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为何如此心虚: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殿下为何如此心虚》 80-90(第19/20页)

时顾不上这个,吩咐道:“沐浴。”

    奉砚正要转身。

    他又说:“冷水。”

    奉砚:“……?”

    ……

    楼轻霜带着一身冷意回密室之时,沈持意刚刚成功撬开一边锁铐,正在撬另一个。

    四目相对。

    楼轻霜:“……”

    沈持意:“……”

    太子殿下立时面露懊恼,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拆得更快一些。

    眼见楼轻霜缓缓走近。

    没有乖乖休息午睡的太子殿下突然觉得有些理亏,回头又把那打开的锁铐拽回来,扣回手腕之上。

    随后躺下来,拉起被子,闭上双眼。

    楼轻霜:“……”

    第90章 荷包 独一无二的皇位留不住太子。……

    楼轻霜在床边坐下。

    沈持意整个人都缩在了被褥里, 唯有一张脸露了出来。

    暗灯的火光和被褥边角的阴影争夺着这张脸的主人的垂怜,烛光为双眼上鸦翅般的睫毛拉下挠动人心的阴影,暗色藏在鼻翼两侧, 好似为小殿下盖了一层无形的面纱,隔着点什么,却又瞧得清清楚楚。

    连藏在被褥里,露出来的这么一点儿面容也在招惹他。

    “睡不着?”楼轻霜问。

    沈持意眼眸微动, 没有睁开双眼。

    他听到楼轻霜没由来地突然问他:“今日已见江元珩和魏白山, 殿下对于何时归朝,有什么想法?”

    ……何时归朝?

    沈持意缓缓睁眼。

    逆着烛光, 他只能看见床边男人的剪影,瞧不清的光暗边界衬得这人的问题都肃了三分。

    若不是密室里摆着尽是他们二人的往事, 苍王府印信、兵部尚书官印、他画的炭图、金铃、锁链……这些东西都在一旁,太子殿下都要觉得他和楼卿正在文渊阁中谈论政事了。

    这样的感觉对沈持意而言有些新鲜。

    从前虽然太子常常和楼卿谈论政事, 但那时他对楼轻霜的看法不一样,对朝局的看法不一样。

    一个是主线,一个是主角,都将和他没有关系。

    哪怕他会用苏涯的身份回来, 也只是回来找榷城碧湖旁药庐中邂逅的木郎。

    而不是现在这般,楼卿一直是楼卿, 太子才刚刚开始把自己当成个太子。

    楼轻霜问他何时归朝, 他想的却是——是否归朝?

    他现在若是顺势干脆就当太子死了, 其实也不是不行。

    但楼大人如此费力地稳住了他的太子之位, 江元珩、魏白山、东宫的人……都满怀期待地等着他回去。

    最重要的是,他其实并不是真的排斥太子之位,他之前想脱离的是主线,想摆脱的是既定的惨淡结局, 排斥的是注定要和楼轻霜敌对纠缠的原著走向。

    可烟州一行,宣庆帝隐下贪墨的打算落空,整个大兴都知道烟州官场腐败了十年,太子成了民心所向,而非原著里那样的可有可无。

    不仅如此,淮东骑兵在原著里一直没有生事,直到楼轻霜掌权之后,才处置了在淮东作威作福的淮东骑兵统帅,可现在淮东骑兵已经疑似蓄谋造反,不知何时便会突然生事。

    楼轻霜把他从水中救起,他醒来之后回头一想,发现一切的发展已经不太可能回归原著主线了。

    连楼大人都和原著不太一样了。

    这简直挑战了沈持意一直以来对主线的看法。

    系统也和他说过,他是个被意外安排到这个世界的人,算不得穿书者,没有穿书者的世界,故事主线是不容更改的。

    沈持意自己亲自体会过。

    系统给了他三次机会,他现在还剩下一次。他没有脱离主线成功,暂时可以保留。

    上一次就是被封为太子那次。

    而第一次,则是在两年前的辰陇之战。

    宣庆帝虽然在内政之上左右制衡,不让任何人出头拔尖,有时甚至会故意重用奸臣,从而稳固皇权。但在边境将领的任命上,皇帝也知道交给直臣是最好的选择——免忧于造反,也不会玩忽职守,疏忽怠惰。

    统领羌南戍边军的武成侯和宁康长公主夫妻,还有北戍府兵总兵李曵生,尽皆是刚正不阿一根筋的武将。

    苍州兵权归于北戍府兵之后,李曵生念及苍王府只有妇孺幼小,在沈持意儿时便时常上门关照,甚至念及沈持意年幼体弱,几次三番要带着体弱多病的苍世子习武强身。

    沈持意固然能装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孩童,但这样浪费李总兵的时间,实在是不太道德。

    原著里李曵生从始至终都是直臣,沈持意自己也打了许久交道,相信对方,便干脆告知李总兵,他早有游荡江湖的不知名高手暗中教导武艺,装作体弱,是为苍王府计。

    在那之后,李总兵从想当师父,变成了想当同门。

    有空就偷偷来找沈持意练手。

    一直如此到了辰陇之战,沈持意一开始虽然没有随军参战,但李曵生也会时刻给苍王府送来军报。

    沈持意就是在那时结识江元珩和苏承景的。

    江元珩是为了弃文从武,以军功博得高位。

    苏承景是苏铉礼三子,生母出身军户,和苏大苏二并非同母。苏铉礼年轻时还好,年长位高后逐渐显露出了看不起军户的本心,母子二人与苏家渐渐离心。

    北狄入侵时,苏承景生母已经不在人世,他一人无牵无挂,为了证明行伍出身也可光耀,和江元珩一道随军。

    苏家人参军,自然会来拜会拜会苍世子。

    毕竟他们虽然都和苏家有关,却都和苏家关系不好。

    一来二去,他与江元珩和苏承景都成了好友。

    可沈持意回忆原著,却发现苏承景虽然在原著中和他这个苍世子一样没有多少笔墨,却是剧情前期的一个关键点。

    苏承景会在接下来的一次行军中,走了有埋伏的一条道,被暗中藏匿的敌军射杀而死,苏家三子战死的消息传回帝都,皇帝体恤,反而让苏家受了皇恩。苏家表面哀痛,实则乐见其成,苏铉礼还觉得这儿子死得好,战死带来的价值比活着还大。

    明知这些事会发生在至交好友身上,沈持意如何坐视不理?

    他先是将那条路可能有埋伏一事告知苏承景,劝对方改道。

    可苏承景却觉得沈持意杞人忧天,不至于此。

    沈持意只好修书李曵生,让李总兵为苏承景换一条行军之道。

    行军那日,派去原路探看的斥候确实发现了埋伏,可苏承景改的那条道居然也有埋伏!苏承景被北狄游军所俘,归来之时,只一具焦黑尸体。

    沈持意知道消息的时候,一切都迟了。

    苏承景还是战死沙场。

    甚至下场比之原著还要惨——原著中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