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善禾与梁家两兄弟: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薛善禾与梁家两兄弟》 50-60(第2/18页)

。”

    说罢,善禾先敛裙去了,朝面前这对母子福身作礼。梁邺跟在他二人之后,冷着脸。

    周太太见是个丫鬟,随意匀了点眼风:“嗯,起来罢。邺哥儿,此间也是搁行李的?”

    梁邺淡声道:“嗯,全是搁书画的。”

    施元济点点头:“各有多少项?”

    “书法七十六卷,藏画四十二幅。”

    周太太颔首:“是了,你祖父生前尤擅书法,连宫里还收了两卷呢。”她一壁往书画室去,一壁转头笑问:“邺哥儿,老爷子当时留下多少幅手泽?”

    善禾忙垂头让出一条道,以便周太太一行人进去。眼前足影囊囊,忽而一双玄色皂靴行至善禾视线之内,蓦地停住。那人抬起手,捏了捏善禾下巴,低语:“回房去。”

    善禾把头垂得更低,道一句:“好。”要走,那厮却不放,扣着她的下巴,反就势在她颈间恣意一捻,揉了下她穿了金耳坠的耳垂,这才把她松开,大步流星往里头去了。

    室内的人已生了怪,转头,恰见一朵翩跹衣袂消失在门廊。周太太微蹙眉:“邺哥儿,怎的了?”

    梁邺走进,敷衍答道:“二十来幅,我与阿邵各一半。”顿了顿,他笑,“不过,泰半留在密州了。”

    善禾回房时,她的行装已被搬得差不多了。彩香与彩屏正坐她屋里,见她来,彩香忙站起来,笑:“娘子忙好啦?”

    善禾含笑点头:“你们怎的也过来了?外头不忙么?”

    彩屏嘴一努:“来避难!”

    彩香瞪了她一眼,方道:“施家的人不是上船帮忙了么?他们人多,平素干活又都熟悉,卫嬷嬷就让我们歇下了。等会儿把晴月扶下去,就再没有我们的事了。”

    彩屏忍不住道:“这倒稀奇!租船的是大爷,行李也是大爷的,这施家的一来,好像什么都是他们的了。连我们也要听他们安排调遣,还说我们碍手碍脚,什么人呐!都是人下,谁比谁高贵!”

    善禾忍不住笑开:“乐得清闲岂不好?咦,卫嬷嬷呢?”

    彩屏白眼翻上天:“臭老妈子墙头草,这会子她又是施家出来的经年体面的老嬷嬷了!跟我们可不是一派。”

    “这话倒也不虚。”善禾笑道。她一径儿走过去,揽着彩屏肩头坐下,彩香趁势斟了盏茶,搁在善禾面前。

    善禾同她笑笑:“多谢。”方对彩屏道:“过些日子卫嬷嬷怕是要挨罚了。”

    “挨罚?”彩屏来了劲,“谁能罚她?大爷那般敬她,谁来罚她?”

    善禾道:“自是大爷呀。”

    “我倒弄不明白了。”

    彩香跟着这句话眼睛转了转,咂摸出善禾的意思来。她迟疑道:“娘子的意思,这回施家能这么准地知道我们哪日靠岸停船,是卫嬷嬷说的?”

    善禾点点头:“大爷二爷都不喜欢施家,今天欧阳家也来了人了,足见大爷原先的计划是在欧阳家借住的。偏偏施家过来人了,来的还是舅太太、表少爷,你说,我们这圈人里,谁最可能跟施家来往?”

    第52章 一家子亲戚骨肉,全是心……

    彩香听了,不由点头称是。过了片刻,她又问:“可卫嬷嬷也知道大爷二爷对施家有怨,她还这样冲上去出头?她又不是蠢的。”

    善禾一笑:“是啊,卫嬷嬷不蠢,她眼光长远着呢。端看一样,如今大爷、二爷能走动的亲戚,有多少?”

