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命否?掰弯皇帝可活: 1、臣来投案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保命否?掰弯皇帝可活》 1、臣来投案(第1/2页)

    “萧大人认为如何?”男子约莫四五十岁,身披正红官袍,定定看着对面人。

    对面人二十出头,身上同样是正红官袍,长眉柳叶眼,皮肤清白唇若点血,此时正垂眸看着桌上的棋子。

    年轻人一声不吭,似乎沉迷于棋盘,中年人只好再喊一声:“萧大人?”

    被唤作萧大人的萧亦保持沉默,双目紧盯快下满的棋盘,看似醉心棋术,实则恨不得马上闭眼与世长辞。

    试问前一秒还在研究论文的学畜只是没注意门槛被绊了一下,下一秒睁眼就到个古香古色的屋子,对面人还和你讨论怎么舞弊科举,应该怎么胡说八道过去?

    且能获知的情况只有朝代。

    官袍博物馆里展示过,正是夏朝正三品及以上的官服,但他是谁?现在的当朝者又是谁?

    萧亦装死,中年人只能再喊:“萧大人,萧成珏?”

    听到名字,萧亦微怔一瞬,故作诧异抬头:“怎么了?”

    再说一遍他是谁!

    中年人却不如他的愿,摇头笑道:“没看出来,萧大人竟是个棋痴!不知科举此事你考虑得如何?”

    萧亦吸气,不如何!

    淡淡一笑过后,把问题原封不动丢回去:“科举是礼部全权负责,户部难以插手,不知大人有何办法?”末了又加上句,“下官全凭大人安排。”

    身份加特定事件,足够萧亦摸清楚年限。

    现在是贞元一年,夏昭宗登基第一年,而他现在顶着的身份是夏朝最大蛀虫——户部侍郎萧成珏。

    同样,不出意外的话,他对面的人正是原主狼狈为奸上司——右相赵革。

    至于为什么说科举是特定事件,上任皇帝夏启宗绝对有发言权,夏启宗晚年痴迷炼丹长生,政权旁落奸臣频出,其中右相就是最大那位。

    启宗死前右相位高权重,科举自然不用他操心,有的是人暗箱操作,启宗死后,新帝登基第三年右相党覆灭,中间只有新帝登基第一年的科举对得上时间。

    同样的,这次科举也是载入史册中舞弊现象最严重的,插的是右相的人,被发现后的背锅的确是萧成珏。

    罚抄家产,车裂而死。

    但萧成珏死的不冤,据记载萧成珏在户部五年,抄出来的东西够全国上下吃一年,当之无愧的泥石流。

    “此次科举是温大人负责考场秩序,据我所知,你与礼部温大人胞弟是同窗。”右相淡然放下颗黑色棋子,“啪嗒”一声将萧亦的视线也拉到了棋盘上。

    不看还好,一看白棋无异于死局。

    “不瞒右相,温大人胞弟确实与下官是同窗,奈何臣忙于功课无心交际,关系疏远不便作为突破口。”萧亦垂眼落下颗棋子,棋盘已是死局下子无异于送死,也是变相与右相说这条路行不通。

    确实行不通,萧亦论文研究的就是夏朝,了解的东西会比常人多点,萧成珏那同窗和他哥都是新帝的人,前期假意被萧成珏收买,后期毫不犹豫跳出来指认。

    右相不买账,抬手捡起粒白子下到一处:“萧大人久不落子便由我来帮你,如此不就活了?”

    萧亦扫了眼棋局但笑不语,活个鬼,一颗子救活一小片,但无论后期怎么走整盘棋都是死局。

    这是在暗示他要舍己为人了!

    “那便依大人所言。”萧亦淡笑,无害至极。

    右相这才满意点头:“萧大人办事我向来放心,你与温大人交好,才能创造换卷的机会,回去吧!”

    萧亦欠身离开,才迈出门便见树底下躺了只死雀,尸体蜷缩万分僵硬,暗色羽毛与棕黑土壤搭配,竟出奇的融洽。

    不由自主地萧亦又想起原身的下场,车裂而死,五马分.尸。

    只是联想一下画面,萧亦就觉得头皮发麻,谁家好人能接受自己死无全尸。

    他萧亦何至于穿个越,死的比麻雀还惨。

    转头看了眼右相的书房,萧亦无奈眨眼,对奸臣忠心耿耿的是原身,他不是。

    不管他是因为什么成的萧成珏,都罪不至死。

    不过有一事萧亦不明白,原主与右相明显是上下级关系,但右相为什么一口一个萧大人,而不是直接命令口吻的第二人称?

    不像是客气,更不是尊重,更像一种强调。

    出了右相的门,萧亦在仆人指引下回了萧府,钻进书房便到天黑才出门。

    ——

    三天后才下朝萧亦就被御前太监王福叫住:“萧大人,陛下传您到御书房。”

    萧亦早有预料,今天要是不传他枉费了才传来那天晚上他绞尽脑汁写奏折。

    避免引起右相怀疑,萧亦只能当寻常公务混在其他要事中递上去,奏折昨天早上递交通政司登记昨晚呈给皇帝批阅,只要皇帝看得出其中关键,就该宣见他。

    御书房皇帝正坐上方皇帝持笔批阅奏折,仪态极好,脊背笔直双眸低垂,听见动静只是微微抬了下眼便继续动笔。

    不同于其他皇帝,夏昭宗封听筠不爱明黄龙袍酷爱黑金龙袍,人又生得格外冷峻,音色都是冷调的。

    说起封听筠,萧亦是极其佩服的。

    亲生母亲是废后,还没满十五就受连累发配边疆,先帝才病就打着尽孝的名号回京,不参与朝廷要事,也不到先帝面前尽孝,日日待在王府修身养性,存在感低到没有,偏偏先帝一死他就联合皇城内锦衣卫、禁军,手握兵权发动宫变,不过一夕之间就携玉玺称帝,打得右相等人措手不及。

    是以眼下局势就是文臣多奸臣,武将皆是新帝党。

    萧亦还没下跪行礼,封听筠先出言:“王福赐座。”

    便是省略了行礼。

    这么一来,萧亦反倒摸不准,抬眼看了眼封听筠,对方放下毛笔,抽出本奏折看着萧亦,目光说不出的温润。

    “不知爱卿要检举谁?”

    眼见封听筠要翻开奏折重新看,萧亦羞耻心作祟,率先起身双膝落地:“臣来投案。”

    文言文萧亦不精通,看得懂但写不来,上面那篇奏折就是典型的夹生饭,文言文不文言文,白话不白话,真让老祖宗当着他的面再看一次,他脸皮没那么厚。

    本来是想仿照原身之前写过的公文,写成正常的汇报工作,也就是整体上他模仿的原身的字迹,用的正楷,但在“臣要检举”四字上用的他自己的字体,用草书。

    后期才想起来公文还要再由专人誊抄一遍才交给皇帝,只能在内容上想办法。

    萧亦也没想什么办法,算不上隐蔽,就列了十来个官员在上面,文臣在右边武将在左边,文臣是典型的奸臣,武将则是封听筠的心腹。

    中间简简单单四行话,开头四个字就是臣要检举。

    当然,也没傻到留下证据,有右相党这层关系在,昨天打着送情报的消息跑了趟通政司,负责誊抄的人才抄完他那份,原件就被他揣走毁了。

    封听筠没说话,萧亦开口就卖顶头上司:“臣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