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诸侯王之后: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00-110(第15/20页)


    这种情况之下,确实很容易出现军功登记混乱从而导致有冒领军功的情形出现。

    “军营那边怕是很难有突破了,再看看这边吧。务必保证他们平安回到各自的家乡。”百里漾回望了一眼那家客店说道。

    “大王宅心仁厚,臣必竭诚以奉。”傅殷为百里漾的行事顾虑而大受感动。这样的主君才是为人臣子想要真心侍奉的,他为自己能够遇到这样有仁义之心的明主而庆幸,更加下定决心要办好此事。

    傅殷思来想去,此事的突破口还在那些伤兵身上, 尤其是那薛季平。他要如何取信于薛季平,让其愿意与他和盘托出?

    百里漾不知道傅殷心里的打算,他要回永定大营里。出来太久,不仅是己方的人不放心,就连褚之邑那边的人若是发现他跑来远宁城也不会放心。

    一行人出城,骑马按照原路返回。

    快回到永定大营的营门前,远远的便看见一群人在营门前迎候,为首之人不是褚之邑和崔栋是哪个。百里漾下马,崔栋先一步迎上来,两人视线对视,百里漾便明白自己跑去远宁城的事情被褚之邑他们知道了。

    “大王千金之躯,出行怎可随意。此处不比郡城,离渊随时可能来犯。为大王计,为江都计,大王出行都不应如此草率。”褚之邑不愧是出身褚氏,说话就是好听,听着处处是为百里漾考虑,为他的出行担忧,实则却是怕他乱跑免得撞见了什么不该见到之事。

    这次百里漾事先没有打招呼就去了远宁城,收到消息后一些人就慌了。永定大营的背后就是远宁城,军营之中不少将领可是在城里另有一个“家”的。

    百里漾自然不会在意褚之邑说的话,反手给他戴了一顶高帽,“有将军率领永定大营驻守在此,本王有何可惧?”

    “此处是边境,大王身系江都百姓,如何谨慎都不为过。若有出行,臣当派兵遣将护送。”褚之邑抱拳道。

    “此事日后再说罢。”百里漾并不在这个问题上与褚之邑等人纠缠,也不提自己去远宁城看见了什么、有何想法,让一些人惊又慌又怕,但更多的是惊疑不定,但江都王不主动提,他们也不好主动出声去问。

    这些人之中有些的表情管理差了点火候,百里漾看他们目光闪躲就知他们心中必然发虚,眸中冷笑,只说自己累了,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往自己所住的大帐走去。

    这说辞将这群人打发走之后,随后崔栋入得大帐之中来,见百里漾口渴正找茶水喝,上前倒了一杯奉与他,又说起褚之邑那些人,“你出去后我假装在你帐中议事,却没能瞒他们多久,褚之邑那些人就知道你往远宁城去了。你是没有瞧见那些人着急忙慌的可笑模样。”

    越是这样就越有问题。他们怕被撞见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也怕被查,失去现有的利益和权位。

    “军营之中人多口杂,说不得到处都是他们的眼线,消息泄露只是时间问题。”百里漾虽然对此早有准备,但依旧是忍不住皱眉。经此一事,他以后在边境这边的行事、一举一动更只会备受关注,再想做什么就更不会容易了。

    他来边境更多的是为了革除一些边防上的弊病,但现在的问题是弊病是显露出来了,但他们没有找到进入的切口,也谈不上掌握了什么切实的证据。什么都没有,也就什么都不能做。哪怕他们心知有些人、有些事是确实存在问题的。

    “暂且先如此了。”百里漾凝眉深思后放开,“如今最重要的是对外,对内在没有出现大纰漏的情况下强行动作弊大于利,只会得不偿失。”

    崔栋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看着那些人洋洋得意着一副可恶的嘴脸日日在他们面前晃荡,内心实在不甘。可他更知道大局,大局在前,其他的都要往后面放。

    “如今你我在永定大营之中就如同监军,所有的魑魅魍魉都得藏着掖着,一旦见光必死无疑,那些人就是知道这点才收敛起来不敢作妖。”百里漾清隽的脸上尽是冷然,“这种时候谁敢冒头、谁露出马脚就是必死,褚之邑不会出来保任何一个人。”

    真要出了事,明哲保身尚且来不及,还想着去捞人,是有多不怕自己会被牵连进去。

    这样的局面也并非不好,至少能够一直收紧他们的神经,让他们安安分分,集中所有资源力量投入到可能到来的战事之中。

    崔栋冷笑了,“他们不是喜欢盯人么?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就让他们也尝一尝被人盯着的感觉。”看他不盯死他们。

    比起那些人只敢在暗中狗狗祟祟地盯着他们的动向,换成他们就是明晃晃地盯,明面上都可以直接凑到对方的面门上,至于暗地里的,就让那些人猜去。

    想到后面那群人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崔栋心情好了许多,抬眼看见百里漾摊开书简,提笔蘸墨,一副要写些什么的架势。他心中有一种奇怪的预感,不由问道:“你这又是要写什么?”

    “家书啊。”百里漾理所当然道,“我们出来时日也不短了,远隔两地,家中无从知晓我们的情况,总要传些书信回去好让她安心。”

    明明是很正常的两句话,崔栋偏偏从里面听出了几分缠绵缱眷的意味。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这。他眨巴眨巴眼睛,声音有点颤,“你不会经常写家书回去吧?”

    啊,这话问的。

    百里漾也惊了,“你没有写么?”

    他们出来都快两个月了,崔栋该不会只送了一封家书回去吧,就是头先报平安那封。

    两人的目光对视片刻之后,一切都在不言之中。崔栋的面色僵硬了,他僵硬地朝百里漾行礼告退,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到帐门,突然身体跟被拧紧了发条一瞬间松开似的猛然冲出去回了自己的营帐。

    不用想,他肯定是回去写家书去了。

    只是,快两月了崔栋才写回去第二封家书,卢氏也不知道作何感想。更要紧的是,以卢氏与颜漪的关系,两人作为表妯娌,平时一定是时常见面说话的。万一卢氏说起崔栋久久家书不至之事,而颜漪这边隔三差五就收到一封来自百里漾的书信。两相对比之下……

    现在只能祈祷颜漪和卢氏没有经常对家书的“账”了。

    这边崔栋着急忙慌地补家书,而另一头身在江都城中的卢氏确实在与颜漪说这家书的事情。卢氏看着庭中风吹叶落,脸上被风吹得寒凉,一边收紧了领口不让风灌进来,一边说道:“入了十一月,这天可是冷得厉害,昨夜尤甚,瞧着似乎有下雪的迹象。江都都这般冷了,也不知道赤岭郡那边如何?听说最冷时可遍地结霜,河流冻结,可在冰面上策马奔驰。”

    江都的气候与湛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气温转冷是很突然的事情,一夜之间便冷得厉害。骤然变化的气温落差让前来江都仅几月的卢氏有些不适应,好在都尉府中大多数人都是江都本地人士,应对迅速妥帖,这才免了卢氏受寒生病之苦。

    “边境那边似乎更荒芜些,天寒地冻,哪怕不下雪,夜里也有霜冻。听说若是夜间不及时给作物覆上一层厚实的遮盖,第二日便极容易被冻坏。”颜漪手捧着热茶,望着庭院里挂不住树叶而显得光秃秃的树梢目光却在下一瞬游离,显然她也是顺着卢氏的话想到了远在边境的百里漾。边境那里只会更冷,也不知道那人是否做好了保暖,有没有生病。

    分离快两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