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80-189(第13/14页)
京。吵吵闹闹到后面, 永熙帝下诏问定安王之疾,并派遣太医前往定安国为其诊治,更赐下珍品药物若干。
永熙元年春三月,帝准栎阳长公主所请,首开春试, 不问出身, 成绩优异者录名于榜上, 赐官身入仕,轰动一时。
永熙二年夏, 朝臣以后宫空虚、皇嗣不丰为由上奏请广开后宫、绵延后嗣,帝以守先帝之丧为由驳回所奏。随后湛京有流言传出, 直指中宫善妒,独霸帝宠。帝为之怒, 以京兆失职为由, 罢京兆, 此后流言遂止。
永熙三年秋,离渊再度生乱,屡有犯边之举。帝遣使往离渊,问责于汗王阿希烈。使团入王庭,会离渊内乱,遂破帐而出,斩敌上百,襄助汗王阿希烈平息叛乱。后离渊汗王阿希烈亲自上书永熙帝致谢,并赠予牛羊等物数千以示感谢。
时间很快来到了永熙四年。
将将入夏, 江都的天儿便酷热难当,人在大白天的狂流汗,一日能换两、三趟衣服。树上的蝉躲在阴暗处仍是撕心裂肺地叫着,夜里也有各种虫儿叫,没个消停。
阿瞳夜里就被吵得睡不着觉,加之永延殿白日里积攒的暑热之气散不去,让她白嫩的肌肤上起了一层红色的痱子,痒得她难受偏又不能用手去抓,又委屈又可怜的小模样看着百里漾与颜漪心疼死了。
太医看过说是暑热引起的热痱,敷上药过两日便会好,但不能一直受热,否则只会反反复复,孩子也会受罪。百里漾想着最近的天气确实是太热了,永延殿已经暂时不适合居住了,想了想便叫人清扫整理了王宫中的一处水榭阁楼出来。阁楼傍水而建,周围广栽绿植,更在水之北,此时正是凉爽得宜的时候。
一家三口搬去阁楼暂居,恰好避暑。阿瞳夜里不再难受得睡不着觉,身上因受热起的热痱也很快消了,恢复了以往的活力,像只快活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在阿爹阿娘身边飞来飞去。
这日得闲,百里漾应了阿瞳的要求陪她读书习字。说是陪,他也确实更多的是在旁边看着,看王妃教阿瞳读书释义、提笔练字,有时候给母女二人端茶送水,充当气氛组,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
阿瞳去年已满五岁,到了正式蒙学的年纪。高皇帝当年给所有百里氏的后代子嗣制定了一套习文的进学规程,按理来说阿瞳只需要照着做便是了。可百里漾自己是亲身体验过那一套进学规程的,觉得对于五岁的孩童来说有些繁重,与王妃商议过后,做了一些调整,主打的就是一个循序渐进,最开始的两年以快乐教学为主。
百里漾并不希望阿瞳开始蒙学的年纪就与当年的他一般要同时面对三个以上的严厉老师,一个搞不好很容易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的。他打算先给阿瞳请一个博学却懂得寓教于乐的老师进行正式启蒙,等过两年再根据阿瞳的实际学习情况另作打算。
作为一地之主,江都又是物阜民丰、人杰地灵之地,百里漾想要为女儿聘请博学之士蒙学并不难,江都国学之中便有不少饱学之士,乃至于还可以从湛京的太学之中选聘博士,难的是找到一个真正懂得儿童教学并博学之人。
那时候百里漾本以为自己要苦恼一阵,没想到这个问题很快便被王妃解决了。王妃说,高大娘子当初重金礼聘了一位少见的博学女夫子为其女居家教学,后高大娘子携女入京,那女夫子因不舍故土留了下来,如今正好可聘来给阿瞳蒙学师傅。
百里漾当时便听得心动。高大娘子识人的本事就不提了,她为女儿选聘的老师必然是不会差的。王妃的眼光必然也是好的,她能够提出此人来必也是认可了那位女夫子的。但最终决定权在阿瞳手上,毕竟要蒙学的人是她,她自己得喜欢那个师傅才行。
当时那位女夫子正于家中赋闲,高大娘子临走之前为了感谢她对女儿的用心教学,厚赠不少,让她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必为钱财忧愁。为表尊重,百里漾与颜漪带着阿瞳携礼亲自登门拜访。
