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诸侯王之后: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30-140(第6/12页)

里漾这边,卢绽那些人是因为没有足够强力的后援所以才退缩的。卢绽又是世族的人,他能有那种想法便是说明世族之中与他同样想法的人很多,这些人在朝在野都会有很大的声音。

    百里漾特意搬出高皇帝也是为了堵住那些人的嘴,让他们没有明面上再进行争辩的机会。可那些人面上不说,心里却未必不会继续此前所想的、私底下又依旧坚持此前所做。对于那些世族来说,在他们心里何止是女人不能进学堂,就是那些出身卑贱的平民学子也不配进入学堂。

    在前朝之前他们一直是这么做的,在本朝他们依旧想这么做。不过属于他们的时代显然已经过去了,也该让他们知道现在到底谁说了算。

    祭酒等人闻言当即松了一口气,但这口气还不能松得太早,学堂的事情是揭过去了,可大王与王妃今日可是在国学里差不多转了一日的,他们的人还不敢跟着,也不知道大王与王妃看了一圈下来,是否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接下来祭酒等人也表达了这个意思,询问百里漾二人经过了一日的视察下来,对国学有什么改进意见,他们一定认真听取,改到让大王与王妃满意为止。

    等他们颇有些忐忑地说完这话时,百里漾却不说话了,静室里一下子变得针落可闻。祭酒等人感知最深的是自己逐渐沉重迟缓的呼吸声以及骤然加快的心跳,还有那几乎与心跳频次同步的百里漾屈指敲击桌面的声音。

    “卢绽是怎么回事?”百里漾敲了两下桌面,问道。

    祭酒等人心中一紧,果然还是来了,就知道这事没有这么容易能过去。

    在场的江都国学之人以祭酒的官职最高,自然也是他出来回话,他斟酌道:“卢绽是卢氏主支子弟,年少有才名,素来颇为骄矜狂妄。今日之事,他实是狂悖,臣等有失教之过,请大王治罪。”

    “国学乃育人之所,每一位进入国学的学子将来都有可能会成为江都乃至朝廷的中坚肱骨,尔等当用心培养、一视同仁才是。”百里漾说完这话,随后就将借阅孤本的名单给祭酒,“这是王妃要借阅的典籍。”

    “是,臣等谨遵大王之命。典籍稍后就令人送来,请大王与王妃稍待。”祭酒等人心里反复琢磨过百里漾的话,心中又是一颤,偷偷抹了把汗,赶紧回道。

    等百里漾与颜漪回王宫时,日头正好偏西,暖融的阳光驱散了冬日里的一点寒意。行人、马车穿行在路上,喧闹的声音不断从耳边过去。马车内,百里漾翻开着从江都国学典籍室借来的孤本,因为动作有些被颜漪说了一声,“你小心些。”

    “好好好,我小心些。”百里漾好脾气地应着,翻了两页就放回去了-

    作者有话说:这期的榜单更完了,下周继续。

    第136章 忧虑

    这些都是孤本, 因为自带“世上唯一仅存”的稀缺性,故而也极为珍贵,比同等重量的黄金都值钱。他们一共从江都国学借了六本, 有些是帛书,有些则是竹简,因为过于宝贵,每一件都用了特质的锦盒装着,六本一共是六个盒子, 垒起来也好高一摞。

    “今日可累着了?”百里漾看向颜漪, 观察她的状态。算起来他们今日走了不少路, 也不知道王妃是否累着了。他这会儿有点懊恼,事后才想起来这茬, 怎么都不能说是体贴。

    “我还能撑得住。”颜漪观他神色有些懊悔烦恼,结合他问的话, 大致能够猜出他在想什么了,她与百里漾的目光对视, 眼眸中充满了认真与真诚, 荡漾了浅浅的笑意, “何况,今日是真的很开心,有劳大王策划的国学一日游了。”

    百里漾更仔细地观她神色,确认她不是不想自己难过而安慰自己,笑得眼睛都有些眯起来,让颜漪看了有种看到了大猫的感觉,就突然的很想薅一把他的脑袋,但想想还是算了。

    “你若喜欢,我们来日有机会还出来。”百里漾欢喜不已, 眼睛亮亮的,“这只是在江都郡城内,江都郡城之外还有不少有趣的地方,以后我都带你去。”

    虽然这不是百里漾第一次说要带她往江都各处去看看了,但每一次他的承诺都令人欢喜。颜漪亦如之前的每一日温柔笑道:“好,我等着大王带我去。”

    回了王宫,长乐殿那边有点事情需要百里漾去处理,他只好与颜漪暂时分别去了长乐殿。等处理到尾声时,永延殿派了人过来请他过去用晚膳。百里漾看了一眼天色,发现夜幕已经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撒下了,搁下笔,往永延殿过去。

    用完了晚膳,坐了一段时间后,百里漾与颜漪各自去沐浴。颜漪沐浴要久一些,等由初禾擦干头发出来就看到百里漾盘腿坐在床榻上,手里歪斜散落着一册书简,人却是没有在看书简的,眼睛无神地盯着虚空中的某一处,眉头轻轻蹙起,显然是在沉思。

    “大王在想些什么,书简都要掉了还不知。”颜漪走过去将仅有一小部分搭在百里漾手里的书简拾起,轻声问道。

    百里漾的思绪从沉思之中抽离回神,看是王妃沐浴回来了,下意识地想为她擦拭湿发然后就发现那一头青丝已经是擦拭过的模样,只好收回了手,回答道:“想今日学堂的事,也想国学的事。”

    颜漪面色微顿,自己也略有思索,“大王是在想卢绽与秦致方?”

    “是。”百里漾点头又摇头,“我是在想他们,但又不只是他们。”

    听着像是在打哑迷似的,颜漪却瞬间明白百里漾所要表达的意思。卢绽与秦致方只是个体的人,单单是他们个人还不足以让百里漾惦记到现在,但他们两个分别代表的是两个不同的群体——世族出身的国学生以及普通百姓出身的国学生。他们都是考入江都国学的学子,可出身的不同让他们因此分成了两个几乎截然不同的群体。

    尽管今日去江都国学时,他们并没有直接看到世族出身的学子与平民出身的学子产生的冲突,但学堂争辩时站出来卢绽的绝大部分是衣着华贵者,更多的是不敢正面与卢绽对上的学子,即便是秦致方也只是低声劝百里漾忍让。

    这其实已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寻常百姓家出来的学子在国学之中终究是少数,人众我寡,况且本就势不如人。”颜漪轻叹道。

    世族子弟的想法其实从学堂争辩的“女子不得入学堂”便可窥见许多了,他们不许女子进入学堂,又何尝愿意让视为卑贱的平民学子与他们同在一堂下进学。但设立官学招收天下学子、向学子开放典籍是高皇帝定下来的,世族没有说不的权力。可这天底下从来都不缺阳奉阴违之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故事从来都不会少。

    平民出身的学子在官学之中很难不受到排挤和打压,即便抱团以御外,又因为数量过于少而难有大作用,况且,人心未必会齐。

    “大王是担心世族子弟排挤打压平民子弟,国学会坐视不管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颜漪一语道出百里漾的忧虑,“今日看卢绽等人的声势,怕是已有一些端倪了。”

    “冲突对立在任何时候都有,学子之间有摩擦很正常。”见王妃能够与自己想到一块去,百里漾很高兴夜很愿意与她说这些,“只要他们心里依旧不甘不愿,这种冲突矛盾就永远是不会消失的。官学设立才多少年,这日子还长着呢。我怕的是倘若真闹出了事,本该主持公道的国学若是不作为或是私心偏袒,那才是彻底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