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女淼淼: 药女淼淼 第249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药女淼淼》 药女淼淼 第249节(第1/2页)

    徐淼淼笑道:“你先别说,等过几天确定了再说。”

    李南出了云族,喜气洋洋的去了徐府,“爷、二叔、婶,我姑不让我告诉姑夫,但没说不让我告诉你们。”

    徐家人包括邓老八倾巢出动,全部抵达云府。

    徐清林激动的道:“淼淼,贤婿好些天不在府,我们来把你接回娘家去。”

    云义黎的三个堂弟,云立飞、云莫清去了长安学堂读书,云子晨在宫皂作坊。他们都是每隔几天才回府。

    徐淼淼派林三弟去给三个堂弟带个口信,而后就回娘家去了。

    春雨贵如雨。长安连着下了两天的中雨,可把在长安各个县城的田地里转悠的司农大人江昆高兴坏了。

    老天开眼,接着来了一件大喜事。

    江府的胖管家赶到了农村,找到了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与几名农官巡视春耕的江昆,高声道:“大人,徐郡主有请。”

    江昆有些激动的道:“郡主同意了那件亲事?”

    “不是。徐郡主的人说是有农事找您商议。”

    江昆很是激动的道:“你怎么不早说。我这就去找郡主。”鞋上还沾着田埂的泥土,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管家大声道:“大人,徐郡主不在云府,现在娘家郡公府,您去郡公府。”

    几位农官跟着骑马追去。

    那门亲事,说起来话长了。

    原来,江昆已有五十一岁,知天命的人,因着常下地做农活,身子骨很壮实,但是有风湿病。

    李严体恤江昆,特意让带着徐淼淼去给江昆治病。

    江昆病好之后,就带着儿孙去徐府道谢。

    正好那日小青在场,还在厨房主厨做了丰盛可口的饭菜。

    江昆的嫡幼子江夜炎一眼看中了小青,就让家里的人到处打听,得知小青是凯旋楼的第一大厨时,更是心悦。

    江家向小青的舅舅老乌提亲,老乌说小青的命是徐淼淼给的,亲事需由徐淼淼做主。

    江家就托中间人跟徐淼淼说此事。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206喜种新农作物少年亲事定

    江家是几百年的清贵家族,世代都出农官,名声极好。

    江夜炎今年二十四岁,是李严登基之后第一届的进士,现在在长安府任农官,官职是从五品上。

    江夜炎的元配在几年前生产时过世,留下一对双胞胎儿子,现在这对双胞胎儿子六岁。

    小青今年十五岁,已经及笄了,且脱了奴籍,现在跟着老乌夫妻住,就等着亲事定下成亲了。

    徐淼淼不想让小青当继母,也觉得江家的门槛有点高,怕小青去了被妯娌欺负看不起,就把这门亲事婉拒了。

    江夜炎倒是执着,亲自去求徐淼淼,仍是被婉拒。

    此事就这么搁浅。江昆问起江夜炎,得知他仍是想娶小青,就拉下老脸去跟徐淼淼说。

    徐淼淼已经问过小青的心意,后者也是不愿意当继母。江昆被拒,心情自是不好,就带着几位农官巡视春耕。

    一个时辰之后,江昆来到徐郡公府。

    已经被确诊有了身孕的徐淼淼正在大厅里面与邓老八、邓红说事,见江昆一身蓑衣的来了,忙让厨房去煮姜汤水给这位大唐国的功臣喝下去寒。

    江昆开门见山道:“郡主,你为了农事找老夫来,老夫这一路琢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徐淼淼微笑道:“好事。我们府与我娘家准备今年种植西红柿。”

    上次江昆从云府离开时可是黑着脸气呼呼走的。这次来郡公府脸上乐开了花。

    江昆很感兴趣的问道:“西红柿是什么?”

    “西红柿是一种菜,也是一种水果。”徐淼淼也是通过李南查出这个世界还没有出现西红柿这种植物,然后把空间里的西红柿种籽取出来。

    西红柿的营养十分丰富,且南北都能种植,产量也高。

    继辣椒之后,云、徐两府要在封田里面种西红柿了。

    这次提前通知江昆,是回报当年他在朝堂上为云、徐两府力争奖励。

    江昆把蓑衣脱掉,激动的问道:“好不好种植,从种植到成熟需要多久?”

    徐淼淼一一解答。

    江昆大喜。

    这时几位农官都追到郡公府了,就在大厅里跟江昆一起询问徐淼淼关于西红柿的一切。

    “口说无用,还是需要我们两府在封田里种植。”徐淼淼把邓老八推了出来,“以后各位有事就找我邓叔。”

    邓老八对江昆很是尊敬,非常愿意帮助江昆了解西红柿的种植过程。

    众人吃了姜汤水,又在郡公府吃了饭,而后离开兵分两路。

    江昆进宫去向李严禀报,其余的农官都跟着邓老八去了云、徐两府的封地。

    李严已经听徐淼淼夫妻说过要种西红柿的事,又听江昆细细的说一遍,再一次龙颜大悦。

    天下各国都以农事为重,大唐国又将出现一道新的农作物,证明李严登基之后,福泽远大,庇护农民,国力蒸蒸日上。

    徐、云两府种植新的农作物一事,从皇宫及沣河镇传开,竟是抢了武比科考的风头。

    不过,随着各地武举人进长安参加武比会试,武比科考成为整个大唐国的焦点。

    做为主考官的云义黎与几位考官在皇宫的一座偏远的宫殿住着,足不出殿。

    到了会试那天,早出晚归去武比会试考场。

    相比上一界的武比科考,这次从民间涌出许多武举人,在通过激烈的会试科考之后张榜出来的结果令三大国公府震动。

    排名前五十的武进士,一半来至民间。

    排名前十的武进士,有三人来至民间。要知道上一界排名前十的武进士只有云义黎一人。

    民间藏龙卧虎还是三大国公府的俊才不如以前多?

    所有人带着疑问把关注点放在了最关键也是最后的武比殿试。

    会试结束,云义黎与几位考官仍不能回府,必须要等殿试的榜单出来。

    云义黎与徐淼淼同在一个城府,相聚不到十里,却不能想见,也不能写信不能传话。

    没有人比这对小夫妻更期盼着殿试赶紧结束。

    万众瞩目的殿试终于到了,李严亲自在宣政殿考排名前五十的武进士,最后点了一甲前三名四人。

    状元花落丁族,榜眼来自民间及贺族,探花归了海族。

    抱病在床的丁胜强听到嫡孙考中了武状元,感恩李严,气消了病也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