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夜半尸语》 70-80(第4/23页)
警察身份有假,只是奇怪车停在停车位,也没妨碍到其他,警察要问什么?难不成见他们在车里睡觉,怕出意外?
活珠子也醒了,他那边开门方便,冯渐微冲他说:“去开门。”
“哦。”活珠子放下脚,挪身到车门边,打开车门看到两名穿着蓝色警服的民警。
门一开,两人先往车内瞧,探过里面摆置便挪开眼神,一人记录,一人说话。
“没什么事,就是看车子留了缝,见里面真有人休息,就喊醒你们提醒一下,车里睡觉要注意。”
活珠子先下车,冯渐微爬过后座,也跳下车,站到民警跟前。
“警察同志,我老司机门儿清,感谢关心哈。”冯渐微笑眯眯地说。
“老司机也要注意的,开车累了就找地睡,别疲劳驾驶啊。”
冯渐微连连点头。
等同伴记录完,说话的民警就带人走了。
活珠子说:“这里的警察还真负责任,路边停个车也关心。”
窝了一夜,冯渐微大伸懒腰,还撑着车门抻筋骨,“要是正常关心询问,就不会记录出警了,应该是有人报警了,警察才让开车门检查。”
“报警?我们做什么了?”活珠子自认守法,是好公民。
拉抻完筋骨,冯渐微屈膝蛙蹲,压着腿说:“我们这银灰色面包车太大众,常出现在社会新闻,又贴黑了车窗,拉着窗帘,估计被误认为是人贩子,方便做坏事。”
活珠子明白了,“现在民众安全意识真强。”
“是的,好事。”拉伸完毕,冯渐微恰好看到走出酒店的闫禀玉,穿着防晒衫和机能半裙,眼下青黑更重了。
“早上好,闫禀玉。”冯渐微招呼道。
闫禀玉气息虚浮地回:“早上好,你们吃了吗?”
活珠子抢答:“没呢。”
闫禀玉:“那一起吧。”
等她走过来后,冯渐微问:“卢行歧呢?”
闫禀玉拍拍口袋,“隐昼呢。”
冯渐微忧声,“怎么回事,隐了这么久,虚透了?”
闫禀玉没应声。
……
吃过早饭,就趁白天出发了。
今天冯渐微驾车,等人上齐,系好安全带,他让闫禀玉再给他发个老家定位。
闫禀玉拿手机发过去,冯渐微设置好导航,就出发了。
虽然他们近柳州地界,但是三江地理位置趋靠桂林,所以开过去还得两个钟。
九点多钟,日头高照,太阳底下的高速公路泛着灼热的光亮。
二手车空调温度不精准,往冷了调总比热好,所以车内冷气很足。
闫禀玉早有预料,穿了长袖的防晒服,拉链拉上,扯盖帽子,抱臂歪座椅里准备补觉。她上车就没怎么说过话,活珠子透过后视镜看过来,“姐,你困了?”
闫禀玉懒懒地嗯声,“昨晚好冷,没睡好……”
是空调开大了吧,不过酒店设施使用率高,调温不准也常有。活珠子贴心地拉过窗帘,调低导航的播报声,让闫禀玉好好休息。
高速路笔直一条,平缓无刹车,闫禀玉就安静地睡到了下高速。过收费站减速带哐当那两下,把她给震醒了,睁眼看环境昏暗发懵,但很快想起这是在车里,在回家的路上。
闫禀玉往外看,看到路标,他们进入506省道了,路旁的修车店五金铺小吃点她很熟悉,但没光顾过。以前上高中,每月从林溪镇坐大巴到县城,不在这停,只是路过。路过得多了,就熟悉了。
冯渐微照导航开,提了一嘴,“下高速进入县城了,怎么没看到横跨在浔江上的风雨桥?听说那桥是双层木结构大桥,底下行车,上面行人,两侧坐落着飞檐式亭塔,绵延数百米,很是气派。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
三江因境内浔江、融江、都柳江①三江并汇而得名,冯渐微说的是比较出圈的宜阳风雨桥。闫禀玉说:“到林溪镇不经市区,所以见不到,不过想看风雨桥简单,三江但凡过江河必跨风雨桥,这类建筑很多。林溪镇那么多侗寨,每一寨都建风雨桥,我住的地方也有,到时你就能看到了。”
冯渐微笑笑,“那行,都说侗族有三宝: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有机会我都想见识见识。”
因着之前答应活珠子赔他十斤魔芋爽,冯渐微在让大张备物资时,顺带让买了,都放车上。现在活珠子有滋有味地吃着,附和声:“我也想看侗族三宝。”
“活珠子我跟你讲,侗族还有酸食和油茶,到时我带你去尝尝。”
“好,家主。”
……
冯渐微和活珠子遇事能当,无事时随波逐流,心态真好。
望着越熟悉的风景,闫禀玉只觉恍如隔世,身边的声音也淡去了。也许因为逃避心理,有生存能力后她就再没回过这里,老头没手机,平时她就转账给隔壁林叔,让他代为送物资。
每半月一次送物资,林叔会跟闫禀玉汇报老头的现状,比如胖瘦,食量多少,身体健康与否。听过很快就忘了,记着会让她很是局促,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力。
506省道伴河而行,开了二十几公里,在公路几乎与河道并贴时,冯渐微看到前方与风雨楼亭塔相似的木牌楼,占地宽广,十分阔绰,中央书写“程阳八寨”四字。
他侧身问后面,“前面就是侗寨景区,那是你家吗?”
闫禀玉望了眼说:“景区包含八个侗寨,不过真正开发的是前面三寨,我家在更后面,属景区范围但未商业化。你沿着林溪河开,走程阳路,一直深入到景区腹地,就能看到我家所在的吉昌寨。”
“原来这河叫林溪河,伴了我们一路了。”冯渐微念着,开车进去。
其实外沿506省道也能到吉昌寨,不过考虑到冯渐微和活珠子想看风雨桥和鼓楼,闫禀玉就让走程阳路,这条道路途经程阳风雨桥和岩寨鼓楼。
因为吊脚楼集中和商业化的原因,前边景区的路开不快,不过也正好合了沿途观赏的意。活珠子降下车窗,参观侗寨的热闹。
一个大拐弯过去,眼前见河见桥,桥由石墩作撑,架木立塔连亭廊,横跨林溪河。桥上亭塔五座,飞檐高翘,下挂大红灯笼,在阳光煦风中轻轻摇晃。
“三火姐,那就是风雨桥吗?”活珠子指着桥问。
闫禀玉回:“是的,程阳风雨桥又称永济桥,建于民国1912年,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桥上游客凭栏休息,看着就十分惬意,冯渐微慢下车速,也好好地观赏了风雨桥。
再往前去,岩寨鼓楼高高耸起,全木纯榫卯结构,活珠子在数,“一二三四……居然有十五层高!好厉害,不用钢筋水泥是怎么叠架上去的?”
“侗族喜用单数,风雨桥亭塔有三座有五座的,鼓楼也有七九十一往上这样的层数,十五层并不算高。别看纯木结构,这楼很结实的,比钢筋水泥耐用。”闫禀玉又充当了回导游。
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