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太子妃是白月光》 2、第 2 章(第2/3页)
“儿子知道。”姬淙的语气非常笃定,“淮左小郡王他人其实早已到了扬州,长史大人还不知道吧。”
姬仝仁眼里布满了震惊。若儿子所言是真,那神通广大的薛长史,的确,不知道这件事情。
“接着说。”
“淮左小郡王前些日子隐着身份跟儿子斗过蛐蛐儿,但他的兴趣不在斗蛐蛐儿上,他只是拿这个行为掩饰自己。”
淮左小郡王何许人也?郑王最疼爱的幼子。
郑王又是何许人也,当今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皇帝的兄弟里唯一封王的。
先帝一共有四个儿子:登基做皇帝的是秦王褚厉,太子韩王争位失败,均不得善终,只有无争无求的郑王平安无事。
秦王登基后,给郑王无法承袭王位的幼子封了郡王爵位。按大越祖制,太子的儿子封郡王是顺理成章的事,诸王深得帝恩者,其无法袭爵的子嗣才会被封为郡王。
扬州乃大越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皇帝命远在南诏封地的郑王遥领扬州大都督,封他的幼子褚矜为淮左郡王。尽管只是一个名头,扬州大都督府的实权都在长史手里,但名头上,大都督到底还是压着长史。
一个月前,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薛让得知朝廷要派巡按使来扬州。在以前,来地方监督巡视的巡按使一般都是御史台的人。眼下,姬仝仁的大哥姬仝辅正在长安担任御史大夫,薛长史因此让姬仝仁去向他大哥打听些消息。
然而,大哥的秉性姬仝仁最是清楚,铁面无私,定然是一点风声都不肯走漏的。薛长史因此很不满意,还当着他的面阴阳怪气:“姬大人刚直不阿,难怪得陛下器重,器重到这次来扬州的巡按使都不从御史台抽人了。”姬仝仁无言以对,只好陪笑。原来薛长史不知道已经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说淮左小郡王要来扬州,很可能就是朝廷派来的巡按使。
淮左小郡王褚矜只有十八岁,薛长史料想是很好打发的,派人暗中打听他的爱好。然而,探子回报薛长史的话是,这位贵主儿喜欢美女,身边美女如云。除此之外,人如其名,矜贵得很,一天能更换三套衣裳,照十次镜子。爱好就是更衣和照镜子。
录事算是长史的亲吏,薛长史听罢哈哈一笑,当着姬仝仁的面,毫不避讳地说:“不过一爱美的毛头小儿,不足为惧。”
若儿子所言不虚,那这位年纪轻轻的淮左郡王就不容小视。姬仝仁忙又追问:“你如何确定与你斗蛐蛐儿那人就是淮左小郡王?”
“儿子从前见……见过他。”姬淙的回答竟结巴了起来。姬仝仁一听不大对劲儿,逼问:“小郡王从前人不是在长安,就是在南诏,你怎么可能见过他?莫要胡说。”
“儿子没有胡说,他眉心有一颗痣,三四年前他来过观音山。儿子前些日子跟他斗蛐蛐儿,凭着那颗眉心痣,一眼就认出了他。爹若是不信,渺渺妹妹也可以做证。四年前的那一天,渺渺妹妹也在观音山。”
“渺渺也见到了淮左小郡王?”
