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10-120(第5/26页)
是也就半个月洗一次。
在这样的环境以及生活条件下,加上如今又是寒冷的冬日,军营里都是一群“不拘小节”的糙汉子。一些懒得搭理自己的兵将更是满脸粗犷的胡子,都不知道他们多少天没有净面了,被风雪一扑脸,半张脸都是结冰的“白”胡子。
没见崔栋都变糙了么?-
作者有话说:更新了,大家能给我点评论么?有点互动也好的啊。
第112章 回去
在周围都是一群糙汉的环境里, 百里漾自己很难不日渐变糙。但不行,固然今世变成了男人,他也不能日渐“堕落”。
无论什么时候, 护肤也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原先在来边境之前,百里漾对这里的气候环境做过一定的了解,炎热时黄沙漫天,寒冷时则堪比冰天雪地,也就春秋两季稍微温和凉爽些, 但这时候又很容易遭受北边离渊的突然袭击, 离渊人也挑气候舒适的时候来劫掠, 也是很烦人的。
百里漾过来时是深秋,没过多久就入冬了。毫不夸张地说, 现在百里漾跑去大帐外被呼啸的冷风一吹,那脸上以及其他裸露出来的皮肤感觉到的除了冷、僵之外, 还有就是一股被钢刀刮蹭钝痛感。冬至之前,这份严寒会持续加剧直至冬至达到顶峰, 但顶峰一过, 天气就会朝着转暖的方向变化。
这种天气之下, 免不了有人被冻伤,严重点的甚至皮肤都皲裂了。百里漾此前已经叫人又采购了一批冻伤膏回来。他因为年轻力壮外加长年习武倒是没有被冻伤,但脸上的皮肤确实糙了不少,自己摸着手感都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这怎么能行,难道回去之后要让王妃看到一个糙糙的自己么?哪怕王妃不嫌弃,自己也要嫌弃好么。何况,他怎么舍得委屈王妃。
百里漾来边境之前是有带一些防止冻伤以及保养的脂膏过来的,但他错估了这边风霜的威力,带来的脂膏根本不够用。就在脂膏即将告罄的时候, 他收到了来自颜漪的信以及一份小礼物——脂膏。他至今依然记得自己打开盒子看见其内是脂膏时那一瞬间的愣怔以及微囧,但所有的一切都被很快涌上来的欢喜全数淹没了。他随后给颜漪回了一封信,上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份小礼物的喜欢。
从那以后,百里漾就美滋滋地用起了王妃给他捎来的脂膏。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灵犀,每次百里漾的脂膏快要用完了,江都那边都能来信,也同样捎带了一盒脂膏过来。
如今百里漾手里仅剩的这盒脂膏余量也就只够几日的用量了,然而这次颜漪捎信过来却没有再随带着捎来一盒新的脂膏。
百里漾心想,她知道我要回去了。
回去,回去就能够见到王妃了。
这念头一起,百里漾心中便立时生了一股迫切感,恨不得能给自己插上瞬息万里的翅膀下一个瞬间便出现在王妃的面前。他们有好几月没有见到了,不知道王妃这些日子过得好不好,江都之中是否有哪个不长眼的与她过不去、使她为难或是受委屈了?
这些百里漾都不得而知,只因颜漪在心中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她若真遇到了难处也不会写信来报与他知晓使他忧心的。王妃毕竟是初来江都不久,许多人和事他都没有带着她完全认清熟悉了,他们就不得不暂且分开了。他不在江都镇着,万一有人觉得新王妃是个好欺负的或是倚仗自己不怎么样的身份地位想要拿捏王妃而搞事,使王妃劳神烦心怎么办?
百里漾越想就越觉得忧心不已,夜里都有些辗转反侧了,甚至半夜腾然坐起。
他想王妃了,真的很想很想。
如今边境的事情已然了结,眼看着马上就要冬至了。他是时候该回去了。
来时近十月,回时是腊月中。
也就是说百里漾在边境待了两月余的时间。在这两月余的时间里,边境因为贪墨、篡改军功等事被处置了一批将官,上至镇城守将、营将,下至普通的士卒都有受到惩处。如此大的变动不仅仅只是边境范围内受到震动,连江都境内都受到了不小的波及。毕竟,那些被处置的营将、校尉们背后牵扯的可有不少都是本地的权贵大族。
但再大的风波也终有平息的时候,边境局面已定,褚氏独大的局面已经被打破,永定大营认清了他们真正的统帅是江都的王,这便已达到百里漾此行的目的了。
事已圆满,合该返程。
腊月初□□雪暂歇,天光难得暖融,道路上的积雪化开,百里漾等人在褚之邑率众恭送下启程返回江都郡城。来时多少人,回时亦如此。但来时与回时的心境到底是不同的。随行之人中除了侍卫甲士还有不少如同傅殷这样的官吏,不少人在边境这样的“苦寒之地”待了两月余,日夜盼着何时回去看,如今返程可谓是归心似箭。
那种地方真不是能待久的。水没有水,吃食一般,饮酒几近禁绝;每次出门不是风沙扑脸便是寒刀刮骨,人都要冻僵了。一些人哪受过这样的苦,可是大王自己都身在此处,他们即使心有不满嫌弃也只能憋在心里或是私底下说几句,可不敢让人知晓。
如他们这般心思的人有,但更多的是随大王巡视边境肃清地方的志得意满与春风得意。他们此次立功而返,待回到江都郡城之后必有拔擢,少说也要官升一级。带着这样喜悦的心情返程,想到不过三五日之后便能回家见到家人,让这样的欢喜因为思念而多了几分迫切。
因为无需赶路,回程没有去时那般赶,大家的心情免不了染上了几分松快之意。即便偶有风雪,往回走的马蹄却是无比轻快的。大家在路上免不了说说笑笑,谈及回郡城之后可能迎来的升迁时,许多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不远处的傅殷。
谁都知道此次边境之行之后,这位年轻的傅提刑怕是要一步登天了。在永定大营时,谁也没有想到傅殷会在这次的风波里立了这么大的功,甚至后面大王还让他负责远宁城后续的状告抚民事宜,这是何等的倚重和信任。
毫无疑问,傅殷分明是入了大王的眼了。待了回郡城之后,还不知道要如何受重用,将被授予何等官职。但不管怎么样,很大可能从此之后他们就是两路人了。
这些人不由羡慕起了傅殷的好运道。
可不就是好运道么?一介布衣平民不仅得进不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的郡国学进修,还在郡国学之中得到了范国相的青眼。授官入仕之后还被范国相引荐到大王跟前,从而让大王记下了他的名字。否则这次大王带了那么多的人为何偏偏就对他傅殷一个委以重任?
不管文官还是武将想要晋升,最名正言顺、无可挑剔的途径就是“功劳”,无功不受禄,理应如此。文官升迁依靠治民的政绩,武将则是卫国杀敌的战功。可功劳不是那么容易立下的,不仅要有足以立下功劳的能力,还要获得去立功的机会。
机会从何而来?
除了因缘际会以及机缘巧合碰上并精准握住,更多的则是来源于上位者的赐予。他看到了你,记住了你,在某个时候想起你这么个人来,觉得你堪用,机会就会给到你手里。宦海沉浮,不进则退,谁不想得到上峰乃至是君王的赏识和重用,从此一路高升,位极人臣。
但可惜了,人之所以渴望一件事物是因为他得不到,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渴求。而因为求而不得就会对得到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