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90-100(第13/17页)
饼简直是人间美味。
崔栋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观察百里漾的神情,看他的一点面部小动作就知道他是喜欢吃的,眉头得意地扬起来,“怎样?我拿来的东西焉能不好吃。这是傅殷从家中带来的。”
“傅殷?”百里漾听到这个名字略有意外,但这不代表他对这个人彻底没了印象。
几个月前褚之彦之子褚宗铉搞出来的易田事件,让这人凸显了出来,因为他是范国相引荐的人,加上表现确实突出,百里漾当时还赏赐了傅殷二十金。百里漾记得易田之事后,傅殷被调去了管刑狱的衙署,也算是升官了。之后傅殷如何百里漾就没有多少关注了,不过这次巡视边境,傅殷能够被选出来随行,也足以证明了他的优秀。
“听说是傅殷母亲知道他要外出办差,连夜烙了让他在路上吃的。”崔栋说道,三两下他就将一整张炊饼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地把目光转向了百里漾手中的,那眼神就很想吃。
“……”百里漾无语至极,伸脚踹了崔栋一脚,骂道,“你还能不能要点脸了,人家母亲担心儿子路上吃不好才连夜赶着做的炊饼,你倒好直接抢了两张过来。”
崔栋过去说要吃谁手上的干粮,谁还能不给么。去时路上的行程也不过两三日,即便按照一日三餐来计算,傅殷母亲给傅殷烙的炊饼数量是算好的,顶多也就十张,这货直接就拿了人家两张过来。
“诶诶诶,怎么能说是去抢呢?”崔栋挨了百里漾不轻不重的一脚不干了,为自己辩解,“我是很友好且和善地过去询问,再说了,我也没有吃独食,你这不也吃上了。”
也就是说,真要是说“抢”,崔栋是亲自过去“抢”,得到手的东西也分给了百里漾一份,等于说百里漾是“共犯”。这是把百里漾拉下水了啊。要么百里漾改说法,要么他就要承认自己是“共犯”。
百里漾无力了,真心觉得崔栋这几年跟着一道来江都属实是放飞自我了。没有了舅父舅母的管束,可把这家伙给浪的,这货要是去混纨绔子弟的圈子,一定是当大哥大的那个,混出湛京小霸王或者是江都小霸王的名头绝对是手拿把掐的。
懒得理崔栋,百里漾专心吃着自己手里的炊饼,心里倒是将傅殷这个名字再次记住了。
这边是百里漾与崔栋插科打诨的笑骂声,其余人偶尔看着也没有什么人敢过去,但内心却是无比渴望的。这很正常,那边的两位一个是江都王,一个是崔都尉,谁人不想在他们面前露脸呢?可没有人敢无故或未经传召过去,那是逾矩冒犯,是要被军法处置的,少说挨三十军棍。
由是如此,此刻围在傅殷身边的人皆对他羡慕不已。方才他们可都看见了,崔都尉跑来问傅殷要炊饼,直接拿了两张,其中一张可是给了大王。大王少不了要问炊饼的来处,这不就让傅殷在大王面前露脸了么。哪怕没有叫人过去,名字肯定记下了。
一张炊饼而已,一些人何止是羡慕,简直都要嫉妒了。
羡慕的人有,但好奇的也有,纯粹是好奇傅殷母亲给他做的炊饼有多好吃,连崔都尉都闻着味过来拿走了两张。他们闻着也香,连手上的干粮都食之无味了,但看着没剩几张了,不好意思问傅殷要,不过夸了两句“伯母的手艺真好”。
扼腕叹息,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招,怪不得人说这读书人的脑子就是好使。
傅殷边笑着应付这些人,目光投向了远处江都王的所在,垂眸看到自己手中的炊饼,心中感叹是阿娘给他带来的好运。他也没有想到崔都尉会过来问他要炊饼,但这对他无疑是一件好事,使得他又一次间接在大王面前露脸。
