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长雨》 30-40(第11/13页)
挨个接龙,说确认参加,要一早集合后从北京出发。群里人不多,也就十几来号人,谁没接龙一眼就看出来了。
所以,杨筱就是那个不接龙不回话第一人。
虽然事后得知,她那是被压榨得太狠,直接睡到了天昏地暗。等一醒来,才看到群里无数条未读的消息。但杨筱不回复的那段时间里,群里彻底的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同批进组的小姑娘也开始说身体不太舒服,不去了,紧接着是他们这帮躲在新人后面发“我也是”、“不好意思了经理”、“这次不太方便”的老油条们。那个月,杨筱一度成为救他们老骨头老胳膊老腿儿一命的大英雄。
而大英雄本人,也是在离职后听杨贽说的。
“好了,这个大英雄救全组成员的故事,至少你已经给我讲了五遍了。”杨筱坐在副驾驶,下意识地摸了摸耳朵,她都怀疑那里快要长茧子了,“我一听你说,‘哎呀杨筱你不知道’,我就知道你要讲什么了。我知道的大杨总,我还没有得老年痴呆。”
“每次讲,我身心都愉悦得不行,一想到那只笑面虎吃瘪,我就乐啊。”杨贽说着说着,又要扯回去了,“哎呀杨筱你不知道,小尤说Wendy周一刚来那脸臭得啊。也不知道图些啥,三十五六的人了,还要年轻人陪着爬泰山呢。”
“大杨总,这也听过了。”杨筱指了指路牌,先解了安全带,“就给我放这儿行了,感谢大杨总今天捎小杨总一截,来日小杨总将为大杨总日进斗金。”
杨贽哼了一声,“开门,看着点儿电瓶车——”
结果话还没说完,一扫后视镜,就见杨筱要开门下去了,侧身朝副驾伸手一把给她拉回来,又碰的一声关上了车门:“这不是刚说了让你看车!”
“哦哦哦,下次一定注意。刚刚想事情,对不起啊。”杨筱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再次确认没有电瓶车了才又开了车门,跳下了车,“大杨总,快回吧!”
“不然等你给我破财啊,走了。”杨贽合上了副驾车窗,汇入主干道。只是那只抓过杨筱胳膊的手,放在方向盘上,总感觉有些不自在,像是小虫子在他手心里爬来爬去,所到之处一阵酥痒,却又怎样都挠不到要害。
第39章 数据
智妙投入运转的第二个月,大小杨总花大价钱买了个开源模型。小企业刚起步,就选择从造轮子出发,无论从时间还是成本上来看,都是极不效率的。因此,基于外购的模型进行微调和迁移学习,是小微企业入行时比较常见的做法。
但接连好几天和杨贽跑医院,结果回回都吃闭门羹后,杨筱不得不承认,原以为无比高效的外包模型加内部调整运营的模式,眼下也出了问题:他们拿不到当地的数据源。
没有数据源,跑不出结果。没有结果,没法进行修正调整,几乎是陷入了死循环。
员工、房租和水电,只要公司运营一天,就要耗一笔钱。成本投入不可怕,怕的是钱投进去了迟迟见不着回报。
杨贽最近每次回办公室,都跟炸拔丝地瓜前在淀粉碗里滚了好几圈一样,浑身裹着厚厚的烟味儿。杨筱虽然焦头烂额,但心里却隐隐约约地有股“我天命不该绝”的笃定。
打给方丘的时候,那边应得很快,声音还是一贯的乐呵:“小杨筱,咋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回市里了?”
“没呢,方丘哥。最近遇到点事情,想麻烦方丘哥帮帮忙。”杨筱点开了电脑桌面上的文档,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公司最近遇到的困难和预期解决办法。
“哎好啊,你说说看。”方丘开了免提,故意把手机放在周岐面前,对方回了他一个疑惑的眼神。
“是这样的,方丘哥。我和前同事现在做人工智能结合医疗诊断方面的工作。训练AI模型需要结合现实数据,但我和同事几乎跑遍了这边数据源相对比较全的医院,都被拒绝了。”
说完,杨筱叹了口气。
听着熟悉的声音从手机扩音器里传出,还有那一声叹息,周岐都能想到她蹙着眉,手上或许还做着些小动作的样子。
“啊…所以你现在是想要找能和你们合作,给你们数据的医院么?”方丘拉开椅子,坐在周岐正对面,刚一脸看戏的表情听完杨筱的话才稍稍褪色。
“是的,方丘哥。”杨筱把办公桌顶上那盆绿萝
焉了吧唧的黄叶片从盆里揪出来,弯腰扔在垃圾桶里,又把绿萝端起来翻了个面,自己这头揪完了,就接着揪朝杨贽那头的。
“嗯,我明白了。但是小杨筱啊,哥这事也只能给你问问,毕竟医院这些数据,还涉及病人的隐私信息。再加上,这边对人工智能这种‘黑盒子’诊断的接受度,可能远比北京那边低。”方丘实在是不敢给她打包票,况且这忙还是帮她给数据开荒,一个实打实的要从0到1的蜕变。
周岐静静地听着两人的对话,心里也不知是在盘算什么,握住水杯的手微微收紧,若有所思。
“是的,隐私这方面我们也有考量。所以提供数据的医院那边需要给的是脱敏数据,就是除开病人隐私信息之外的。比如说病人的基本的症状,医生下的临床诊断等等。至于接受度,方丘哥,总有人要先过河的。”
“好,那我先给你问问,有消息了给你回电啊。”挂了电话后,方丘朝周岐挑挑眉,意思是问他怎么看。
“前期难度确实不小,我去联系院里看看。”周岐拿起搭在椅背上的灰色外套,起身要走,“之后还得麻烦师兄在中间引荐一下。”
“你这是做好事不打算留名儿啊?真是个大善人。”方丘见他要回医院,跟着站了起来,又朝周岐挥挥手,“路上开慢点啊,你这刚出院没多久,悠着点。”
“好。”周岐刚拉开了门,就和秋天枝头上坠着的簇簇金桂花香扑了个满怀。
又是一个秋天。
周岐不喜欢市里的秋天,太短太热,好像只是作为夏天收尾的符号。北京的秋天,该是一地金黄的吧,杨筱那样爱蹦跳的人,该会多喜欢北京的秋天,该会多喜欢踩在落叶上,听着脚下一声声叶片断裂的清脆声音后,扬起嘴角。偶尔踩到几片哑巴树叶,又会抬头认真地望着他说:“周岐,这片树叶是不是没有痛觉,踩它都不会叫的。”
其实杨筱不爱踩树叶。她觉得这除了加速腐烂分解和听声儿响外,没有任何意义。
但高中时,周岐会在她身后,默默把她踩碎后的叶片用鞋尖大致攒在一起,方便环卫清理。他不干涉她,也不阻止她,就这么跟在后面,替她收场。她喜欢这样的周岐,细致的,耐心的,善良的。
其实自己上扬的嘴角也是因为窃喜,窃喜周岐因为她而不厌其烦地反复做着同样的动作。
所以周岐眼下的回忆和幻想,并不完全成立,毕竟杨筱在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会去踩树叶。她不过是喜欢和习惯在周岐面前,露出她真实的带着孩子气的一面。
周岐当然不知道这些,不然也不会在此刻憧憬着,等证据再充分些,确保能把苗家连根拔起后辞职去北京。只不过,那时的杨筱,还会愿意和他一起踩落叶吗。想到这里,周岐笑了笑,打燃了车往医院驶去。
没过几天,杨筱就接到了方丘的电话,说市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