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与神明[破鏡重圓]: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夜莺与神明[破鏡重圓]》 50-60(第2/25页)

那个在她耳边低语的iPod,更是她深夜里埋头苦读、黎明前咬牙坚持的、最根本的动力。

    有一次,她在训练营的食堂里,一边飞快地扒着饭,一边摊开英语卷子,对照着答案订正错题。

    同桌一个练跳高的女孩好奇地问她:“叶语莺,你那么拼命干嘛?我们是搞体育的,文化课过得去不就行了?以后考大学,分数线低得很。”

    叶语莺没有抬头,只是用红笔在试卷上圈出一个错误的语法,声音平静地回答:“我还没想好要不要专门搞体育。”

    她有些贪心,她想要拥有两种选择,每个选择都是康庄大道,每一个抉择的终点都是自由。

    她脑海里充斥着那些宏大的道理,没有一刻彻底将它们理解,但是她一直都记住了。

    她不知道真正的自由长什么样子,没人给她揭晓答案,她只能自己去看。

    如果受困于所谓的天赋,她将又一次跌入那注定无从选择的狭窄的独木桥,但是如果能让文化分也起来,她就多很多条数不清的学科之路。

    这个念头,像一颗被深埋的种子,在每日汗水与疲惫的浇灌下,开始顽强地生根发芽。

    真正的转变,发生在一个寻常的、从训练基地返回程家的公交车上。

    那晚的训练强度极大,叶语莺累得几乎一上车就想睡过去。她照例戴上耳机,想用阿甘的声音隔绝外界的嘈杂。当那句她听了不下千遍的台词再次响起时,奇迹发生了。

    “Mymomalwayssaid,lifewaslikeaboxofchocolates.Youneverknowwhatyouregonnaget.”

    或许是身体的极度疲惫让大脑的防御机制降到了最低,又或许是无数次的无意识重复终于达到了质变的临界点。

    这一次,这串音节不再是模糊的背景声,而是清晰地、带着情感和意义地,钻进了她的脑海。她竟然……完全听懂了。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长久在浓雾中行走的人,眼前的大雾被一阵风瞬间吹散,露出了清晰而真切的道路。

    这突如其来的、智力上的巨大喜悦,像一道电流般瞬间击中了她,驱散了所有的疲惫。

    她那颗对数字和逻辑无比敏感的大脑,第一次对英语这门“玄学”产生了强烈的、类似于解开数学难题的征服欲。

    从那天起,iPod不再仅仅是情感的慰藉,它变成了她攻克英语的最强武器。

    她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她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开始了主动的、近乎解剖式的“解码”。

    她上网找来了《阿甘正传》的中英双语剧本,打印出来,每天在往返的公交车上,或是在深夜的台灯下,进行着她的“工程”。

    她会先盲听一段音频,然后暂停,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在脑海中复原出那些音节,再对照英文剧本,找出自己听错或听漏的地方。

    紧接着,她会用红笔,将每一个不认识的生词圈出来,查出词义,标注在旁边。

    最后,她会跟着音频,一遍又一遍地、小声地模仿跟读,直到自己的语调和音频中的情绪无限接近。

    她用剖析短跑技术动作的方式,去剖析每一个英语长句的结构;她用推导数学公式的逻辑,去理解那些复杂的语法时态。

    英语,在她眼中,不再是杂乱无章的符号,而变成了一套有规律、有逻辑、可以被攻克的精密系统。

    这个过程是枯燥的,是艰苦的,但叶语莺却甘之如饴。因为她知道,每一次对英语的攻克,都是在为自己未来的“安身立命”,多添一块坚实的砖。

    变化在不经意间发生。

    期末前最后一次模拟考,当英语试卷发下来时,叶语莺看着那个鲜红的

    “112”分(满分120),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英语老师在讲评试卷时,特意点名表扬了她,语气里是掩不住的惊喜与欣慰。

    班级里,那些因为她即将成为“没文化”的体育生而过分奚落她的声音偃旗息鼓,那些人正死寂而压抑地无声呼吸着……——

    作者有话说:五章内闪回现代(计划)

    50个红包

    第52章

    那天晚上,叶语莺躺在床上反复端详着自己英语试卷,心情没有什么波动,连大脑似乎都还没适应她在学习上并不愚笨的事实。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考试方面耍了些小聪明,这个分数应该是高于她原本的水平的。

    她写不出像样的英语作文,就直接将林知砚给她看得范文背下来。

    如此生硬又笨拙的方法,在学会拆解句子和语法之前,她就这么死记硬背了下来。

    但是她仍然认为自己是愚笨的,愚笨这件事是相对的,她也许在体育方面并没有那么愚笨。

    她在如今的这个班级,看似也没有那么愚笨。

    但是她知道哪怕是这所学校的第一名,也够不上蓉城一高的分数线,教育方面的差距,永远是翻过一山,才发现远处的山更加巍峨。

    关于愚笨的思考……也许她当差生当惯了,她被老师无数次用愚笨形容,她也险些相信自己愚笨不堪,这个念头险些害死自己。

    她格外喜欢《阿甘正传》的原因——大概因为她和阿甘一样都是众人眼中“蠢人”吧。

    在这蠢人刺耳子严重,她最后一丝清醒也顺利被抽干,一歪头,沉沉睡去。

    几乎是在头沾到枕头的瞬间,就坠入了一片漂浮的、虚幻的、无边无际的梦境。

    她感觉自己正赤着脚,奔跑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被白色浓雾笼罩的公路上。

    路面是温热的,很像学校里那条红色的塑胶跑道,很硌脚,每一步都带着巨大痛苦。

    她不知道自己要跑向何方,也看不清前路,只是被一种本能驱使着,不停地向前。

    风在她耳边呼啸,那风中,夹杂着许多熟悉又遥远的声音。

    “Run,Forrest,run!”(跑,阿甘,跑!)

    那声音,时而是个年轻女孩清脆的呼喊,时而又变成无数人汇成的、带着节奏的宏大合唱,催促着她,推动着她,让她不敢停下脚步。

    她心知,那些人明明叫的是阿甘的名字,可是在这场景里,她却仿佛成了那个叫“阿甘”的人。

    她跑得很累,很迷茫。

    这条公路绵长逶迤,仿佛没有尽头一般,她想停下来,想问问自己,这样不顾一切地奔跑,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知道为了谁,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追上那个早已远渡重洋的、遥不可及的身影?

    她害怕这样空无一人的道路,害怕后方突然出现车辆将她撞翻,更害怕将双脚跑坏,无法参加接下来的训练。

    就在她纠结迷茫,脚步渐缓之际,周遭的场景瞬变。

    脚下的变成了室内的平底,她猛然抬头,发现自己坐在了外婆家厨房的角落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