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00-110(第11/20页)
百里漾不急着走也是想看看远宁城的城门哨防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盘剥入城之人的劣迹。等了将近一刻钟,后来的商队在经过一通身份核验以及交纳了入城费之后被顺利放行了,也没有出现因为入城费而与城门守卫起争执的问题。
百里漾初初还觉得欣慰,可转念一想眼前的和谐景象兴许是个例,能到这里来做生意的商队必然少不了钱财,或许是默认里面的一套规则,又或许是因为江都王巡视边境的消息已经散播开来,他尚在此处故而收敛导致。不能以一概全,随意下判断。
入了城之后就不好骑马了。别看远宁城比不上内陆的城池宽大,街道也窄小,可热闹程度却是不怎么逊色的。城里满打满算拢共就五条街,不仅住人还做生意,吃食、衣物、客店……甚至有的是人在街边寻一块空地往地上铺一块厚实一点的步、摆上东西就开始叫卖起来了。
各色的声音齐齐涌入了耳朵里,一时之间既热闹又嘈杂。
任意一个小地摊上,摆卖什么东西的都有,百里漾一路看过去就见到了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有兵器、女子的饰物、绣花针、各种石头……甚至还有卖假发的,感觉是摊主把所有的有一丝丝可能卖出去的东西都摆出来了。摆地摊的人也什么人都有,甚至百里漾还见到一些看着就是永定大营的士兵,路上遇到的也不少。
傅殷见状解释道:“永定大营的士卒一月或两月会有一两日的休沐,他们在军营之中待的久了就会跑到这远宁城中来打打牙祭、洗澡沐浴或是淘换些东西回去。一些将士会将从战场上获得的战利品拿来售卖,但是这类人比较少。”
此处的战利品只能是与离渊交战缴获离渊人的物品所得。但在今年六七月之前离渊虽然偶有来犯可基本都是小规模的骑兵过来扫荡一波,哪怕是交战了永定大营出动的也只是小部分人马,最后即便能收缴到战利品也只是小部分,能拿出来卖的就更少了。
傅殷:“城里的商队也会收一些东西,但是给的价钱会低不少。有些人嫌麻烦会直接卖了,有些人则选择自己出售。”而这出售方式显然就是摆地摊。
“你来这远宁城才几趟,竟知道的这么多了。”百里漾是知道傅殷最近几频繁往远宁城跑的,而这也是在他将探查伤兵营的事情交给傅殷之后才有的。他今日来远宁城除了是想来看看,也是因为傅殷向他禀报说查到了一些眉目,线索就在这远宁城之中。
“不瞒您说,我也是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钱才与这城里的一些人混熟的,成了熟客,他们便会热情许多。”傅殷有点心疼他的荷包,本来就不厚的荷包都快干瘪了。
抵达永定大营的那日夜晚傅殷就直觉伤兵营里的那些伤兵明摆着有事,他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正打算寻机会向大王禀报就被委派了任务,让他暗中调查伤兵营的事情。他知道这事不能声张,也怕打草惊蛇,便找寻机会再去伤兵营。可永定大营的某些人实在防备得紧,但凡他表现出一丁点的苗头就会有目光紧紧注视着他,明里暗里都有。
从第一次开始傅殷就知道自己不能再有所动作了,之后他对伤兵营再无关注,权当那一次只是意外,时间久了才让那些眼睛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在永定大营里时不可能有进展了,那他便等,等到伤兵们离开军营返回原籍。
按照军规,因伤势过重而不能满足作战要求的士兵在伤势养好之后是要返乡的,而这些人返乡的第一站则是远宁城。虽然律法规定了伤兵们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回到原籍,但考虑到路途的远近以及他们的身体因素,给予他们的时间是很充裕的,从而使得一些伤兵选择在远宁城停留一些时日再离开。可无论如何,他们都是要经过远宁城的。
这远宁城便是傅殷的机会。他一新面孔最好伪装的身份是新来的商人,想从远宁城淘换一些边关特产之物回去卖,这段时日就在城里转来转去,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钻,打探消息,以及找机会接触那些要返乡的伤兵们。
当然,为了使自己的身份更加真实,傅殷真的花钱买了不少远宁城特产之物,若非他确实有点钱,否则还真装不像。幸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以及他干瘪的荷包,还真叫他与一群要返乡的伤兵接触上了。
傅殷又道:“那群伤兵有十来人,好些乡籍是同一个县或是邻近的县,又彼此在军营中认识,于是就想着结伴回去,好有一个照应。但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不便,于是先在远宁城落脚,寻找合适的商队,付一笔钱,随着商队一道回去,然后他们便找到了我。”
他选择伪装成新入城的商人也不是随机选的,就连商队行径的路线也是经过了一番查探后才精心设计出来的,为的就是能够吸引到这群要返乡的伤兵。
“按照规定,伤兵返回原籍不是有专人护送么,怎么寻上了商队?”百里漾不解道。他记得没错的话,伤兵退役后要强制返回原籍,但考虑到他们许多人因伤致残而行动不便是由军营或者官府安排人护送回去的。可眼下这群联系到傅殷的伤兵们显然是要跟着商队一起走的。
“禀大王,确是有这么一条规矩。”傅殷解释道,“但此项并非强制要求,也不是所有的伤兵都愿意由军营或官府派人送回原乡籍的。这些不由军营官府派人护送的伤兵会每人得到一笔路费,他们若是省着点用,回到家乡后还能用剩下来的钱补贴不少家用。而选择跟着商队回去是为了安全。能够来到远宁城的商队至少是经过官府查过的,一路上走的又是官道,他们也不会担心有人来劫。”
这个世道任何时候都不会缺见财起意从而杀人劫财的事情。这群伤兵本来就是因伤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身上有各自都有一笔钱财,免不了会有强人盯上他们要劫夺钱财。而按照大衍律法,劫夺伤兵钱财是要处斩的,因此,一旦有人敢这么做了,往往是要杀人灭口的,防止有活口后面把他们认出来招来官府的通缉。这里面潜在的风险太大了,伤兵们不可能不害怕,所以要想方设法保住自己、保住钱财。
至于为什么不愿意让军营或者官府派人将他们护送回原籍,一方面是伤兵们想要得到那笔遣返的路费,而另一方面则是伤兵们也不太相信那些护送他们回去的士兵或者官兵。遇到强横心黑的,这一路上干什么都是对方说了算,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勒索钱财,除了身上没有戴枷锁,比流放的犯人好不到哪里去。没得等回到家了,钱财不剩多少,反而受了一路的气和罪。而这种情况对于那些伤残眼中的伤兵来说还不如死了,回家还要拖累家人。
这些内情傅殷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有些事情没有必要完全说明白,点到为止就差不多了。他不确定说多了上位者会不会因此厌烦,这样对他并没有什么益处。
百里漾猜想其中必然有内情,伤兵们找商队一路回原籍也必然有他们这么做的考虑,傅殷没有说的那部分他也想到了,心中不免沉重。这个时代并不美好,它高度讲究等级秩序,这对于底层的百姓而言并不友好,他们大多数都是受压迫的对象。
伤兵们选择跟随商队回乡算起来也是无奈之举,他们的顾虑太多,而引发这些顾虑的事情也必然是曾经发生过且不会彻底消失的。于他们而言,跟随商队回乡就完全的安全无虞么?自然不是,商队也有黑心的,商队对于伤兵们也是强势的存在,过往也不是没有过杀人劫财的商队。这些都是风险。诸多考虑后,伤兵们只是选择了一种风险相对没有那么大的路。
这种情况是必然存在的,即便是百里漾如今知晓了这个情况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