    彩屏追上话:“这我知道,这些年过年过节,可不只有二老爷、四姑奶奶、五姑奶奶那儿么!还有些远点儿的,中间拐着好几个弯呢,平素走动得少。”

    “是了。二老爷是老太爷的庶弟,四姑奶奶、五姑奶奶虽也是老太爷的妹妹,但因是外嫁女,到了大爷、二爷这一辈,其实已算不得近了。真个与大爷、二爷最亲的亲戚,其实还是施家,舅老爷说到底还是太太的亲兄长,是两位爷的亲舅舅,不比梁家那些隔了一层的堂叔叔、堂伯伯来得亲?”善禾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所以,重修旧好是势在必行的,如今就缺个人撕个口子出来,这样才有一方好先服软、主动修复关系。大爷这会儿心里头不舒服,到底还是把人领进来了,实则他自家心里也清楚,到了京都,光靠欧阳老大人还是不够的,欧阳老大人也有自己的儿孙,可施家是血亲呐。”

    彩香不由感叹道:“是啊,卫嬷嬷这会儿充了黑脸,惹大爷不痛快,其实长远来看,她是两头讨好呢。”

    彩屏夹在中间,听得一个头两个大,她无力地望了望善禾:“这般说来,大爷就算罚她,也是做个样子?”

    善禾点点头。

    彩屏咬唇:“那她日后岂不是越来越嚣张!”

    几人絮絮说着,妙儿已来喊人过去帮忙扶晴月下船。善禾忙领着二彩过去了,几个丫鬟拥着晴月下得船来。待到岸上,方发觉这次施家带的人马实在不少,光马车就四辆了,更不用说小厮们。善禾纳罕之际,卫嬷嬷已站在她身侧,冷眸道:“这就是天子脚下、京都气象。”

    善禾眸也不错开,只笑:“怪道都说嬷嬷见多识广呢。”

    卫嬷嬷如今已很不敢听薛善禾的好话儿了,只怕她又绵里藏针。应了一句,自去招呼小厮们搬运。

    善禾望着她忙碌背影,心下一壁感叹卫嬷嬷确实是得力奴仆,把事交给她,放心,一壁又想到这次梁邺带来的这些丫鬟小厮,起初她还困惑,何须这么多人,她甚至自作多情地怀疑过是为了更好地圈住她。现在想来,怕他早有开宗立府、做场面的意思。他确实是用心机、擅谋略之人,走一步看三步的,又要在京都立足,又要设法把她抢来,又要瞒着阿邵,其间怕是也做过许多别的事。他这样的人,合该前途似锦。

    思及此,善禾不由又深望了望这个京都。世道承平,街市繁华,人烟阜盛。踏在这片土地上,好像日子有许多奔头,人生有许多希望。难怪都说去京都挣功名、博前程,待在这儿,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是密州与康州、乃至金陵都不曾有的感觉。

    她暗暗在心中祈愿,祈愿盘桓在京都的盛世国运也能将福泽渡至自己身上,而后她能顺遂地在此挣脱牢笼。

    上得马车后,约莫行了几炷香时辰,方转入一条沉静街道内。车速渐缓,终至二门停稳,众人才渐次下车。梁邺、施元济因是骑马,早已与女眷们分道而行,连小厮们也不见踪影了。周太太下车后立即指派人手搬运行装,又张罗着预备晚间家宴。善禾、卫嬷嬷等则由周太太身边一位管事妈妈引着,挎着包袱一路行至苍丰斋。

    这苍丰斋乃是昔年施家老夫人颐养天年之所,紧邻施府后花园,仅一墙之隔。自施老夫人寿终正寝,此斋已空置了八九年光景。此番接梁邺家来,由于筹备时日太短,府中其余空院,或嫌狭仄,或嫌老旧,或处花园深处,与姑娘们闺阁过近。挑来拣去,终是选了这苍丰斋安置。

    卫嬷嬷分派各人屋子:彩香、彩屏自是一处;妙儿需照料晴月,亦同住一室;荷娘与另一粗使丫头共住……如此安排下来,个个妥帖,唯独善禾住处叫她犯了踌躇,一时拿捏不定。善禾便道:“在船上时已同大爷禀过,我与晴月她们同住就是了。”卫嬷嬷听了,自是顺意,寝居之事便如此定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