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20-125(第3/11页)
直到那人勒住缰绳,谢喬才看清他的脸:头上的冠帽早已颠簸得不知所踪,发髻散乱,滿是尘土,嘴唇干裂起皮,唯独一双眼睛,虽布滿血丝,却透着堅毅与决然。
是议郎皇甫嵩。
皇甫嵩翻身下马,双腿因为长时间的骑乘而僵直,落地时一个趔趄,险些栽倒。
他扶着马鞍,目光越过士卒的长戟,落在在谢喬身上,眼中忽然闪过复杂的情绪。
谢乔心中了然,她此时被系统打上的标签包括【窃国巨盗】【草菅人命】【谋朝篡逆】等等,这无一不让他戴上了有色眼镜看她。
面对谢乔,皇甫嵩的手不自觉地按在了剑柄上,但随即又松开,他知道在这里拔剑
毫无意义。
谢乔猜想,自己此时在他眼中,大概是恶贯滿盈的贼寇,比之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
皇甫嵩强撑着站直了身子,竭力让自己的仪态不至于太过狼狈。他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向前一步,目光扫过谢乔身后的几辆车驾,“天子可在车中?”
谢乔直视他的眼睛,平静地回答:“正是。”
“昭奕何为?”皇甫嵩的身形晃了一下。
谢乔神色不變:“奉天子以令不臣。”
闻言,皇甫嵩眼中仅存的微光黯淡下去,透出彻骨的失望。
“当年一别,不觉昭奕已成如今。当初黄巾乱,昭奕千里勤王,为国为民,何其忠勇。”
谢乔拱手揖礼:“皇甫公明鉴,公洞悉世事,岂非不知。今日之乱,病根不在董卓,在于汉室倾颓,朝令不出洛陽。”
“今天下,董卓虽除,去了董卓,尚有王允。去了王允,亦有袁绍、曹操之流。天下诸侯俱视天子为奇货,挟之以自重,此后攻伐不休,戰火连绵,百姓何辜?”谢乔语调渐冷,“可以想见,此后百年,中原大地皆为焦土,饿殍遍野,白骨蔽日。”
皇甫嵩沉默了。
他征戰一生,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平黄巾,讨边章,所见所闻,无一不在印证着谢乔的话。
这天下,早已千疮百孔。
但他所受的忠君教诲,让他无法认同眼前的行为,无法认同眼前这挟持天子、自封权柄的行为。
良久,他才緩緩开口:“话虽如此……然君臣之义,乃立国之本。纵有千般缘由,萬般说辞,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为不臣之举!”
谢乔:“我与诸侯不同,他们图的是一己私利,家族门楣。我所求,乃天下萬民。我奉天子前往梁国,非为囚禁,而是拜谒圣人,修习真正的帝王之术。待天子学成,明辨是非,能亲掌朝政之时,乔自当还政于君,解甲归田。
“若届时昭奕不愿还政,又当如何?”皇甫嵩一针见血。
权力是世间最烈的毒药,一旦沾染,无人能够戒断。
尤其是权力顶端的滋味,一旦尝过了,没有人愿意再放弃。古往今来,无一例外。
谢乔迎着他的目光,一字一顿:“天下皆浊,唯我独清。”
她顿了顿,语气稍緩,“公可以给我三年,公且看三年。天子入梁,三年之后,天下如何,自有分晓。”
“国祚系于雒陽,天子不可一日离京。”皇甫嵩的态度没有丝毫动摇,他用尽最后的力气,一字一顿地请求,“请大司马,送天子还都。”
“雒陽是帝都,但天子亦可巡幸四方。天子为求学而入梁国,于天下百姓而言,是一段佳话。”
“天下局势动荡,天子当坐镇皇城中枢,以安萬民之心。某可亲身入梁,代天子求圣人入京辅政。”
“圣人踪迹缥缈,只在梁地。”谢乔的回答斩断了他最后的希望。
“此圣人,”皇甫嵩的声音嘶哑,带着一丝血气,“究竟是天下的圣人,还是昭奕一人的圣人?”
这话问到了关键,到现在的处境上,没有必要骗他,也骗不了他。
谢乔说:“可以是我一人的圣人,也可以是天下人的圣人。”
皇甫嵩听完,緩缓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周围的亲兵见状,立刻按住刀柄,气氛骤然緊张。
皇甫嵩却并未将剑尖指向任何人。他双手持剑,横于胸前,然后缓缓跪下,将剑放在地上。
“某在此,”皇甫嵩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着谢乔,“大司马若执意东行,便请从某的尸身上踏过去。”
他跪在官道中央,像一座固执的石碑,身后是雒阳,身前是谢乔的千军萬马。
他要以身阻止谢乔携天子离京。
阻力是可以预见的,但谢乔绝不会因此停下脚步。
谢乔看着他,声音平淡如水:“公不必如此,我心如铁,势在必行。公若阻拦,不过是螳臂当车,徒增杀戮。我知道我要做什么。”
皇甫嵩惨然一笑:“食汉禄,忠汉事。为臣者,死得其所。”
谢乔长久地凝视着他。
眼前闪过过去的一幕幕。黄巾之乱,她携兵马初出茅庐,从中原,到河北,他像一位长者,推功提携。他是她的长辈,是她的引路人。
但时光不可倒流,人心亦然。
她不止一次地想过,将皇甫嵩招入麾下,凭借其能力威望,那一定是军政重臣。
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有他的忠君之道,有他愿意以身殉之的堅持和信仰,不必强求。
“皇甫公请自便。”
说罢,谢乔不再言语,决绝地转过身,示意东进。
就在此时,她身后传来一声利刃破开皮肉的轻响。
谢乔的脚步微微一顿,但终究没有回头。
在她身后,皇甫嵩已然捡起了地上的长剑,自刎而死。他的身躯晃了晃,最终向前倒下,仆倒在自己以死捍卫的道路上,双目依旧圆睁,望着天子车驾离去的方向。
几乎同一时刻,虎牢关厚重的关门在绞盘的吱嘎声中缓缓开启。
谢乔的车隊顺利出关。车隊在前,牛辅余部的三千人马在后,鱼贯而出。
车隊刚出虎牢关不足十里,行至开阔地带,前方地平线上便腾起一道黄龙般的烟尘,蹄声隐隐如雷。
护卫在车隊旁的军士立刻緊张起来,纷纷握緊了手中的兵器。
牛辅那三千人更是骚乱不安,他们本就是惊弓之鸟,此刻以为是关东诸侯杀到,不少人已经面如死灰。
一名斥候快马加鞭前去探查,不多时便飞驰而归,高声禀报道:“主公,是前来接应的人马!”
片刻之后,那支军队的全貌显露出来。
军容整齐,甲胄鲜明,与谢乔身后疲敝的降兵形成鲜明对比。一面绣着“谢”字的大旗在队列前方迎风招展。
这时,一名身披重甲的校尉催马而出,奔至谢乔车前,利落地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如洪钟:“末将在此恭候主公!”
谢乔心头完全不虚了,既然挟天子入梁,那就再来些阵仗,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