听他们表明来意之后,女夫子并未一口应允下来,而是说让阿瞳先在她这里学上几日,双方都满意了再来。听着似乎有些傲慢无礼,但百里漾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便知此事已经成了大半了,当下便应了下来。后面的事情也很顺利,阿瞳很喜欢这个女师傅,对方也满意阿瞳这个学生,两相得宜,百里漾与颜漪便正式替女儿将女夫子聘入王宫做蒙学师傅了。
那位蒙学师傅的教学讲究张弛有度,上三休一,今日便是“休一”。阿瞳是个好学的,也喜欢黏着阿娘,这会儿正拿着昨日蒙学师傅教习的课业让阿娘帮讲解。颜漪自幼读书受教,很有学识,她教导阿瞳时温温柔柔的,极有耐心,轻声细语更如春风拂过。别说阿瞳喜欢了,作为旁听者,百里漾也觉得眼前展开了一幅再美好不过的画卷,很是享受当下的岁月静好。
“阿爹,纸张不够用了,可以帮裁些过来么?”阿瞳忽然抬首朝百里漾说道。
“好,很快就来。”百里漾应道,随即起身到另一边的桌案上取了一叠纸张开始裁小。
百里漾用一柄刀身纤细、刃口锋利的裁纸刀裁纸,手掌按压着掌心下的纸张,感受到它与简牍全然不同的触感与重量,内心很是感慨。这造价便宜、质地更佳、更便于流通的纸终于是被造出来了。
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是有纸的,只不过由于本身过于高昂的造价使得那时候的纸并不能取代简牍成为文字最佳的载体,只能作为权贵手中的一种奢侈品存在。只可惜百里漾并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穿越者,别人穿越造纸、造肥皂、造水泥……推进世界的工业化进程,他啥也不会,只知道个名字,啥用也没有。
别的暂且不提,但纸已经存世了,只要将造价打下来,直接就能取代简牍成为最轻便最上佳的文字载体工具,让知识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出去。
想法是美好的,要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作为一个全然的门外汉,百里漾只能在就封之后先在江都之内秘密召集匠人研究,可惜进展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但也算不上有什么突破。江都还是太小了,匠人的数量与质量同整个大衍相比还是差了很大一截,后来百里漾便将此事拜托给了长姐栎阳长公主。时至今日,总算有了成果。
今年四月,圣寿万寿节之上,栎阳长公主献上寿礼,正是经过改良过后的纸,永熙帝为之大喜,厚赐栎阳长公主,并重赏了为改良纸做出贡献的匠人。其后,永熙帝令有司在天下推行纸,将官学之中的简牍逐步摘抄制成书籍版本。
百里漾自然是欣然支持,早早令江都国学等官学遵照而行,王宫之中也提前用上了纸。阿瞳对于如此轻便的书写工具很是喜欢,时不时就缠着阿娘教她习字。
“阿爹,还没有好么?”眼见纸张快要用完了,阿瞳忍不住催促道。
“这就来。”百里漾收回思绪,手下利落地将纸张裁剪整齐,笑着给女儿送去。
本以为今日会是一个很悠闲愉快的一天,没想到在午后被打破了宁静。
“大王,京中来的急传。”长乐殿的侍人急匆匆赶来,向百里漾禀报道。
所谓急传,即是八百里加急,一路换乘,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将急件送抵目的地。如今便有这么一封来自湛京的急传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江都,来到了百里漾的手上。
百里漾当即面色凝重,从侍人手中接过那封急传,启开漆口,迅速展开信件看了,随后沉沉呼出一口气,吩咐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