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死成功后被皇帝抓回来了: 19、道士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假死成功后被皇帝抓回来了》 19、道士(第1/2页)

    谢承运被贬随洲,满朝上下皆知这是变着花样送谢相养病去。

    但到底给了士家大族脸面,李家人便也不再闹腾。

    大箱小箱装了满车,谢承运坐在院子里,看着朱允胤指挥下人。

    顾悯生也没闲着,跑到铺子里买了藕花酥,说要带给兄长和周将军尝尝。

    谢承运泼冷水道:“等带去边塞,你的藕花酥早就不能吃了。”

    顾悯生也不生气,笑道:“坏了就坏了,到底是个念想。兄长好久没回过家了,闻闻味道,见见样子也是好的。”

    谢承运说不出话了,边塞将士有多久没回过家了?将军尚且如此,更别说小兵小吏了。

    朱允胤扶着谢承运的肩膀道:“相父,您还有什么要带的东西吗?”

    谢承运扭头去看院子,不算已经装车的,浩浩荡荡还摆了几十只箱子。

    不由道:“不至于带这么多东西吧?”

    “随州远离京城,到底多有不便。带多一点过去,总比到时候想要找不到强。”

    随便随便吧,谢承运重新摊回椅子上。自己倒是无所谓,但朱允胤是个娇生惯养的皇帝。

    俗话说的好,苦啥都不能苦了孩子。想带便带吧。

    箱子终于装好,朱允胤扶着谢承运起身。

    此次远行韩慈之不会相随,准备好了汤药按时服用,便放谢承运走人了。

    看着帘子外的风景变化,谢承运终于有了离开京城的实感。

    不由看着朱允胤感叹道:“想到上次离开京城时,你还不是皇帝呢。”

    “是啊相父,时间过得真快。”

    朱允胤看着谢承运,用目光描摹他的眉眼。

    从怀中掏出一只锦囊腰挂,双手捧至谢承运眼前,认真道:“相父,这是我从法缘寺求来的护身符,请您常挂腰间,不要离身。”

    谢承运接过锦囊,他在法缘寺给周避疾求过护身符。只是朱允胤这个,和他的不太一样。

    谢承运捏了捏,里面硬邦邦的,仿佛放了块石头。

    就在他想打开时,朱允胤抬手阻止了他。

    “相父,护身锦囊打开就无用了。这可是我在佛前跪了三天三夜才求来的。”

    到底是孩子一番好意,谢承运打消这个念头,顺手收下了。

    但朱允胤仍不满意,但也不明说,只是用受伤的眼神看着他。

    谢承运被看的没有办法,只得当着朱允胤的面,把锦囊挂在腰上。

    朱允胤笑着将头埋在谢承运怀中:“我就知道,相父最是疼我了。”

    一路远行,随州近在眼前。

    谢承运坐的腰酸背痛,便下车让他们先走,自己边逛边过去。

    朱允胤要跟他下车,谢承运伸着腰道:“多年未归,你先进城看看宅子怎么样吧。”

    朱允胤显然不满意这样安排,但还是沉着脸乖乖回车上了。

    看着谢承运远去,朱允胤从怀中掏出石头。看着石头上的某一点亮起,脸上的阴霾散开。

    顾悯生跟着谢承运,看他一路边走边停,对路边的新鲜玩意颇为好奇。

    远方传来声响,谢承运抬头看去。

    一群人围着位娇美姑娘,满脸挑逗。姑娘锦衣华服,头簪玉石珠花,一看就是高门大户家的女儿。

    但不知为何她身边只有个小丫鬟,没有带侍卫。

    小丫鬟努力挡在小姐身前,明明自己也怕得要命,却仍努力挥手想要赶走那群地痞。

    谢承运大步过去,将手横在他们中间。

    地痞见谢承运一副文弱书生样,往地上吐了口唾沫道:“哪来的不怕死东西,给爷让开!”

    谢承运也不生气,笑道:“你若是爷,那我是什么?”

    顾悯生从远处过来,长刀出鞘。

    地痞见这二人不好惹,立马落荒而逃。

    转过头去,小丫鬟仍警惕的挡在小姐身前。

    谢承运后退两步抱拳道:“姑娘受惊了吧。”

    小姐戳了戳小丫鬟的腰,不知她们二人小声说了些什么。小丫鬟大声道:“我们小姐问你是谁,家住哪里,是干什么的?谢礼稍后便送至府上。”

    谢承运笑道:“小人不过一介云游人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谢礼便不必了,既然姑娘安好,那么在下就告辞了。”

    见他要走,小丫鬟不由急道:“喂,你好歹说说你叫什么,是干什么的吧。”

    谢承运挥挥手:“在下解留之,”看着路边摊贩,不知想到了什么含笑道:“是个卖马的马贩子。”

    小姐见谢承运走远,这才缓缓从丫鬟背后探出身子,看着谢承运远去的背影。

    随州离边塞很近,与那曲城并称上梁两重关。

    远走离家贸易的人知道,只要过了这两关,就代表回家了。

    一路走走停停,来到了周家人在随洲置办的宅子。

    谢承运方一进来,就感到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他自幼跟着周家人在边塞长大,家里长辈常常出关打仗,便把他们安置于此。

    一转眼十五年过去,物是人非,宅子却不曾变化。

    谢承运走了进去,取下堂中高挂的宝剑。

    周家人世代为将,战功赫赫。但他的剑术却不是周家人教的,周老将军说周家剑法是用来杀人的,不适合他。

    要他读书,考功名,当状元,学君子剑。

    如今宝剑蒙尘,周老将军也在幽兰台事变中身亡。

    他血洗晋阳城报仇,但他的家人却回不来了。因为曾经失去的太多,所以谢承运总是很珍惜自己得到的一切,将什么都紧紧抓住不愿放手。

    谢承运闭眼放下手中长剑,问道:“小皇帝呢?”

    府上下人答道:“贵人听说喝了随州河水,便可得灶神保佑,不会水土不服,日日安好。便拿着罐子,出去打水了。”

    “这是听谁胡说八道,我也算是随州长大的,怎么从未听过?”

    “属下不知。”

    这周府的下人全是士兵退役,因为战争没了家人。跟着周家一路出生入死,如今年纪大,打不动仗了。便被安置在府里当下人,虽说是下人,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给他们养老。

    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论辈分,谢承运都要管他们叫声叔。便只得无奈道:“下去吧。”

    朱允胤抱着罐子独自来河边接了水,河水清澈,里面还有小鱼小虾游荡。

    但朱允胤无心欣赏,一心只想回家。

    抱着罐子就要往回走,谁知有个道士疯疯癫癫的撞了过来。

    这一下撞得不轻,怀里的罐子摔在地上,水流了满地。

    道士不仅不道歉,反是哈哈大笑起来。

    朱允胤不欲与疯子多言,转身便想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