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节: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好时节》 90-100(第15/19页)

面面相觑,该不会是房东把宅子收回去了吧。

    好在他们看到了泥鳅,一问才知,原来甄五多把这个院子买下来了,不但买了这个院子,还把旁边的两个院子也给买了,现在这三个院子要打通扩建。

    听说他们回来了,甄五多便跑了过来,拉着赵时晴去看他新买的院子:“宝贝大孙女,我听凌波那丫头说,你是因为喜欢这门前的荷塘才租下这院子的,外公就把这三个院子全都买下来了,建成一个大宅子,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这里就是你的地盘了,开心不?”

    赵时晴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外公,你真好,有钱的外公你真好!”

    小老头傲骄:“一处小宅子而已,回头外公再给你置办更好的。”

    “不用了,我已经有两座山,还有竹西塘的宅子,再加上这一处,足够我住了。”赵时晴说道。

    小老头:“哪里够住了,你不是还要租房住?”

    好吧,您想买就买吧,我不和您争了。

    赵时晴拉着小老头,说了那封信的事,还把她娘留给她的镯子拿出来显摆。

    得知她娘活着时,舍不得戴这对镯子,小老头眼泪汪汪,不过就是一对成色稍微好一点的镯子而已,他甄五多的女儿却连这么一对镯子也舍不得戴。

    甄五多恨不能找上十家八家的首饰铺子,把里面的镯子全都买下来给女儿陪葬。

    赵时晴连忙劝他:“外公,你想补偿就朝着我来,我挺得住,您就不要打扰我阿娘了。”

    赵时晴又说起十里铺的那七户人家,小老头眯起眼睛,对赵时晴说道;“你做得对,不要打草惊蛇,外公派人去打听打听。”

    接下来的几天,甄五多派人去了十里铺,而赵时晴则在庐州城里住了下来。

    沈观月已经对庐州城很熟了,庐州城里的好吃的好玩的,沈观月如数家珍,赵时晴便跟着他,带着秀秀、凌波和泥鳅,开始了在庐州城里吃喝玩乐的日子。

    庐州富庶,商贾云集,虽然只是州城,但是繁华程度不亚于梁都,赵时晴很快便喜欢上了这里。

    萧真和他们有代沟,没有跟着他们一起去玩,于是不过两日,赵时晴就把萧真这个舅舅给抛到九霄云外了。

    等到她想起来时,这才知道,萧真没在庐州城。

    “咦,他去哪儿了?”赵时晴一边吃早食一边问道。

    甄五多正在看邸报,大雍朝的邸报只能从衙门里才能看到,但是这难不倒甄五多,这世上就没有钱办不到的事,如果有,那一定是钱还不够多。

    比如这三份邸报,价值十五两,是衙门的师爷卖给他的。

    “哎哟,都察院的四大金刚换人了。”

    赵时晴:肯定要换人了,四大金刚之首的靳御史已经成了废人。

    “甄公子去哪里了?”赵时晴继续刚才的问题。

    甄五多:“那个不孝子,出门连个招呼都不打,我哪里知道他去了何处。”

    赵时晴指指邸报:“除了四大金刚,还有其他新鲜事吗?”

    甄五多:“嗯,有,邸报上说,你那个便宜二哥和人打架,被万岁爷罚了。”

    赵时晴怔了怔,便宜二哥?她的二哥?赵廷暄?

    第99章 好舅舅(两章合一)

    京城。

    赵廷暄正跪在太祖画像前。

    这幅画像已经在京城梁王府里供奉几十年,早已泛黄发旧,然而画像上太祖爷的那双眼睛却依然炯炯有神,无论赵廷暄从左面看还是从右面看,太祖爷的眼睛都在看着他。

    这让赵廷暄心惊肉跳,每天罚跪的两个时辰更加煎熬。

    罚跪,是永嘉帝对赵廷暄做出的惩罚,从十天前开始,直到太祖爷寿辰,赵廷暄每天都要在太祖画像前罚跪两个时辰,且,在罚跪期间,他不能走出梁王府,每隔两日,国子监会派人来给他传授课业。

    不要小看这项惩罚,今年太祖寿辰早就过完了,因此,赵廷暄要从现在跪到明年的九月。

    对于十六七岁的少年人,最令他痛苦的不是罚跪,而是失去自由。

    他不能走出梁王府,不能赏春,不能踏秋,虽然可以在府中会友,可是赵廷暄在京城根本没有朋友!

    而赵廷暄之所以会受罚,还要感谢他那位好舅舅聂二老爷。

    前面说过,聂二老爷有功名,而赵廷暄既无封号又是白身,按制不能雇用有功名的人做自己的幕僚。

    但是他是来京城做质子的,跟随他一起进京的人,只能有三种人。

    一是他的师长;

    二是伴读;

    三是随从(包括幕僚)。

    所谓师长,可以是传道授业的老师,也可以是家中长辈。

    赵廷暄的西席利夫子随行,因此,另一位师长的名额,聂氏便给了聂二老爷。

    而那两个伴读的名额,则给了聂氏的两位子侄聂华星和聂华则。

    这二人分别来自聂家三房和四房。

    聂家嫡支这一代共有四房,聂氏出自长房,聂二老爷是二房的,原本长房想送自家的两个孩子来京城,可是三房四房不答应,不能好事都让长房占了,最后聂家的长辈只能一碗水端平,让三房和四房各挑选一名男丁给赵廷暄做伴读。

    初到京城时,两人恭顺谦恭,在国子监里偶尔和其他质子的伴读在一起,也是处处谦让。

    因此,刚到京城的第一个月,他们在国子监的风评是很好的。

    可是也仅仅一个月而已。

    这两人之所以能从其他兄弟中脱颖而出,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是家里的骄傲,当然,成为骄傲的前提,是心肝宝贝。

    他们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

    他们在国子监发现那些伴读们都是藩地官员家的孩子,甚至当中还有几个是寒门子弟,因为读书好才被选中来做伴读。

    聂家兄弟心中便不甘起来。

    这些人,无论家世还是风仪,没有一个能和他们相比的,比如那几个时常被夫子夸奖的寒门子弟。

    心有所想,言谈举止便放飞了。

    赵廷暄察觉之后,便会出言制止,初时二人有所收敛,然而他们很快便发现,赵廷暄虽然制止了,但并没有因此而疏远他们,于是在一次次的试探之后,他们便越发放肆。

    事情的起因,是他们嘲讽北燕王世子的伴读岳秀“脚上的牛粪还没洗干净,不配谈论诗文”。

    北燕为了给世子挑选伴读,对于北燕境内十岁以上,十三岁以下,身家清白的少年,在各州各县公开招考,其规模不亚于县试,笔试之后还要由北燕王亲自面试,最终选出的这两人,笔试成绩在前五之中,且相貌英俊,性格坚毅,冷静内敛。

    面对聂华星和聂华则的挖苦,岳秀只是一笑了之。

    若是往常,聂家兄弟自说自话,没人搭理也就没了兴致,这件事也就翻篇了。

    然而这一次,也该他们倒霉,卫国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