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养家日常: 假千金养家日常 第39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假千金养家日常》 假千金养家日常 第39节(第2/3页)



    再则,虽然茶叶的事情现在还没等到吴家那边的回应,但这事就像陈淮说的,只要袁三郎的岳父不是个傻的,这事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有了这层合作伙伴的关系在,那袁教谕想必也愿意出面替她们弄个路引。

    “当然了,这还只是现阶段的计划,具体的情况还要等辣椒种出来之后再说。”

    方氏可不管是不是现阶段的计划,只要闺女有这个心就已经很好了,只要能治好儿子的病,那她就是死也瞑目了。

    第45章

    团年饭吃到天擦黑才散。

    沈家因饭桌上一直在闲聊,才吃到这个点,其他人家比她家吃的晚的,也都吃完了。

    方氏满脸笑容的给全家人都发了压岁钱,上至沈惊秋下至沈明榆沈蔓,每个人都有,沈惊春三个大人是每人十文,豆芽和两个小的则是每人六文。

    钱虽不多,但到底是个心意,大家都喜滋滋的收了,只沈惊秋那十文钱到手还没捂热,就又发给两个孩子了。

    沈惊春笑眯眯的看着她们闹了一会,才将自己准备的压岁钱拿了出来,两个小的加上豆芽和方氏,每人一个吉祥如意样式的银锞子。

    发完压岁钱一家人齐心协力很快就将碗筷收拾妥当洗干净了,今日过年,方氏也就不着急睡,娘俩带着豆芽和俩小的围着火桶坐了一圈,吃着瓜子花生闲唠嗑。

    聊了几句,沈惊春就想到了祭祖的时候在祠堂看到的那本族谱。

    沈家是有两本族谱的,一本正本在沈族长家里,副本则是抄录好?后放在祠堂供人看的,?前回到平山村,沈惊春上族谱以及后来从老宅净身出户出来,所有的事情都是沈族长一手操办的,沈惊春根本也没瞧见这族谱长什么样。

    祭完祖看见了,就顺手翻了两下,他们家的名字已经重新誊抄到了沈家五爷爷名下,下面是他们爹沈延平的名字,再往下一个叫沈志嘉的名字。

    “我还以为我哥就叫沈惊秋呢。”

    方氏笑着摇头道:“你爷奶可是最讲规矩的人,怎么可能做这么落人口舌的事情,你哥又是家里的长孙,怎么也要随了志字辈的。”

    沈惊春好奇道:“既然我哥有大名,怎么大家都不叫这个大名。”

    “嘉这个字是你大伯取的,你爹说虽然是个好字,但是志嘉志嘉,念起来就像指甲一样,不好听所以就给取了个小名,可巧你哥出生的时候正是夏末秋初,那一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田里的稻谷早了半个月就成熟了,你爹就说肯定是你哥的出生惊动了秋天,所以秋天提前到来了,干脆小名就叫惊秋了,说起来,你们兄妹两个的名字居然会这么像,也是我没想到的。”

    沈惊春也没想到沈惊秋这个名字居然是这么来的:“这么说来,我爹和我养父倒是想到一块去了。”

    惊春这个名字也只是个小名,原主还在侯府的时候,老侯爷还在,像侯府那种家世的,一般都是家里男孩女孩分开序齿。

    原主是女孩这一辈的嫡长女,再加上上面已经有了一亲哥俩堂哥,这个嫡长女一出来,就很受老侯爷的重视,名字不仅从长还从水,给她取名沈长淑。

    只不过当时还是世子的徐晏觉得长淑这个名字过于温和,一点都没有他们宣平侯府武将世家的精神气,再加上崔氏在祁县这边将闺女带到六个月大,赶回京城的时候,侯府里一盆本该在春季开放的花居然在正月里就开了,徐晏这才给闺女取了惊春这个小名。

