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殴打逃生游戏npc[无限]: 900-9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禁止殴打逃生游戏npc[无限]》 900-910(第7/16页)

日,还会血流成河。

    *

    “我死则晋国安宁、赵氏安定,何用生为?”

    ——《左传*定公十四年》

    史书上,没人知道董安于生于何年。

    但那日之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他死于周敬王二十三年。

    第905章:倒悬美馆85

    大原城在一场春雨后恢复了生机。

    城外的敌军早已退去,赵鞅回了赵宫,大原还未修好,但他相信尹铎的能力,因为那是董安于死前推荐的。

    G激活了尹铎身边一位副手的身体,是担心尹铎想不开,想看着他。

    怕他因为董安于的死而萎靡不振,或者对赵家有异心,对大原的修建不再用心。

    G之前没想到董安于会这么快便去世了,剩下的所有压力也好,重担也罢,都落在了尹铎一个人的身上。

    而大原城,是不能有任何闪失的。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担心在错的地方。

    尹铎不是不用心,但麻烦,也没少惹。

    他竟在没有得到赵鞅许可的情况下,直接宣布,大原实行新的田地丈量方法,原本一百步一亩,改为二百四十步一亩!

    虽然不是三百步,但也超过了一倍之多。

    假若一户人租了卿族五百步的地,按照原本的政策,五百步相当于五亩地,需要交五份地租,但如今只相当于两亩地,只需要交两份地租。

    而且,他合并户籍,减少户数,同样可以减少按户交税者的负担。

    之前赵氏因为五百户的人口差点被灭,如今尹铎大手一挥,大原城顿时锐减一半以上的户数。

    G:“……”

    可惜现在联系不到苏摇铭,不然高低要问问她,尹铎这种干完这个月就不打算继续干的作风要不要拦一下。

    就算是黑化,这黑化的也太快了吧?

    无视所有人的反对,顶着卿族的记恨和威胁,毅然决然改变大原城的相关政策,减轻赋税地租,但很快,G就发现尹铎并不是乱来。

    虽然弹劾他的书简已经在快马加鞭前往赵宫的路上,但尹铎似乎毫不在意。

    城中很多赵氏的官员也都冷眼看着他的所作所为。

    倒不是不想阻止他。

    他们阻止不了他,董安于刚刚为了赵氏而死,尹铎是他最看重的接班人,谁都知道尹铎以前是董安于身边一个没什么名气,出身也不算高贵的小吏。

    赵氏第一次将一个外人迎进了祠堂,有这等待遇的,还是上次为赵氏留下一线生机,救了赵氏孤儿之人。

    董安于不能动,他指定的继承者,当然也不好动。

    可不好动,不代表不能动,尹铎这么大胆妄为,但最多保住性命,等这段风口过去,官职肯定是保不住的。

    所以既然现在拦不住,那不如让他在“过分”一点,这样家主自然也会更生气,后果更严重。

    因此,众人也就从一开始的竭力阻拦,变成了远观看戏。

    只有G明白尹铎的意思。

    改制的事情,不仅要做,还要做的天下皆知。

    而散播舆论,原本就是G最擅长的事情。

    ——这可是全晋国,乃至整个周朝,最宽松的田亩制!

    就这么宣传大原,就如此宣传赵氏。

    尹铎的意思很明确:“不仅要宣扬这政策有多利民,还要宣扬出去,这是赵氏主君的意思,我是奉赵氏之命!”

    他的眼神很坚定,把所有的一切都赌上了。

    不仅是他的前途,还有他的性命,私自该制是一罪,但假传家主之令,是更严重的罪责,罪上加罪,还能活吗?

    他是董安于的弟子,不是董的儿子!

    更何况,赵鞅临走之前下令他拆除之前抵御范氏和中行氏的城外堡垒和对应设施,而尹铎非但没有拆除,反而重新规划并且修建更高更厚的营垒。

    这是什么意思?

    还要和他的老师一样,挑起晋国的内斗,让赵氏再次陷入五大卿族的围攻吗?

    只有G知道,尹铎在赌。

    赌赵鞅的性格。

    董安于临死之前讲的故事,尹铎后来又反复思考了很久。

    赵鞅是不可能提前知道阳城胥渠将来会在战役之中有关键表现的,而当时的阳城胥渠只是一个广门守将,不是什么厉害的,需要招揽的名将。

    他选择胥渠,或许只是考虑了两个条件,第一,胥渠是生病的武官,这样,才能适配所谓白螺治病之说,第二,胥渠好忽悠,这样医生说什么,他都能信。

    从一开始,赵鞅就不是为了招揽胥渠而做了这样一场戏。

    还做的全赵氏都知道。

    他是做给所有追随赵氏之人看的。

    看他是如何一个以“人”为本,贤明仁慈的主君。

    而这次的老师之死也一样。

    赵鞅,是一个极其在乎“名声”之人,并不是他喜欢别人吹捧他,赞扬他的仁慈,而是因为他将“名声”当做武器,仁慈的名声可以为他换来大量的利益和好处。

    所以,这一次他公然以赵鞅的命令做这一切,是一步极其大胆的棋。

    如今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都在赞扬他,包括那些非赵氏卿族的外人,外臣。

    那么,赵鞅是不会站出来,说这不是他的意思。

    贤明爱民的名声一旦打出去了,他就不可能站出来收回和否认,自己打的自己的脸。

    田制可以吸引来更多的居民,大原城发展得将比任何时候都迅速,而大原在刚过去的战争中已经显示了它的实力。

    没有大原,赵氏早就亡了。

    而这还是刚开始建造的大原。

    董安于送他的那一箱图纸,资料和笔记,不仅是他的传承,更是他给尹铎留下的另一层保命符。

    有了这个东西,赵鞅更不可能轻易换人,又或者对尹铎如何。

    果然,等着尹铎被撤职的卿族们很快就傻眼了。

    什么都没有发生,主君没有否认,甚至还默认了尹铎的政策,让他们好好辅佐他,治理修建一座全新的大原城。

    也没有追究他抗令增修营垒的事情。

    一年过去了,三年,五年,十年过去了……

    G的身体换了一个又一个,每一具身体死之前,他都会去看一眼大原城。

    从一开始的低矮小城,变成如今赵氏的核心腹地,最繁华的城市。

    若有一日,赵氏再次陷入绝境。

    这座城市,还会成为赵氏最后的堡垒和战场。

    尹铎在修建城墙和准备城防力量,治理民生一事上,没有任何懈怠,也没做任何报复和隐藏。

    有人说,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