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40-50(第4/21页)

亲王服饰的身影,在烈焰中站得笔直。

    殿内温度骤降。

    所有藩王都变了脸色。自焚!这是何等惨烈的结局!

    朱柏面色愤红,虽是未来之事但确实是他心中所想,士可杀不可辱,况且这个罪名完全是莫须有。

    “在湘王自焚后,建文帝犹嫌不够还给湘王上了一个恶谥“戾”,也就是他的这个举动让朱棣彻底反了。”

    古人对待身后名很看重,尤其是宗室子弟,一个谥号就可以概括他们一生,这能不看重吗?

    恶谥。

    朱柏没想到他的谥号居然如此侮辱,什么叔侄亲情,都被他抛到了一边,面色涨红,扑到朱允炆面前想要质问。

    “你!”

    朱允炆的脸色比纸还白。他慌乱地看向朱元璋,却发现皇爷爷的眼神已经变了——那里面不再是慈爱,而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审视。

    “允炆。”朱元璋的声音很轻,却让朱允炆如坠冰窟,“这就是你说的顾及亲情?”

    朱允炆双腿一软,几乎要跪倒在地。

    从朱允炆的削藩顺序中不难看出,这位年少的帝王,把四叔朱棣-最具有威胁的藩王,放在了最后一个削。

    初握天下权柄的年轻帝王,有了傲视一切的底气,对待朱棣的方式就像猫抓老鼠,不吃,就是恐吓玩虐。

    他没有想过朱棣不是老鼠,他也不是那只掌控全局的猫。

    “湘王之死,是建文削藩最血腥的一笔。他以自焚这种极端方式抗议,不仅震撼了其他藩王,更让朱棣找到‘诛奸臣、清君侧’的道德借口。”

    什么道德借口?

    怎么说话的!朱棣不满,他都是为了兄弟,这是兄弟情,知不知道什么叫兄弟情?

    就在这时,电视画面突然切换——

    “当削藩的矛头指向燕王时,这位久经沙场的藩王选择了……”

    “奉天靖难。”——

    作者有话说: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写的不错的章节会掉收[爆哭][爆哭]谢谢大家的评论和营养液,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3章 播放朱棣谋逆全程

    好一个奉天靖难,朱元璋睁大眼睛看着朱棣,这就是他的好儿子啊。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谋逆造反!

    殿内侍立的太监们早已跪伏在地,连呼吸都屏住了。

    已经到了暮年的朱元璋很久没有那么大的情绪起伏了,他一把揪住朱棣的衣领:“你敢造你侄子的反?敢不敢造咱的反!”

    两句话犹如惊雷落地,殿内几乎落针可闻。

    他们都知道老爷子在气什么,气的是礼法正统,就像大唐,玄武门之变开了一个先例,武力夺位成为皇位继承的一种选项。此后唐朝多次发生类似政变,皇位更迭常伴随血腥斗争。

    这一次藩王造反成功,难免以后没有效法之人,长久以往,大明还有安稳吗?

    朱元璋死死攥着朱棣的衣领,手背上青筋暴起。这位年迈的帝王眼中怒火滔天,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痛楚。

    打天下难,坐稳这天下更难。

    骂名不好背,反贼的名声在文人笔下一背就是一辈子。

    叔侄相残,伤的还是他这个大家长的心。

    对于朱元璋的动作,朱棣没有挣扎,只是抬起眼,直视着父亲。他的眼神里没有畏惧反而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决绝。

    “父皇,儿臣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造您的反!”朱棣忽然笑了,声音低沉沙哑。

    “若不是侄儿执意削藩,湘王自焚、周王被废,儿臣若不起兵,恐步他们后尘!造反不过是为了自救!”

    在朱棣印象中,侄子朱允炆性格温和,和大哥很像,没想到表面温和的侄子下手那么狠,原本因为顾及着和大哥的情份还有史书的骂名而内疚。

    现在,知道了朱允炆做法的朱棣心里一丝内疚也无。

    他这是被逼的。

    朱元璋瞳孔一缩,手指猛地收紧,几乎要掐进朱棣的皮肉里。

    殿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仿佛凝固。

    朱元璋的胸口剧烈起伏,他盯着朱棣的脸,恍惚间像是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同样的不甘,同样的狠厉,同样的……不肯认命。

    良久,他缓缓松开手,嗓音嘶哑:“滚回你的北平。”

    反常。

    很反常。

    朱樉抬眼看着父皇,为什么他杀了几个宫人就被毒死,而朱棣造反,父皇竟然轻轻放下了。

    要知道这可是谋逆?!

    《大明律》中的十恶之首,罪犯亲属无论知情与否皆处死,凌迟、剥皮实草都要来一遍。

    这么重的罪,父皇竟然只是让老四滚回北平,滚回北平老四还是燕王,这是什么惩罚?

    一点力度都没有。

    即使是没有处罚力度的处罚。

    朱棣也没有遵旨领命,他不滚仍旧跪得笔直:“父皇,儿臣不是要夺位,儿臣是要活命。”

    他看出来朱元璋的愤怒已经渐渐平息,没有一个皇帝会放过一个出色的继承人,朱元璋也不例外。

    这个儿子身上流着他和发妻的血,性格又最像他。

    这么优秀的继承人,连朱元璋下定的决心都会忍不住动摇。

    悠扬的女声继续说道:【打出奉天靖难的旗号后,大战在即,朱棣对将士们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

    “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宄,横起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生,不得已也。义与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鉴予心。”

    将士们听了这番话后深受感动。】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中,只听得见朱元璋粗重的喘息声。

    “好……好得很!”朱元璋突然发出一声冷笑,“你倒是把《祖训》读得透彻!”

    灵堂内众人都不是傻子,谁还听不出来朱棣的小九九,不就是给造反找个遮羞布吗?有了这个遮羞布朱棣这个反贼瞬间变得伟光正了。

    人家没有造反啊^_^人家只是听爸爸的话啦。

    朱樉都被恶出了鸡皮疙瘩;“合着只有你一人是嫡子、孝子?”他是第二子,大哥死后,论嫡论长都该是他。

    怎么风头都被朱棣抢走了?

    他呢?

    灵堂内大部分人的结局都已经讲过,就是朱樉还没听见他的名字,在大明他可是很重要的人啊!

    说什么来什么,只听见:

    【这个时候有人就会问了,朱棣打出嫡子名头起兵没有其他嫡子响应或反对?根据《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