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90-100(第16/16页)
欢实了。
杨氏捧着碗,却没有立刻动筷。
她先看了看狼吞虎咽的宗文,又看了看埋头苦吃的宗武,最后低头望着自己碗里金灿灿的面条。
这吃食来得蹊跷,仙人招聘…
她夹起一根面条,轻轻吹了吹,送入口中。
味道确实极好,比她这辈子吃过的任何面食都要鲜美。可嚼着嚼着,她却忽然想起在长安的冬天,那时长安还没乱,杜甫还是个小小的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有一日他领了俸禄,兴冲冲买回一斗白面,她亲手擀了面条,煮了一锅热腾腾的汤饼。
那时候,还没有安史之乱,幼子还在。宗文宗武两个男孩子还小,围着桌子嘚啵嘚啵地互相抢食,杜甫笑着吟诗,说她煮的面滑欲流匙香满屋,
一滴泪突然落在汤里。
“阿娘?”宗文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
杨氏慌忙擦了擦眼角,笑道:“没事,汤太热,熏着眼睛了。”
她低头喝了一口汤,那滋味鲜得让人想哭。可她知道,再美味的食物,也比不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野菜粥的安稳日子。
杜甫看着妻子和孩子吃饭,自己却没有动,本来就只有四袋,他少吃一袋,妻子和孩子就能多吃一些。
他捏着衣袖边,这会是谁给的呢?
今日下班前,因为要做记录,除了魏忠贤,其他人他都接触了一个遍。
不过按照常理推断,应当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吧?
而大唐贞观时期。
李世民忙着处理朝政,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站在门外等候,不由自主的双双打了喷嚏。
“谁在念叨俺们?”尉迟敬德揉了揉鼻子,他可天天做好事啊,不会有人背后骂他吧?
“可能是杜甫发现了袖子里的东西。”说起这个,秦叔宝还笑了一下:“这文人跟我们就是不一样,身上多了东西他都没发现。”
尉迟敬德觉得幸好这杜甫是个粗性子,要不然你一袋我一袋,诸葛亮和周瑜也一人塞了一袋。
发现的早免不了要推拉一番。
他可懒得推拉。
这东西都是省出来的,轻易存不了东西,毕竟谁下班之后都是要回各自的朝代,杜甫虽然是一个大诗人,但是他们也不熟,能给东西就已经非常好了。
特别是诸葛亮,甚至想给杜甫些金子。
那杜甫自己都有好几天没吃上饱饭了,更不要提妻子和孩子,杜甫这样的大诗人都没有饱饭吃,那世道该多艰难?
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不由得心情沉重。
忙了半天,李世民才搁下笔:“进来吧。”
门开处,秦叔宝与尉迟敬德一前一后踏入。
秦叔宝眉宇间罕见地凝着几分肃然,尉迟敬德更是罕见地沉默,那双惯常瞪得铜铃般的虎目,此刻竟微微低垂。
“怎么?”李世民身子微微前倾,眼神期待“莫非松阳县又出了什么乱子?”
“非也。”秦琼抱拳,“是今日县里来了个人——杜甫。”
“杜甫?”李世民指尖轻叩案几,思索片刻,“可是那个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人?”
这诗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在诗文中为普通百姓发声的诗人不多。诗人大多在诗里说风花雪月说个人的不得志。
“正是。”尉迟敬德闷声道,嗓音沙哑,“陛下,那老杜……过得惨啊。”
尉迟敬德把杜甫的遭遇一说。
听罢,李世民深深叹了口气,他之前在电视剧里只看到了杜甫的诗,并不知道他的生平遭遇,没想到,唉。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如果所有的当权者都和李世民一样这样想,百姓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皇帝去世,大皇子刚刚当权,接到刘勋弹劾姜戈的信件。
看完后冷笑:“原来这芝麻大的官也是买的。”
真是。
不知所谓。
大权在握的第一天,他要处置所有曾经不给他面子的人,这里面就包括姜戈。
世人常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他今天倒是要试试这滋味。
他提起朱笔,在早已拟好的圣旨上重重一勾,墨迹如血。
“传旨,松阳县令姜戈,买官鬻爵,勾结匪类,即刻革除官职,锁拿进京!”
声音落下。
殿外候着的禁军统领当即领命,点齐精锐缇骑,星夜奔赴松阳县。
大皇子深知,地方官吏盘根错节,若只拿姜戈一人,难保不会有人暗中作梗。
“着刑部侍郎周严为钦差,率数千精兵,接管松阳县衙,彻查姜戈一党!”
周严是出了名的铁面判官,手段狠厉,由他坐镇,松阳县上下必无人敢妄动。一道一道的保险,还不够熄灭大皇子心中的火焰,他已经快要登基,他将是这天下的新君,是所有臣民的天。
天有怒,人就要受着。
大皇子微微眯眼,指节在案上轻叩。
“姜戈既敢勾结山匪,府中必有赃证。令周严查封其宅,凡有牵连者,一并下狱!”
他要的不仅是姜戈的命,更要借此震慑朝野——让天下人知道,新君之怒,无人可挡!
待姜戈押解进京,大皇子早已安排刑部和大理寺严审,务必使其“供认”更多罪状。
“待其认罪,当众处斩,首级悬于城门三日,以儆效尤!”——
作者有话说:感觉写的越来越好了满意中[狗头][狗头][狗头]大家收藏一下新文[让我康康]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