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合欢宗第一纯情》 70-80(第6/15页)
中相当少见,毕竟许多人都吃不饱饭,这姑娘一直保持笑容,她的笑容很有感染力,走近了,好像还有一些点心的香味儿。
叶流玉走到圆脸姑娘的身前,暗带期待地问:“你有什么特别擅长的吗?”
得到她擅长整一些点心小食的回答,叶流玉很满意,正打算说就选你了,不料听到圆脸姑娘旁边那位姑娘说:“小姐,我也会的。”
这下就有些为难了。
“小姐,我家祖上出过御厨,有不少不外传的食谱,日后可以做给你吃。” 圆脸姑娘微笑地说。
骗人的,她家祖上是杀猪的,身上的糕点香是昨日大人让她去点心铺子睡一晚,腌入味的。
她也没什么祖传食谱,都是昨日大人派严明搜罗塞给她的。
只有她会做饭是真的。
此话一出,圆脸姑娘就具有了不可替代性,成为了最先被选中的丫鬟。
既然有了一个会做点心的,接下来在其他四个人都没有特别突出的特长后,叶流玉果断选了长得最漂亮的。
叶流玉刚把漂亮女孩子点出来,她几乎立刻眼睛就红了,生怕叶流玉反悔似的站在了她身后。
沈如意努力憋住眼泪,她实在太高兴了,她长得太张扬了,不敢去家风不正的人家,偷偷塞了钱给牙婆,才让牙婆把她往正经人家塞。
分给少爷的丫鬟,她不敢去,她不想做通房丫鬟。分给小姐的丫鬟,她每次都落选。
袁嬷嬷这边见叶流玉选好了人选,没有过多置喙,只是有些惊讶。
袁嬷嬷见过的大家小姐不少,但没见过几个愿意在自己身边放个漂亮丫头的。
这个丫鬟,也就是叶流玉自己生得好,不至于落了下成,容貌一般的小姐和这丫头待一块,只看脸的话,外人八成分不清到底谁是小姐,谁是丫鬟。
叶流玉倒是对自己的选择很满意,这两个丫鬟完美契合了名人名言。
《孟子》里都说“食色,性也”,她这两个丫鬟一个能做好吃的,一个长得漂亮,看着心情就好。
袁嬷嬷还在忙着选人,叶流玉和这两个丫鬟开始说小话。
叶流玉并不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之前不理青蝉、红鸢她们,主要是谁也没办法和要害自己的人说笑吧。
“你们叫什么名字?”
沈如意只道:“从前的名字都不作数了,还请小姐赐名。”
这是当丫鬟的流程了,不管以前叫什么,小姐喜欢什么就叫什么。
圆脸丫鬟立马跟上道:“请小姐赐名。”
她更没什么心理负担了,她从前在谢大人的暗卫营里排十二,她就叫十二,比起名字,不如说这只是一个代号。
叶流玉却没想着给她们取名字,让她们依照从前叫就行。
毕竟对一个现代人来说,可以给人取外号,但要是给人重起一个名字,多少有点侮辱了。
在叶流玉的坚持下,漂亮丫鬟说她叫如意,而圆脸丫鬟迟迟没有开口。
感受到叶流玉眼神的催促,十二突然灵光一现:“我叫时迩,时辰的时,‘登高自卑,行远自迩’的迩。”
这样就像个名字了。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是暗卫营里的夫子教的,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如意发出惊叹声:“时迩你真厉害,你还识字读诗。”
时迩暗觉不好,可别因此暴露了,找补道:“我的名字是我爹找个秀才取的,我也就会这一句。”
好在叶流玉并没有在意,只觉得这俩的名字真好听,幸好她没瞎给人家取,她的文学水平肯定八成取不出更好听的。
稍微熟一点以后,叶流玉发现这两个丫鬟和初见时给她的印象并不相同。
如意并不是胆怯娇弱之人,她挺积极健谈的,也很爱漂亮,穿得灰扑扑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个丫鬟。
时迩也不爱笑,总冷着一张脸,说话一字一顿的,感觉从前很少说话的样子,跟向她自荐会多少菜谱时的口若悬河判若两人。
叶流玉倒没有太在意。
毕竟,谁面试不装啊。
她博士面试的时候还说她的理想就是做研究呢。
这话骗骗导师得了,她自己都不信!
这么巧,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这时候有事要说了。
叶流玉莫名地有些不高兴,她知道自己的情绪有些不受控,可是今天发生的好多事都出乎了她的预料,她不想忍,也没道理继续忍耐。
因此,她顶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任性而又霸道地回复道:“我先说。”
谢云泽没有不满,痛快地回道:“好。”
下一秒,他就看到了少女发来的简洁的五个大字。
——我们断了吧。
正准备和心上人解释自己最近几天或许又要忙碌,暂时无法陪伴她的道袍青年站在若隐若现的虚空缝隙边缘,看着通讯符传来的消息,整个人蓦地愣住。
第 75 章 075
075.
谢云泽:“……?”
再次仔仔细细地端详了一遍叶流玉发来的消息,悟性惊人的青年生平第一次怀疑起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可他还不至于读不懂这么简单的五个大字,清醒的神智也让他绝无看错的可能。
这是要抛弃他的意思吗?
可是,为什么?
怔愣过后,谢云泽的疑问也随之而来。
他完全想不明白,只是几天没见面,为什么叶流玉会突然说出要和他一刀两断的话,这根本没有预兆,也毫无理由。
二十七年前,天山。
到了傍晚,北境又开始下雪。那一霎崔若眼睛亮了起来,戚奶奶从没见她这么欣喜过。只觉一阵风过,崔若一闪身到了门外。戚奶奶也有些好奇,颤巍巍站起身来,探头去看。
只见来人一身湖蓝衣衫,乌黑长发编成辫子落在肩上。少女皮肤细致如瓷,五官端丽如画,眼眸清澈如春日甘霖,是个漂亮的十五六岁小姑娘。
此时来人察觉到了外人的目光,抿嘴对着戚奶奶一笑,抿出两个甜甜的梨涡,人畜无害。
“大娘今日有客人?”
崔若对来人的问话充耳不闻。她声线几乎在颤抖:“你,你找到了?”
“幸不辱命。”小姑娘从怀中取出一朵淡金色的合欢花,递了出去。
崔若捂住嘴,却没有去接,一时间泪如雨下。蓝衣姑娘体贴地转向戚奶奶:“奶奶要下山吗?我正好要离开昌平,可以顺路送奶奶回去。”
“不用。”
回答的不是戚奶奶,而是崔若。蓝衣姑娘抬头,朝崔若露出一个疑惑的眼神。戚奶奶见崔若情绪不对,也不便继续待下去:“我在九阳山下住了八十九年,下个山而已,哪里还需要别人送。”
戚奶奶拍了拍小姑娘的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