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殿下少年时: 19、第 19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见殿下少年时》 19、第 19 章(第2/2页)

玉牒不可轻易修正,有冒宗、乱宗之嫌,像李弗襄这样的情形,想再补上是不可能的了,可若是不能载入玉牒,李弗襄终其此生,只能是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子,一个见不得光的存在。

    皇帝还没说什么,宗亲们一个个眼都瞪大了,原本安分呆在封地的几个皇叔,连夜上书请求回京恭请圣安,实则就为防着皇帝胡来。

    李弗襄的风寒好了一些,热退下去了。

    皇上发现这孩子十岁了仍不会说话,想逗他学几句,可他始终紧闭着嘴巴,并不买账。

    当年安排在李弗襄身边的是个哑仆,是以李弗襄养了这么多年,不会说话也正常。

    可皇上想让他堂堂正正的活下阳光下,一直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于是,皇上亲自出宫,登门造访了柳太傅。

    湖心亭中一层薄雪,炉上煮着茶。

    柳太傅动手为皇上添上茶,道:“陛下何不心平静气。”

    皇上闭着眼:“朕不精茶道,浪费了太傅的好茶。”

    柳太傅说:“品茶本不分高低贵贱,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好茶,十个钱便能买回一两的陈茶罢了。”

    皇上端起茶,一饮而尽:“今年新上贡的雨前龙井,朕回头让人送到老师府上。”

    柳太傅并不推辞,坦然道:“那臣先谢恩了。”

    皇上终于切进正题:“朕的来意,太傅应早就猜到了吧。”

    柳太傅微微一笑:“您上次御驾亲临,是为了三殿下……陛下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如何不令人动容。”

    皇上怅然:“……什么爱子之心,我这个父亲当得,简直糊涂至极。”

    十年前,边境还冲突不断,西南饥荒连年,当今皇帝登基后,重农治荒,远徙西境,不过几年功夫,四海升平,八方宁靖,皇上在国事上无愧天下百姓,可家事上却搞成了一团糟。

    当然,朝中重臣也并不关心皇帝的后宫有多乱,反正皇上不曾纳过什么高门贵女,再乱也乱不到他们身上。

    他们关心的,是国本的稳固,是储君。

    柳太傅:“陛下正当盛年,可宫中已经十年无所出了,臣斗胆,想问问陛下,于子嗣上有何打算?”

    皇上最烦把国事和家事往一块搅合,于是只淡淡答道:“随心而已。”

    柳太傅:“那么事关将来立储,陛下又有何打算?”

    皇上:“择贤而立,历来如此,太傅不必试探了,请放心,朕再荒唐也不会拿江山社稷开玩笑。”

    柳太傅长吁了口气:“可陛下要知道,那孩子今年十岁,既不会开口说话,也已错过了最好的启蒙年纪,听说身体还不好,陛下在他身上花再多的心思,只怕到最后也是徒然。”

    不能成为一国栋梁,就只是个废柴。

    可以预想的将来,错过了的十年的好年华,这孩子已经养废了。

    皇上心里都清楚,太傅是在提点他认清事实。

    他吞下喉中抑不住的哽咽:“朕从今以后只想做一个寻常父亲,无论成才与否,他都是朕的孩子,朕只盼他一世平安喜乐就好。”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