    方氏早就想问闺女在侯府的事了,只是一直怕触碰到她的伤心事,才一直忍着没问,此时听到沈惊春自己提起,便小心翼翼的多问了几句。

    如果是原主,听到方氏问这个,只怕要伤心欲死,可沈惊春只是继承了她的记忆,无法跟原主共情,便挑着一些原主在京城的趣事说,豆芽偶尔补充几句,方氏祖孙三人也听的高兴。

    到了戌时末亥时初,习惯早睡的祖孙三人就有点熬不住了,坐在那直打哈欠。

    沈惊春看着侄儿侄女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哪里还舍得叫他们陪着熬夜,连忙让方氏带着两人去睡觉了。

    没过一会,豆芽和沈惊秋也有点熬不住各自去睡了。

    沈惊春干脆将火桶挪到了书房里,跟陈淮一块守岁,陈淮这才将自己给沈惊春准备的压岁钱给拿了出来,是个普普通通的小碎银子。

    陈淮身上有多少钱,沈惊春知道个大概,这点银子只怕还是他最近抄书所得,一时间心头涌上一股难言的甜蜜,笑眯眯的接了:“那我可没有压岁钱给你。”

    陈淮看着她言笑晏晏的脸,心中一片滚烫,有人就行了,要什么压岁钱,却不想沈惊春话音一转:“压岁钱虽然没有,但新年礼物却是有的。”

    她往袖袋中一摸,就摸了个小帕子出来,那小帕子包的紧紧的,能看出来里面是个细长的东西,沈惊春葱白的手指将帕子揭开,露出里面一支通透的青鸟白玉簪来。

    这是年前有次她单独去县城的时候看到的,只一眼就觉得这簪子跟陈淮很配。

    陈淮看到这支簪子,本就清亮的双眸在一瞬间更亮了。

    青鸟的典故出自《山海经》,代表传达书信消息的鸟,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更是代表着男女情意的信使。

    陈淮眼神闪动,看看簪子又看看媳妇,忍不住亲了她了一下,想到那次酒多了差点把持不住,到底不敢太过放肆,两人一触即分。

    大过年的书房点了几盏灯还算亮堂,两人挨在一起各自看书,时间一点点流逝,直到外面爆竹声起,沈惊春才意识到,新的一年到了。

    她抬眼看向陈淮,陈淮也正看向她,夫妻二人相视一笑,不约而同道:“新年快乐。”

    ……

    年初一,沈惊春难得没用人喊,自己就起了个大早。

    凌晨的开门香已经靠在大门外燃尽,爆竹的碎屑也在院子里还没扫,新年的头一天有讲究,不能动扫帚,否则就会将一整年的福气扫地出门。

    她起了个大早,倒是方氏难得睡了个懒觉。

    正月初一的第一顿,是很有讲究的,这一天祁县这边无论是穷人家还是富人家,开年第一餐都是要喝鸡汤的,区别就在于,有钱的可以在鸡汤里放很多佐料,没钱的就是干喝鸡汤。

    沈家有钱,里面东西放的多,两只鸡早在守完岁?后,就被沈惊春放在了碳炉上开始炖了,炖到她早上起来,也早都炖烂了,将两锅鸡连汤一起倒进灶上的锅里,再放上前几日做好的各色圆子,架几根粗柴一烧香味直冲脑袋而来。

    方氏等人是被鸡汤的香味给香醒的,这股香味原来在砂锅里炖着的时候还不觉得如何,可放到锅里跟其他的东西在一起炖,那香味简直霸道无孔不入。

    团年饭吃得早,后面一直到早上起来都没再吃东西,七个人竟也将一大锅鸡汤吃了一半。

    吃完饭,方氏就去将大门开了。

    大年初一是不走亲戚拜年的,只在本村相互拜年。

    沈惊春就打发了自家大哥带着两个小的去拜年,他智商虽然跟孩子一样,但不是真的傻子,拜年的吉祥话不用人教的,就一段又一段的往外夸,都不带重样的,村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