。
驻跸廊没有竹帘,屋檐也是短的,瓢泼的夜雨随风洒入廊内,地面上泛溅着莹莹水光。廊下一人神态静谧,身上素色纱衫虽早已透彻湿濡,滴滴水珠沿着衣袍滑落,然姿态却始终肃肃而立,淡远从容,仿佛周遭骤雨滂沱全然入不了其心境,如赏花,如观月,不显半分狼狈。
太子垂在袖中的手暗暗一握,耳畔似又想起幼时祖父的话——“处变不惊,喜怒不露,不为逆境毁誉而改其操,此乃帝王之资矣。”
他吩咐侍官:“堂兄无旨擅离封邑,需由父皇决断,孤做不了主,就让他先站着吧。”
语毕转身回了万秋殿。
陈王见状,向王妃交代了几句,也带人匆匆跟了去。
余下便只剩几名女眷。
乐盈朝驻跸廊下的宁策看了会儿,瞥了眼云桑,很想出言讥讽,却又有些怕现在太子不在、没人给自己撑腰,云桑再像在祭祠那样朝自己恶语发疯。
她转向身边的乐安,说道:
“堂兄是你亲哥哥,现下这般受苦,你不去看看他?”
乐安与云桑同岁,神色中却有种暮气沉沉般的古板,拢着罩衣,目光直直:
“国有法,不以亲废,我又不傻。”
乐盈嗤了声,撇了撇嘴,却又没再说些什么。
乐安是敬怀太子的女儿,母亲出身颍川荀氏,身份仔细算起来,并不比乐盈低。
陆婉凝走到云桑身边,略压低了些声:
“等一会儿大家都走了,我悄悄让人过去,给魏王堂兄撑把伞,你别担心了。”
云桑立在帘前,将视线自夜雨间收回。
她为什么要担心?
就像他说的那样,生在皇室,每个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不是吗?
云桑看了眼身旁的婉凝。
想起前世陈王失势,她被送去了晋阳的佛寺,十八岁的年纪,爱笑又爽朗,可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推及己身,云桑沉默片刻,轻声问婉凝:
“你能不能想办法,让我今夜与陆先生见上一面?”
*
夜渐渐深了。
廊角戍守的侍卫裹紧油布雨衣,靠着墙,时不时眯一会儿眼。
宁策一身衣袍早已湿透,冰凉雨珠顺着发丝滴落,注视着骤雨如注之下的御池,眉眼始终沉静。
很小的时候,他其实,挺讨厌下雨的。
那时,他还养着狸奴。
狸奴不喜雨天,总躲在床下,连带着他自己也不怎么喜欢下雨。
后来,狸奴死了。
死的那晚,天又下起了雨。
他跪在雨地里,哭求着祖父:
“孙儿知道祖父为何要杀狸奴,可祖父也曾教过孙儿,赏需服人,罚需甘心,身为主君,不能滥赏无功之人,如若奖赏,须得让其他的臣下也能心服,否则便会引发众忿,若是罚人,须得让受罚之人心甘情愿地认罚,否则他若觉得不甘、心存怨恨,便是在身边埋下了祸根!孙儿自知耽溺外物,有了软肋,愿意受罚,可这样的罚,孙儿不能接受!”
建武帝语气淡漠:“你记得朕从前教你的,很好。那便也记住朕今日教你的:想要保护你所护的,就必须拥有高于敌人的力量与权力,没有这些,纵然你心存怨恨,又能奈朕若何?权力,才是你这一生必须牢牢握在手里的东西,其他的人与物,都只是你博弈的阻碍或工具,记住了。”
再后来,母亲发疯自残的那晚,也下着雨。
他站在殿外,听着身怀六甲的母亲嘶声恸嚎,哭那些被周楚联军放火烧死的齐国皇族——她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侄儿侄女……
那晚的雨水,亦如今夜这般,浇透了他的全身。
可七岁的他已经学会了不出声,不求情,不落泪。
他曾问过自己的父亲:“父亲小时候,也必须这样吗?不能有自己的感情,不能把亲人看作亲人?”
父亲沉默良久,摸了摸他的头:
“想想心里最暖的一点光吧,策儿,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就想想那一点光、那一点暖,然后继续往前走,一直往前走,直到你走到尽头,再也走不动了,跌躺进那道光里,周围只有温暖宁静,便也,彻底自由了。”
夜风吹着雨水席卷而过,扑灭了廊檐下的一盏琉璃风灯。
视野,陡然氤霾一片,直至全然黑暗。
恍惚间,身后传来一声少女的低咳,像是示意。
宁策循声转身,望着那一片晦暗,怔然开口:
“阿梓?”
女子朝前走近了些,语气压得小心:
“魏王殿下,奴婢是陈王妃身边的侍女。”
宁策回过神,脸上的神情松缓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