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85-90(第3/14页)
老家时,他的愤怒。
那种愤怒燃烧着他,直到他和自家大儿子去了孟家屯,看着本该前途无量的宋芬芳村妇一样打扮,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催促孟百川快些生活做饭。
她奶孩子饿的厉害。
宋父至今都不敢回想那一幕,他那自小聪慧,被娇生惯养,还有着洁癖的女儿。
那个时候蓬头垢面,身上穿着一件过于宽大的短衬,衣服前面被印湿了一大块,那是渗透出来的奶渍,都快干涸了。
但是她没空管。
只是卷着衣服抱着孩子,催促在院子里面单独开火的孟百川,而她的身后还是婆婆在谩骂。
说她娇生惯养,哪个奶孩子的女人不是这样过的?就她一天要吃四顿饭还嫌饿,她是饿死鬼投胎啊。
他的女儿他们自己都从未这般谩骂过一句,她只要愿意吃,他和爱人从来都不会多说一句话的。
更别说,此时他的女儿还刚生完孩子在哺乳期,却被人这样对待。
宋父当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他又恨又怨又心疼心酸。
最后,他是怎么做的?
和宋站一起带着人把宋芬芳给绑走了,宋芬芳不愿意走,更舍不得放弃孩子。
但是宋父却不肯,强行让人把宋芬芳给绑上了车子。
至于孟百川抱着孩子要追上来,却被宋父给制止了,他只是平静地站在那,眼眶发红,语气克制,“孟百川,你曾经说你会给我女儿幸福。”
“这就是你给她的幸福,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她奶孩子期间多吃一顿饭,都要被你妈追着骂三里地?”
“孟百川,你这真是给我女儿幸福吗?”
“而不是想要毁掉她原本的生活吗?然后拖着她一起配着你下地狱,去过最差,最苦的生活?”
宋父至今都记得当时孟百川,面如死灰的样子。
而他却不光如此,“孩子你可以给我,我们宋家养得起这个孩子。”
他伸手去要,但是孟百川却没给,他也记得他当时的话,喉咙泣血,“宋叔叔,莺莺是我这辈子唯一的牵挂了。”
“您可以把芬芳带走,但是求您把孩子给我留下。”
他和宋芬芳之间本就是一场机缘巧合,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他都当做最后一天来对待。
一个是天之骄女,一个是退伍残兵,两人本来就不是一条线上的人。
宋父没要到孩子,他低头看了一眼那孩子,长得很不错,不过但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孟百川,他也一起跟着厌恶了起来。
孟百川要孩子,他没有任何犹豫,便把孩子给了孟百川。
他的女儿有大好前途,本就走错了路,不能因为一个孩子再次走错路。
想到当年,宋父眼眶隐隐发红,他冲着爱人说,“佩环,就算是在来一次,我还是会这样做。”
“芬芳的未来被孟百川毁了一次,不能被孩子毁了第二次。”
宋老太太听到这话,她浑身一震,“冤孽,冤孽!”
她收拾东西的手,再次无力的垂落下去。
她想去看孟莺莺,但是却不敢去看了,当年那个襁褓里面的孩子长大了。
宋芬芳有错,孟百川有错,同样的宋家人都有错。
唯独,那个孩子是无辜的啊。
湘一医院。
赵月如在这里已经住院十三天了,她的症状也跟着慢慢好了起来。
宁大夫过来查房,顺势给赵月如再次检查了下,把了脉搏,又看了看肚子,“不错,目前胎坐稳了,可以出院了。”
“但是回去后记得,不能让孕妇提重东西,也不能让孕妇出力气,有条件的话尽量让她多卧床。”
周劲松斟酌了下,他问,“宁大夫,我爱人这种情况还适合跟着我,一起回哈市驻队随军吗??”
宁大夫,“从我们这里去哈市有多远?”
“三天的火车。”周劲松补充了一句,“如果是卧铺呢?不是硬座,她上车后就直接躺着,然后等了下车后驻队的车子来接。”
宁大夫想了想,“原则上这是没问题,她如今的胎像还行,四个半月了马上就到五个月了,如果你们要随军,就趁着这个阶段去,等到七个月以后,我就不建议你们在外出了。”
显然宁大夫很是负责,他把方方面面都给想到了。
周劲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和宁大夫道谢,等宁大夫离开后。
周劲松便去和赵月如商量,“月如,驻队离医院近,就十分钟的路程,我们提前去驻队可好?”
孟家屯离湘一医院足足三十里路,不管是骑自行车还是坐拖拉机,都需要很长时间。
这对于肚子大了随时可能生产的赵月如来说,很是不安全。
赵月如还有些犹豫,“我要和莺莺先说一声,免得她回来找不到我。”
周劲松虽然皱眉,但还是选择尊重赵月如的想法。
“她驻队的电话信封上有。”赵月如说,“你帮我把行李里面的信奉取出来。”
周劲松嗯了一声,去行李里面找信封,他没细看便递给了赵月如。
赵月如没接住,信封掉在了地上,周劲松去捡,这一捡就看到了地址。
周劲松一顿,“黑省哈市驻队?”
赵月如嗯了一声,接过信封这才说道,“莺莺的娃娃亲对象就是哈市驻队的,她进的文工团也是哈市驻队的。”
周劲松突然说,“我也是哈市驻队的——”
第87章 莺莺,我来了
这话一落, 赵月如猛地抬头看过来,“你说什么?”
“我说,我也是哈市驻队的。”
这是周劲松第一次和赵月如, 提起过去驻队的事情。自从他眼瞎了以后,便会很少提起驻队了。
那是他曾经光明时所经历的, 而今成了瞎子,驻队都成了他遥不可及的地方。
赵月如喃喃,“你竟然是哈市驻队的,可是莺莺给我寄了这么多次信,你怎么不说啊。”
周劲松无奈, “月如,以前是有信封,但是我眼睛还看不见,你也没给我读过这个寄信的地址啊。”
所以,他就算是想知道也难啊。
赵月如, “……”
这才反应过来,是啊, 她每次拿到信封从来都没跟周劲松, 提起过寄信地址。
当然,也不会往这么去提啊, 每次提的都是钱和票, 以及莺莺在信封里面写的内容。
谁想得起来去提地址啊。
想清楚这一切后, 赵月如抓着周劲松的手, “周劲松,我要去随军。”
“现在立刻马上,我就要去哈市驻队。”
原先还百般犹豫的赵月如,如今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催的周劲松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