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归: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权归》 80-90(第7/15页)



    皇后并不知晓周岚清此刻的心思,直言道:“那孩子同本宫说了,当年是陈贵妃害死了敬妃的。”

    而恰恰是皇后的直白,令周岚清有些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这何尝不是变相表明:皇后并不知道自己早已知晓些陈年旧事的事实呢?

    但面上总是要做做

    样子的,周岚清此刻更是做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这”

    皇后则是有些犹豫,但少女真诚的目光,还是使她将决定说出口:“若是以此打压陈家,也不失为一个好时机。”

    其实从皇后刚开始说此事之时,周岚清就已然明白了皇后的打算,沉默了一瞬,还是道:“女儿愚钝,只是觉得,这样会不会太仓促了?”

    “若放在从前,说不准本宫也会这样想,但如今皇上已然不理朝政,贤王如今也是愈发厉害了,这才使得局面已然不如从前一般。”

    周岚清不知为何,总有预感这件事将有会逐渐走向不可控制的场面。

    “那母后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等个合适的时机罢。到时候,还需你帮母后一回,好么?”

    话音刚落,周岚清抬眼看见皇后眼中带着些许期待。

    “母后,您知道自我回宫之后,不再适宜插手政事了。”

    周岚清倒也没说错,和亲一事的影响过大,如今的官场总是不能轻而易举地令一个女子出太久的风头,于是她从回京至今皆在明善宫中休养,不再过多介入朝中之事了。

    皇后听了她这句话,用着有些复杂的眼神看了她一眼:“你倒是变了许多。”

    周岚清闻言笑了一下:“母后从前不就最喜欢女儿这样么?”

    可皇后却没在搭腔,而是拿起了没碰过的筷子,匆匆结束了话题:“吃饭罢。”

    周岚清也不再多言,扫了眼面前的佳肴,再也提不起胃口。

    至于皇后口中的局势大变,倒也没说错。

    就在近期早朝之中,金銮殿内上演着愈演愈烈的争斗。

    朝中发生的大事有两件:第一便是皇帝又不出意料地缺席此次会议;第二就为太傅从前几日起正式宣布退休,毕竟老人家实在是太年迈了,身子骨实在是熬不住了。

    而太傅一走,所有人的注意就自然而然地移向了邹世明,陈有成更是连夜开小会,并从中抽出了几个人成立了“针对邹世明小组”,一连几天下来,邹世明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其中力不从心的原因不仅是丞相的明针,还有周治时不时的暗刺:不同于太子行事坦荡,每当丞相在前头打完头阵,贤王总是能紧随其后且不脏手地补上几刀。

    于是几个年轻人一商议,打算请外援救场。

    不多时,久居东宫且许久未见的杨甫先生,应势踏入人才济济的金銮殿,也从一个谋士摇身一变成为二品中书侍郎。

    这个从天而降的“副相”,瞬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此人处理事情游刃有余,像打太极一般将原本可能发生的大事化小,再小事化了。

    经几番下来,却是令陈有成收敛了不少,这也让邹世明得到了喘息的空间,从而有精力开始经营太子的阵营。

    可如今还是存在着不利,在陈有成对周治的“形象培养”下,越来越多的朝臣认为贤王已然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纷纷选择站队丞相一党。

    而综上所述,则是周澈对周岚清做的一个近期总结。

    在明善宫的后花园中,周岚清盯着周澈的神情,早已明白对方所言之意,开门见山道:“母后同你说了敬妃一事?”

    “是。”周澈坦白:“如今形势逼人,此事莫不为一个突破口。”

    周岚清垂着眼帘,显得有些三心二意:“我总觉得,此事不应该如此草率。”

    可是这几日高强度的斗争已然周澈失去了等待的耐心,他早已有些焦躁,面对周岚清的疑虑,他自有一套说辞:“阿姊,事在人为,若是令陈家发现我们手握此把柄,说不准就会错失了这个良机啊!”

    周岚清将目光放回面前人脸上,心中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你想怎么做?”

    “就按照母后的意思,”与周岚清有些模糊的态度不同,周澈有种十拿九稳的肯定:“大理寺中有着全堂上下的把柄,还愁没有机会么?”

    周岚清闻言想起了宋青当日的态度,皱了皱眉。

    紧接着周澈的声音再次与耳畔响起:“届时只要父皇点头,将陈家拔出,难道不是指日可待么?”

    听到这里,周岚清忽然提出异议:“可是又如何能够肯定父皇会答应?”

    毕竟贤王能得到如今的地步,不难说有自己那父皇的纵容。

    “谢书礼。”周澈提出了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他承诺会出手。”

    “阿澈,”周岚清叹了口气:“我还是认为此事需从长计议,要知道这件事牵扯的范围太大了,难道大哥不知道么?”

    说到周靖,少年明显愣了一下,整个人也冷静下来:“他不知道。”

    这怎么好让他知道呢?

    周岚清自然知道此事不宜令周靖知晓,为的只是令周澈稍微平静下来罢了,见达到了效果,才借此继续劝解:

    “阿澈,你我皆知:唯有伤其本,方能一举而定。倘若小事拖延蹉跎,枉费精力与心思不说,往后的路只会更加难走。”

    周澈听出了周岚清的意思:“那阿姊的意思是,让这件事就此揭过?”

    “也不尽然,”周岚清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所顾虑无非两点:若欲除风头正劲的陈家,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难撼动其根基,此为其一。”

    “而事到如今,不论何时何事,我们总是插手,甚至擅自决定太子的意愿,这使得其太过被动而无法成长,这如何令他稳定未来之事?此为其二。”

    “君子应有龙蛇之变。当下良策唯有与之徐徐相磨,令其锋芒稍减,待大哥稳坐皇位,彼时出手,方可连根拔起。”

    周岚清即便如此费劲口舌,句句也皆在点上,但还是忽略了一点,而这一点将从周澈的口中出现。

    只见他沉默一瞬,张开口就把一条险路铺撒在周岚清的眼前:

    “那倘若将陈家及其源头全数除去,难道也不能够就此了结此事么?”

    这句话其中饱含着什么不言而喻,周岚清心随之颤了一下,下意识看向周澈,发现此时的他眼中隐隐透出的杀意令人不寒而栗。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我知道,”周澈并不避开周岚清那带有些许质疑的目光,彻底摊牌:“更何况,我从一开始就是这个意思。”

    周岚清只感觉面前人有些陌生,她终于发现周澈与从前的不同在哪里了:如今的他已然少了许多温情,变得太过狠厉。

    “你可知道他是我们的二哥,再怎么说他身上流的血,也有大半与我们相同的。”

    “阿姊,”周澈语气冰冷,可其中又沾满疯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