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50-60(第9/13页)

福晋吃吃喝喝,“这蜜薯是我和大阿哥出宫时从内务府拿的,说是烤透了能流心,先吃着垫垫肚子,离午膳还有好一会儿。”

    四福晋吃过内务府的蜜薯。

    不过都是掺在粥里添味的,她还没有吃过整的呢。

    小口小口咬着,四福晋紧绷的身子不知不觉放松了下来。

    左右都是妯娌,属于亲戚,三福晋也不藏着掩着,话语里的羡慕都要溢出来了。

    “也不知道我们何时才能出宫开府,我在宫里待得真是要憋闷死了,想在正院里练练鞭子都被嬷嬷劝了回去,说是什么仔细伤着自己、仔细惊了旁人,说的是什么鬼话,我自幼练习还能伤了自己?正院是我的地盘,哪来的旁人?不过是仗着三阿哥——”

    最后一句话不好说出口,三福晋囫囵吞了下去继续道:“总之还是宫外来得好,瞧瞧你们府里,多宽敞,多自由。”

    她也就能对两个妯娌说说这些,别人只说成了皇子福晋是天大的好事,仿佛被指给皇子就自己也成正儿八经皇家人,一步登天,凡人皆是脚下泥了。

    可紫禁城哪里是那么好住的。

    规矩严不说,能活动的地方也就阿哥所那一亩三分地,出去碰着个妃嫔娘娘就要行礼。

    上面还有皇太后和荣妃娘娘两座大山压着,住在宫里晨昏定省就是福晋本分,管理后院更是义务中的义务,有个什么大事小事就拿她问罪,还时不时催生催生催生。

    孩子是她一个人就能生出来的吗?

    三阿哥就喜欢去别的格格哪里她有什么办法?

    真的把他绑到正院荣妃娘娘肯定更不乐意。

    三福晋可谓是怨念满满。

    “我就盼着我家那位早点立个功劳,哪怕先领个闲差,挣个贝子爵位也好,只要能出宫开府,我哪怕天天在家烤红薯都乐意,总比在宫里憋得慌强!”

    大福晋安慰她:“好了,皇阿玛心里有数,贝勒爷也是十八岁才从尚书房出来领差的,再等个两三年就好了。”

    “我,唉,”三福晋叹息一声,“且熬着吧,算了,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不说这个。”

    三福晋向来不为难自己,转而拉着四福晋一道兴致勃勃地研究贝勒府的建筑和一应花费。

    大家迟早都要出来,先问清楚,有备无患嘛。

    后院女眷其乐融融,一片和谐,前院也热热闹闹。

    保清声音洪亮,一手叉腰一脚踩凳,神采飞扬。

    “当时爷被三个穿着甲胄的敌人包围,眼看无路可走,爷只觉热血上涌,一个旋身便将左边的敌人挑下马,后一柄大刀砍来,爷一个鹞子翻身躲过,又是连挑两人,看得身边的骑兵目瞪口呆,连着夸爷是天神下凡,吕布在世。”

    围坐在保清身边的八九十三位阿哥眼睛瞪得溜圆,时不时发出哇的一声感叹。

    尤其是九阿哥,上次话本事件后仿佛觉醒了什么奇怪属性。

    先是拜托额娘宜妃给他养了三只狐狸,后又翻墙上树,说是要学习轻功浪迹江湖。

    此刻听了保清比话本还精彩的战场经历,更是小手拍得通红,“大哥好厉害,我以后也要当大将军!”

    十阿哥跟着嚷嚷:“我也要,我也要!”

    八阿哥脸上也满是对大哥的崇拜,但他性子比较温和,“那我给你们当参赞大臣,为你们谋略辅佐。”

    三个捧场王将保清哄得眉开眼笑。

    既然弟弟们这么感兴趣,那他也不是不可以再多说点。

    三阿哥和四阿哥两个尚书房好学生已经过了会被大哥哄骗的年纪,此时正坐在另一边的长条案旁,欣赏彼此的书法。

    “四弟这个宁静致远的行书写得不错,行笔流畅自然,疾迟有序,已得董其昌精髓。”

    “哪里哪里,三哥的行书才是最好的,我离三哥还有一段距离。”

    太子坐在中间的太师椅上,面无表情地听着左边的叽叽喳喳声和右边友好吹捧声,只觉强者果然独行为妙。

    还是他来得太早了。

    保清相当有主人翁意识,虽然被三个弟弟捧得实在快乐,可余光瞥见太子孤零零坐着,形单影只的,还是忍痛放弃了三个弟弟。

    “坐着也无聊,你们还没有见过我的贝勒府吧,我带你们去参观参观。”

    保清结实的手臂一勾就揽住了太子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太子觉得他想把自己勒死然后继承太子之位。

    太子满脸嫌弃,像是被沾了一身狗味的猫,恨不得离罪魁祸首远远的。

    可身体还是诚实地跟上了保清步伐。

    非常泾渭分明的一幕。

    保清和太子勾肩搭背走在最前面,太子虽然满脸不情愿,可也没有真的推开他。

    八九十三位捧场王走在一道,九阿哥和十阿哥东窜窜西窜窜,一会儿去逗廊下挂着的画眉,一会儿去扯路边装饰的小灯笼,八阿哥不能分身乏术同时管好两个弟弟,只能一会儿逮一个,忙得像陀螺。

    三阿哥和四阿哥则是坠在后面,时不时停下来点评府里的匾额对联,偶尔因景生情还能作诗一首互相品鉴。

    真是乱中有序,手足情深啊。

    一行人刚过抄手游廊穿过月亮门,迎面便撞上了姗姗来迟的五阿哥、七阿哥,和两个没满七岁的小萝卜头。

    “你们可算来了,”保清走过去拍了拍五阿哥的肩膀,又不厚此薄彼地拍了拍七阿哥的。

    面对十二和十三两个小萝卜头,保清弯腰摸了摸他们的脑袋。

    挨个儿打过招呼后,保清问起五阿哥:“十一弟没来?”

    十一阿哥和五、九两位阿哥是同母所生,只是他身体弱,在尚书房读书时不时请假,存在感不高。

    五阿哥摇摇头,“十一又病了,额娘将他拘在了翊坤宫。”

    保清表示理解。

    “既然人都齐了,那咱们开始摆宴吧,正好我从皇阿玛那里得了几坛好酒,咱们不醉不归!”-

    午宴散后大小阿哥们便各自乘车回宫。

    几辆规格相等的青帷马车适当保持距离,缓缓向紫禁城方向驶去,通体金黄饰有云龙纹的那辆却背道而驰。

    索额图前些日子摔伤了腿,康熙命太医瞧过后,说是要静养一个月,不得挪动。

    眼下正好出了宫,一等公府与贝勒府都位于西城区,中间不过两条街道的距离,作为晚辈,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去探望一番。

    第58章 惠妃

    康熙看重诸位皇子学业, 假期更是难得,一年也才有那么固定的几日。

    这回若不是保清给尚书房所有阿哥都下了帖子,再加上汉文师傅帮着说些兄弟情谊的话, 他们还不一定能得这半日的空闲。

    因此太子在一等公府也没多耽搁,关心了一番叔祖父身体, 又被叔祖父关心了一番,眼看着日头渐盛, 赶在下午课程开始前便调转马车回了尚书房。

    太子授课不与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