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诸侯王之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30-40(第3/13页)

看去实在拿不定主意,正巧你阿姐过来,我便让她跟着一块参详参详。”皇后笑得满脸慈爱,百里漾这才她手边此刻正搁着一本红色的册子。

    这“合适的日子”很明显指的就是百里漾的婚期。

    百里漾感觉耳根升腾的热意很快就要冲上头脑了,他勉力保持了镇定,问道:“那阿娘可有看中的日子?”

    没等皇后回答,百里澄上前拿了那吉日册子,夹在纤长如玉莹润的指间,眼眸中含着笑,问百里漾,“我与阿娘实在是拿不定主意。正好五郎你来,瞧瞧哪个日子更好些,好将新妇娶回家去。”

    这话说的,百里漾顶不住直接红了脸,慌忙又结巴道:“此事、此事还是由阿爹与阿娘定夺好了,儿、儿听命就是。”在这个时代,婚姻大事大多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期的定下也包括在其中,他等着通知便是。长姐来这么一句,不过是起了恶趣味想逗他一下。

    皇后也发现长女在逗幼子玩,无奈这么些年长女喜欢逗弄下面弟弟妹妹的恶趣味还没有扔掉。可她虽是摇头却也忍不住失笑,及时出言拯救了百里漾,顺便也给他一点心理准备,“我与你阿爹觉得七月十二与八月初六两个吉日都不错,只是还定不下来。”

    七月十二与八月初六,这两个日子之中择一么?

    百里漾目光不由一闪,他大概知道为什么定不下来了,这两个吉日相差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若无意外,他是要在湛京成婚之后再携新妇一道返回江都的。他那些兄弟们本身对他要留在湛京成亲后再回江都就很不情愿,一旦他成婚完就意味着他会更晚会封底,这无疑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其实这两个吉日都好,并不存在哪一个更好问题致使难选。真正难以抉择的原因是在这里,也是皇帝的顾虑。皇后自然是希望小儿子能够在湛京留的时间长一些,但这件事情真正做下决定的还是皇帝。将吉日册子送到皇后这里来是皇帝对于皇后的敬重,皇后心中也是有数的。

    “这件事情就由你阿爹操心去了。”皇后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谈,在两个儿女面前这么说也是告诉他们自己将选择权交给了皇帝,她看向百里漾,叮嘱道:“不管婚期定在七月还是八月,总归是不远了,该准备的就要准备起来了。”

    历来皇室子弟或是宗室人员成婚都是有规例的,向来是由??等负责统筹的,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成亲的当事人去做什么,但也不是完全就置身事外的。皇后在这里特意嘱咐百里漾“要准备起来”,那有些事情就是必须要他亲自去做。

    百里漾有些赧然,其实他并不知道要做什么,天家的婚仪向来繁复,而他以往也只以看客的身份参加过太子长兄与定安王的婚礼,对与新郎官在婚前需要做什么,他还真不知道。但他不想在这里询问皇后与百里澄,心中暗暗决定在之后去问问负责婚事筹备的官员。

    他没打算问,殊不知百里澄在旁定定看了他几息,忽开口道:“近来京中天气愈发燥热,向来在然溪山附近是见不着大雁了,你可能需要往东边去远一些。”

    大雁?

    百里漾神情微愣,随机反应过来,如今婚嫁之事多遵从六礼,其中下聘一项中就要有聘雁。但大雁难得,尤其是活雁,寻常人家想要得到一对活雁更难,就有了折中的法子——用木雁。皇家下聘自然不可能用木雁,活雁是必然会有的,但若是那一对活雁是新郎官自己亲手所猎,无疑会更好。

    第33章 猎雁

    “多谢阿姐提点, 过一两日我便往东边去猎雁。”百里漾心中有了定计,朝百里澄谢道。

    “你有心便好,但切记诸事小心, 多带些人手随从护卫。”皇后觉得小儿子日渐开窍,心中宽慰,又嘱咐百里漾要注意安全。

    百里漾刚应下,挨在他身边的阿荧忽然嫩声问道:“五叔是要出城去狩猎么?”

