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男配科举纪事》 9、书房(第2/2页)
道的。”
“所以历来,读书人十分看重前人经验,这也是各位大儒名家的书籍为何如此珍贵,而且多不外传的原因。”
时亦点头,开口道:“这些和师傅年少中举有什么联系么?”
“这也是我今次想要告诉你的,经义一道,依靠前人经验自然能进步的十分快捷,但策论一途却变化极多,朝堂之事,天下之事,往往牵连繁多,怎能是用前人经验就可以生搬硬套下来?”
“每一件事都应该具体分析,我能年少中举,也是因我父亲曾为衮州知州,他所经历的政事极多,而又喜欢将这些政事和解决之法记录下来,我自幼诵读,自然耳濡目染,在策论一途上占尽了便宜。”
“可是我也知晓,我能年少中举,其中气运成分也是占比颇大,这种经验之谈并非稳固。”
时亦听后了然的点了点头,“那按师傅之意,徒儿今后应如何学习?”
孟子凌笑了笑,“我既然收你为徒,自己是做好了打算,我曾云游各州十余年,所见所闻不知繁多,我将这些见闻都已编制成册,并且将在各州遇见的书籍都收藏在了隔壁的书房内,你若无事,尽可观看。”
“不出两年,等你将这些书籍尽皆观看完毕,我再带你出去游历两年,见见其他州府的风尚。”
孟子凌脸上笑意渐浓:“你本就天资聪颖,又有我和张伯父如此细心栽培,未来成就,必定远超于我!而且四年之后,你也仅仅只是十五岁的年龄,到时,是否会连中三元也未可知!”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