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招娣的重生: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一个招娣的重生》 40-50(第12/18页)



    她又在一堆花衬衫里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件满意的。虽然是长袖,但是布料轻薄柔软,白底上印着几支大红玫瑰。

    余自新点完牛仔短裤,看见二姐穿上样衣正照镜子呢!

    她不由自主说,“真好看!像哪个港片里的女明星?”像谁呢?

    宋诗远很满意小妹一眼看出她的灵感来源,对着镜子换个姿势,把墨镜当发箍卡在头顶,“古惑仔里细细粒穿过类似的,还有,邱淑贞在赌神里穿过类似的。”邱淑贞穿的好像是红裙子,但是厂里没类似的。

    余自新诚心实意举起拇指:“靓!”

    宋诗远跟妹妹算了算帐,这三件衫一样批发了一百件。

    两姐妹付了钱,把衣服纸箱堆在小板车上推出仓库。

    这时早上九点多了,她俩想打个车回家属院放下货,还想再去小商品城呢,可是在路边等了半天,别说出租车了,经过的车子都没几辆。

    有个开卡车的经过,司机还对着她们吹口哨,开了句黄腔,再一踩油门,荡起一地灰尘。

    余自新默默对着卡车屁股举起两根中指。

    宋诗远气得咬牙,“妹,这是什么意思?”

    “干他娘!”

    宋诗远也举起两根中指,“等我赚钱了,一定买辆车!”

    没办法,两人只得盯着大太阳推着小车到公交站。

    郊区的车站只有土路边的一个站牌,周围连棵树都没。

    等了十几分钟,车终于来了,姐妹俩虽然打着遮阳伞,这时浑身都汗湿了。

    司机一看她们拉着箱子,立刻要关车门,宋诗远急忙用遮阳伞卡住车门,姐妹俩一起赔笑脸,“大哥,揾食艰难,帮帮忙!”

    “看你们可怜才让你们上的!自觉到车厢最后面去!要不是今天是星期六,乘客少,你们别想上来!”

    宋诗远再次在心里发誓,有了钱一定买车。

    在车上颠簸了半个多小时,姐妹俩拖着纸箱和板车下车,得转车了。

    还好,这辆公交车刚一走就来了辆出租,这个时候的出租车很愿意去市中心,司机一问她们要去中大附近就停下车。

    两姐妹到了家已经十点多了,大姐和徐山平在后院呢,来了四个工人,叮叮咣咣敲地面,准备盖房子。

    宋秋凤帮妹妹们把箱子抱进店堂,锁好门,递给妹妹们一小碗芋圆,“先尝尝!”

    还真做出珊瑚和白玉了。

    珊瑚色的芋圆味道就和其他用了草莓香精加工的食品没两样,倒是白玉,有点意思。

    宋诗远仔细品了品,“好吃!味儿有点熟,像什么呢……”

    余自新做了十年钟点工,味觉更灵敏,她一口就尝出来了,“是姜汁,还有奶粉?炼乳?姜撞奶?”

    宋秋凤又激动又期待,“对!是姜汁和炼乳。你们觉得味儿怎么样?”

    “好吃。”宋诗远又吃了一颗,“我说怎么有点姜汁撞奶那味儿呢?真挺好吃的。”

    余自新真心为大姐高兴,这菜谱真没白抄,味道奇特是卖点啊!

    得到两个妹妹的肯定,宋秋凤很高兴,原来她在厨艺上还有点天赋呀,接下来能弄出来双皮奶味的芋圆就更好了!

    她一直喜欢姜汁撞奶和红豆双皮奶,不过,虽然好吃,她总觉得一次吃一碗太腻了,要是一次吃几口,过了瘾,又不腻味,那多好啊!哈哈,现在真做出来了!

    “待会儿我给隔壁还有家属院大门的王老太太都端去些,听听她们什么想法。”宋秋凤又问,“你俩中午回来吃饭么?”

    余自新听出大姐有事,“怎么了?”

    “待会儿我做几样丸子,涮串串,你们回来一起吃,品品味儿,给我提提意见。”

    宋诗远笑了,“嗐,咱仨一起长大的,口味能差多远?我们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你拿去给黄阿姨尝尝,然后在宿舍门口找几个学生试吃,这才能得到客观评价嘛。”黄阿姨知道她们找到房子了一直说要来看看,还没能来呢,先让大姐主动去送点东西。

    远亲不如近邻这话一点不错,黄阿姨比近邻还更熟一些呢。

    大姐一想正是这个理。

    去小商品城的路上,宋诗远和余自新商量,“咱们是不是印点传单去艺术学院发呀?”他们的店面在中大门口,离艺术学院还有段距离。

    这个余自新也想过了,“印传单不如印优惠券,拿着券来买东西可以便宜点,或者能享受套餐。”

    “对!就像麦当劳的套餐优惠券那样!一次消费多少元也送优惠券!”

    “咱们回去跟大姐仔细商量一下,肉串、蔬菜串都定什么价钱,怎么制定优惠才能有更多赚头,再自己设计个优惠券,画好了拿去复印店就行。”

    到了小商品城,姐妹俩先在一楼买了些可爱的小文具,又去卖饰品的二楼。

    马上就到G市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了,余自新本来想着今天二姐搭配这几套衣服都可以配上平檐小草帽,可去卖帽子的店铺一看,没有。

    今年流行的全是夸张的宽檐遮阳帽,种类是不少,没用得上的。

    倒是墨镜的款式里有几种在二三十年后也不过时,可以买一些。

    挑了几条丝巾,宋诗远跟小妹商量说,“我听龚阿姨说厂里有淘汰下来的锁边机和针车,待会儿问问她那个开车的亲戚什么时候有空,能给运来就太好了,以后咱们自己买布料做丝巾。”

    余自新深以为然,小商品城的丝巾大多数是化纤的,真丝的也有,不仅贵,花色也比较老气,大概针对的客户群是年长些的女性。

    丝巾要是用好了,那可是配饰中的战斗机。

    姐俩又去了卖化妆品的地下一楼。

    刚才两人商量,小文具笔记本之类的赠品太普通了,不如给一次性消费100元以上的顾客享受一次免费化妆,正好能顺带卖点口红眉笔。

    虽然余自新早有预料,但在化妆品店翻了一会儿实在有点失望。

    批发商这里口红牌子虽然挺多,可质量都一般,香精味很浓,包装简单到寒酸,膏体没有什么雾面、丝绒、哑光之类的选择,唇釉更是听都没听过。

    她挑了半天,和二姐两个人四条胳膊都涂满了,在一众像蜡笔、水彩笔的色号中选中四种,一个是带点紫调的玫瑰红,一个正红,一个在铁锈红和砖红之间的颜色,还有经典豆沙色。

    价格倒不贵,买五十支以上,均价一支12块五。

    粉底液也没有,只有粉霜和膏状的粉条。

    余自新挑来挑去,买了三罐深浅不同的粉霜,又买一支粉条当遮瑕和高光。

    腮红的选择也不多,她买了两块,一块浅粉色,一块接近杏橘色。

    至于眼影,唉,不提也罢,什么大地色、玫瑰灰、金沙细闪,这个时候根本不存在的!

    全是欧美白种人涂上也未必好看的蓝色、绿色、紫色,像小学生用的便携水彩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