    “是的呢。”不待百里漾回答,皇后笑吟吟地开口, 顺便招手让阿荧过来, 揽到怀里亲亲小孙女光滑白嫩的小脸蛋, 为她解答,“你五叔要猎一双活雁回来去往你未来的五婶家下聘, 这样以后我们阿荧就会有五婶了。也许用不了多久,阿荧就会有弟弟或妹妹一道玩耍了。”

    这话一下子就跨越到要生孩子了, 百里漾低着头没接这话。

    阿荧年纪尚小不懂这些,她只听懂了一件事情, 仰头看着皇后, 满眼充盈着渴望, “阿荧也想去骑马狩猎。”

    闻言,皇后轻抚小孙女身子的手微顿,她看着阿荧稚嫩小脸上的向往与希冀,想起这孩子长到现在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出过一趟皇宫,而阿荧分明是想去的,只是年纪还是小了些。

    百里澄看出皇后的为难与顾虑,不甚在意说道:“此事还不简单,届时我带着阿荧与五郎一道同去就是,阿兄与阿嫂那边我去说。”

    长女大多数时候都很有自己的注意, 亦十分可靠,由她带着阿荧,皇后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便笑着允了。倒是百里漾,他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阿姐与小侄女就要与他一同出城去猎雁了。不过看着阿荧欢喜的模样,他也跟着笑起来。

    入夜之后,东宫,太子居住的主殿还亮着。夜里的风甚是凉爽,书房四周开了几扇小窗。

    太子披着一件缎面外袍正在翻看一些臣子的奏事。不知过了多久,外边传来问安太子妃的声音。太子抬头望去,正好瞧见太子梁氏手端着一碗热汤药进来。

    见状太子不由微微皱眉,“此事由下边人去做便好,仔细烫了手。”

    太子妃则不以为意,面上容色依旧浅淡,但也隐含着几分关切,“顺手之事,太子此时合该服药,误了时辰影响了药效。”

    太子忽然有些不敢看太子妃错开她的目光,转头瞪了一眼旁边得候的近侍,必然是他向太子妃泄的密,让太子妃知道自己时常过了时辰才喝汤药。

    近待缩了缩身子,企图当作自己不存在。无法,有太子妃在眼前亲自督促,太子也不好说什么,搁了手里的奏事贴,看药温差不多时喝了药,一入嘴,整个口腔里瞬间就弥漫开一股熟悉又难言的苦涩滋味,连舌根都苦得有些发麻。

    近侍眼疾手快熟练地递上一颗红糖给太子压压苦味。好一会儿,太子苦到发麻的舌根觉得好些了。他不想与太子妃面时面时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而他们之间绝对不会出错的话题就是他们的女儿,所以他开口问道:“阿荧睡下了?”

    “刚睡下,知道后日可以同长公主和五王往城外东郊狩猎,回来之后就没有闲过,一会儿令人将她的骑装拿来试穿,一会儿要试试她的弓。若不是我按着,她还要在夜跑到马厩去看看她的小马驹。折腾好一阵,沐浴之后沾上床榻便睡着了。”只有说起女儿时太子妃面上的那一层淡漠才会消融些许,透着母亲的柔软与慈爱。

    太子不经意间看着入了迷,忽然见太子妃微转眸错开他的视线,他有些尴尬,心中却是止不住的失落。他随即轻咳了两声,笑容里满是对女儿的宠溺,“也好,她自小就在宫里跑,哪个地方她没去过。皇宫虽大,也大不过外面的世界,该让她出去看看的。有阿澄和五郎看着,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他说着话,却没有发现太子妃眼眸中一闪而逝的怨憎。女儿的话题说完,太子觉得嘴里发干,忽然又不知要说什么些好了。

    “太子服了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