在江都,要想往上走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一个人——江都王。一个江都官员若是能够得到江都王的赏识,那么他的仕途不敢说绝对一路顺畅,也不会出头无望。尤其是像他这样无出身无背景、从底层出来的人,若想出头只会别的人要难上十倍甚至百倍。
而让江都王记住他的名字仅仅只是打开了一个好的局面,接下来他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前褚氏子的易田事件还不足够,他需要更进一步地证明自己。
暂做休息之后,百里漾等人重新赶路,在次日黄昏时抵达了赤岭郡下辖的永定县。这里即是江都的最北处,再往北过去就是离渊。大衍在此处驻有重兵,以定襄将军为首,以抵御离渊的进犯。
江都王要来此地巡视,事先永定大营已收到了消息。以定襄将军褚之邑为首,在大营之外恭迎百里漾等人。那象征着王驾的旗帜伴随着滚滚烟尘和阵阵马蹄声出现,这些人皆精神一震,再次向前一段距离迎接,在为首之人勒马前半跪行礼道:“末将等恭迎大王。”
百里漾勒马,居高临下看着这群军将,目光在定襄将军褚之邑身上停留了几息后,说道:“诸位将军免礼。”
这些人起身之后,百里漾与崔栋等人也下马,一群人簇拥着百里漾进入永定大营。褚之邑表示大王一路过来辛苦,已将主帐腾出,请大王前往安置休息。百里漾拒绝了,说主帐乃一营之要,如今时局敏感,不好随意变动,给他另设营帐便是。褚之邑目光微闪,面上即可应了,当即令人去准备,请百里漾去主帐休息等候。
百里漾则道:“此前离渊来犯,仰赖我军将士奋勇杀敌,卫我边境,才得以使离渊退走,亦有不少将士伤亡。他们为大衍流血献身,如今何处,本王理当探望。”
永定大营的军将们闻言相互对视一眼,随后齐齐称赞百里漾仁义,爱恤士卒。这样的事情,没有人也没有任何理由能够拦着不让百里漾去。于是褚之邑走在前,领着百里漾等人往伤兵营去了。
伤兵营不算很大,伤兵的人数并不算特别多。此前的战事虽是离渊突袭,但永定大营这边在一开始的慌乱过后在将领的带领之下迅速组织兵力进行有效对抗,将离渊骑兵打跑,故而伤亡并不算严重。呈报给百里漾的军报上显示的数字是,轻伤一千二百余,重伤六百余,阵亡四百余,前后加起来两千余人。
这军报上的轻伤指的是战后经过治疗依旧能够上战场杀敌的,重伤则是指因伤致残或脏器等重大损伤不能再上战场的,而阵亡的则是彻底没了性命。阵亡加上重伤不能再上战场的总共千余人,这些构成了离渊来犯致使永定大营直接损失的兵力。
如今还在伤兵营之中的则是那些在战役中身负重伤的将士们。他们侥幸从鬼门关中逃得一条性命,但大多数人都留下了不可逆的终身损伤,日后即便是卸甲归田了,基本上对家庭劳作也不会有什么大的贡献,甚至很有可能成为家人的负累。这些士卒绝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出身,重伤从战场上撤下来之后一直在伤兵营中养伤,想到未来要面对的惨淡人生,他们的心情一直很沉重,面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愁云满布,提不起一丝笑容。
他们这副样子是打不了仗的,军营也不会这样一直养着他们,等他们的养伤好了,必然是要按照规矩遣返回原籍的。如今他们唯一能够想的事就是希望朝廷派发给他们的遣归银能够高一些,最好能够赐予几亩良田,这样即便回去了后半生也能有一点依靠。
“都好几月了,究竟要怎么安置我们,一直没个说法。”
伤兵营之中,类似这样的话题一直有人提起,但此前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时间越久,让他们心中越发的没底以及忐忑不安。他们都已经这样了,后半生大抵是没了指望,如今就等着派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