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79章 七零锦鲤踏脚石26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79章 七零锦鲤踏脚石26(第2/3页)



    看着眼前眼神一如既往坚定,并未被阿美莉卡的繁荣富裕动摇半点的林知言,老校长不由有些感动。

    用力拍了拍林知言的肩膀,告知他接下来要去的工作单位,就是他自小长大的首都医药研究所,老校长又拉着他说了半天话,这才心满意足的放人。

    对学校给自己分配的单位是首都医药研究所,林知言早有准备。

    因为早在他回国那天,单位的老领导见着他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跟他说了。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思,老领导早早就跟医科大学的校长打了招呼,准备把他要过来。

    在搞医药研究方面,首都医药研究所的条件跟国外比或许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在国内来说,不管是能划拨到的资源还是各种实验设备,都是最好的。

    再加上林知言跟研究所里的众人相熟,大家彼此了解,在药物研究实验的配合上肯定不会存在问题。

    让林知言加入首都医药研究所,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对于这个安排,林知言自然也是满意的。

    他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已经有了灵感的研究项目要搞,能有个更顺心的研究环境当然最重要。

    去了别的地方工作,他还要费心的搞好人际关系,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不过想到马上就是八二年了,林知言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

    在原世界里,正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国内那些没有注册过专利的中草药药方,纷纷被岛国还有棒国抢注了专利。

    林知言将原本要着手研究的项目搁置到一旁,决定先把这事儿给解决了再说。

    这个衍生世界跟原世界的发展脉络几乎是一模一样,难保岛国和棒国不会再次抢注药方的专利。

    既然如此,他们必须要提前防上一手。

    现在国人的专利意识还十分淡薄,根本想不到国际上专利的重要性。

    如果不能早早将药方的专利注册下来,今后怕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那些药方,自家想要使用的时候,反倒要付给小偷们专利费了。

    想到原世界发生的那些糟心事,林知言就气愤不已。

    其实也怪不了别的,主要还是怪咱们自己,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重视。

    因为前些年的运动,好些出色的老中医都被当成四旧打倒。

    哪怕是运动结束,国内依旧是西医当道,对中医药的轻忽没能得到扭转。

    在国内对中医药产生质疑和不信任的时候,国外,尤其是岛国,对于中药的药效经过多年的临床,已经慢慢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在林知言当交换生的这两年里,他发现包括阿美莉卡的一些医学家们,对中药的药效都进行过不少研究。

    为什么那些外国的医学家会对研究中医药产生兴趣,原因就是一些西药没办法解决的疾病,中药却有着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

    在国外对中药越来越感兴趣的时候,国内却反其道而行。

    以至于轻忽了中药配方的重要性,被外国窃取抢注了专利。

    想到原世界的岛国,根据国内流传下来的古医书上的配方,申请注册了诸多汉方专利。

    后来更是一举占领了世界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中药市场,年销量高达几十亿美元,这如何不让人痛心疾首。

    林知言只要一想到这个,就郁闷的不行。

    原世界他是管不了的,但在这个小说衍生世界,他必须要想法子促成国内对诸多药方的专利注册。

    当然了,这个事儿现在人小力微的他一个人是办不成的。

    林知言当即就去找了研究所的老领导还有医科大学的校长,向这二人寻求帮助。

    这两位在国内的医药学界,可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佬级人物。

    只要能说服他们,再由他们二位出面说服政府的医药卫生部门,让相关部门提升对中草药药方的重视,事情就解决了大半。

    说到中医药,医药研究所的老领导就不免想起了当初被打倒下放,根本没等到平反就早早去世的老荣。

    老荣全名荣时珍,祖上据说是御医世家,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因为是医药传家,就连老荣的祖父在他出生后给他取的名字,都是按照历史上那位著名的医药学家的名字而取。

    当初前朝末年,宫廷的管理十分混乱,老荣祖父所在的太医院,情况同样如此。

    老荣的祖父人老成精,察觉到朝廷气数将尽,早早就开始誊抄太医院的各种古医书和配方。

    等到顺利从太医院全身而退,传到老荣手中的各种宫廷配方乃至民间配方,已经有了厚厚一沓。

    后来国家新建,国内的医疗卫生条件极差,有着家国情怀的老荣便主动将药方上交。

    本来这些药方就不独属于荣家,而是历代医药学家们的心血结晶。

    他祖父当年誊抄配方和医书,主要是为了避免这些宝贝在战乱中被破坏或遗失。

    在将东西传给他的时候,并没有要求他不得外传。

    因为上交了这些配方的功劳,再加上老荣的中医学识确实渊博,便加入了首都医药研究所。

    跟他们一起研究,要如何调整适当的比例,才能将那些配方上的药材,做成更容易普及的中成药。

    本来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谁知碰上了那场运动。

    随着破四旧的范围波及的越来越广,连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药都席卷其中。

    老荣哪怕有上交药方的功劳,依旧无法独善其身。

    老领导当时也是自身难保,最后只在老荣的再三恳求下,竭力保住了差点被革委和红小兵们撕掉烧毁的医书和配方,却没能保住老荣。

    本就被红小兵们揪斗打伤的老荣,根本来不及养好伤,就匆匆被下放到了异常艰苦偏僻的穷乡僻壤。

    每天要做最艰苦的劳动,压根吃不饱不说,还要时不时的被拉出来批判揪斗。

    精神和身体上都备受折磨的老荣,没能撑多久,人就没了。

    听着老领导的唏嘘,林知言怔了怔。

    这才想起对方口中的老荣,就是小时候教导过原主一段时间中医的那位。

    这位可以说是原主的半个老师。

    只可惜那时候原主的父母,因为有亲戚在国外,自己也是留学归来的,都在接受组织的审查,根本无力顾及老荣。

    原主当时又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即便想帮助对方,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荣被带走下放。

    之后没两年,就是他们家也出了事,父母下放,原主也去当了知青。

    老领导还以为林知言提出要重视中医药配方,是想起了老荣的缘故,二话不说就点了头。

    答应会帮他去说服上头的相关部门。

    随后还带着林知言去了医药研究所的小库房,将当初替老荣保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