姬淙点头:“前些日子,小郡王拿了一只极是厉害的蛐蛐儿与人斗,没有人斗得过,有人愿意出五百两买他的蛐蛐儿他都不卖,说除非是拿观音山禅寺“济尘”大师的字画与他换。旁人都不晓得,只有我知道,观音山里哪有这一号人,济尘不是旁人,正是渺渺妹妹。”
“什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谁让渺渺不肯帮自己呢,反正自己也没有把柄在她手里了。姬淙咬牙详细说了当年的经过。
那时渺渺正跟随静悟高僧学习字画,不得不承认她天赋异禀,又或许是承了伯父和她亲娘的才华,写得一手堪称大家的行草,简直羞煞了他这个堂兄,比她多读六年的书,字还写得像蜈蚣爬的似的。更可气的是,渺渺在绘画方面也是天赋异禀,每出新作,必把静悟高僧的眼珠子看得要掉出来。
观音山禅寺转轮王殿内,至今挂着几幅渺渺作的字画,落款均是“济尘”。香客们都以为“济尘”是寺内的大师呢。那位淮左小郡王也是一样。
那一年,他们堂兄妹躲在观音山的灌木后面,不小心偷听了这位淮左小郡王和随从讨论转轮王殿内的字画。随从一口一个郡王,最后问他何时动身赶往南诏。小郡王朝他们在的方向转过了脸,一颗痣,正长在他眉心。
虽然只是透过灌木偷窥了那一回,却给姬淙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这么说来,淮左小郡王对渺渺的字画十分欣赏。找到了淮左小郡王的喜好,姬仝仁心中喜不自胜。同时又不解,渺渺拜师静悟学习字画的事情,他的老母亲为何要瞒着姬家众人?还有他的好儿子,早就知道,也一起瞒着。
老人家信佛,带着年幼丧母的孙女一起每日上山朝拜。姬家人从前都这么以为,哪里晓得渺渺在观音山禅寺带发修行、拜了高僧为师,都有了法号。
话说回来,渺渺没有出家,年底就要嫁去杜家,那静悟高僧当年为什么愿意收一个红尘世俗中的女弟子为徒?姬仝仁把疑惑的目光落向姬淙。
东院这厢,姬老太太又问孙女客房收拾得怎么样了,说霁临那孩子后日就该到扬州了。
姬昙音回答已在收拾。老太太心情顿时大好,之后三句话不离杜麒泽。
春兰立在一边默默听着,时不时将伤感的目光投向床前的小姐,小姐陪着老太太说说笑笑,好像真的放下了心事的样子,直到出了老太太的房间,小姐在庭院驻足,抬头打量天上的月亮。
今儿是十四,月亮快圆了。
扬州正值烟花三月,夜晚更能清晰地感知了料峭春寒。春兰想拿件斗篷给小姐披上,然而手边没有。得知老太太生病的那天,简单收拾了几件行装,主仆二人就踏上了回乡之路,匆忙得连件斗篷都没顾得上拿。
小姐自幼饱读诗书,至纯至孝,表面温婉柔顺,骨子里实则跟老爷一样倔强,眼里又同夫人一样,感情方面揉不得半点沙子。越是沉静和若无其事,越能表明她心中对某件事情已经有了决断。
夜色凉,春兰劝她还是早些回房休息。她点头应了,转身进屋。
一觉醒来养足了精神,姬昙音开始张罗客房的事情。
房间太久没人住,落满了灰尘,姬昙音决定找几个下人过来打扫。但这府里的下人都是看蒋氏眼色行事的,她使唤不动。且在这些下人眼里,她是个没有脾气的、温柔的主儿,二房出的老三老四和她相比,简直就是两位“地狱修罗”和一尊“大慈大悲的菩萨”。
确实,姬昙音从来没有发过脾气,也没摆过小姐的架子。所以下人不怕得罪她,因为直觉是无论做什么她都不会怪罪、刁难或责罚。
姬昙音想到了姬淙,决定找他帮忙使唤些下人,遂去敲姬淙的门。然而姬淙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刻意躲着她,门缝里只闪了张脸,推托说自己还没睡好,跑回床上睡觉了,房门都没给她开。
越是善良好说话的人越容易叫人欺负。这道理春兰明白的很,心里也气不过。每每这种时候,春兰总会想到观音山禅寺的静悟高僧以前说过的十分讨人厌的话。
他说小姐此生注定是要遭人负的命格,要小姐牢记九字:“世人负我,我不负世人。”
还有更荒唐的,他说辜负也是有深有浅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