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舍娘》 60-70(第7/19页)
:“这人参在我们王府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我的处境你也清楚的,我不过月例钱高了一些,就有人说我不识好歹,对我多有非议,
照你说的天天喝独参汤,老太妃是不会说我,可是别人又不知道怎么说我呢?”
在这个家里,她就跟讨饭的似的,平日她被人瞧不起就算了,还巴巴讨这个,让人笑话。
杨茉一脸同情:“嫂嫂这是说哪里话,那死去的哥哥好歹现下也有爵位,你也是正经的宗室夫人,什么叫说你,这是你应该得的,你若不敢说,我替你说。”
“快别,快别。”白氏心中涌现一股暖流。
杨茉也是只做做样子,怎么可能真的帮她去说,见她如此,正中下怀,就撺掇道:“说实话,你们兴儿这名分不定下来,你就不是镇国将军之母,谁把你放在眼里啊?”
白氏想起舍娘的话,又想起杨茉的话,总觉得杨茉是为她好。
见白氏动容,杨茉就先告辞了,又去给老太妃请安去,脸上自然带着笑意。那白氏一个破儒官的女儿,却成了镇国将军夫人,还当真以为自己不得了,她就是见不得人好。
看,庆王府不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么?庆王府的靠山太子去世,郡主婚事不谐,别等晋王即位了,他们家就等着好看吧。
**
昨日晚宴之时,舍娘吃了几杯酒,一天精神都不济,好在接到丽娘产女的喜讯,让舍娘高兴许多,特地差人过去看了。
李琚回来时,也听说了四姨的喜讯,忙向舍娘恭喜:“还真是好事儿。”
“可不是,你这个时候怎么回来了?”舍娘不明白。
李琚笑道:“今儿皇上宣召我父王和我进宫了。”
常在皇帝跟前的才是红人,舍娘道:“皇上现在如何?身体可好些了。”
“好多了。只不过徐妃似乎想做皇后,今日特地喊内侍和我父王说话,父王当即就带着我走了。”李琚道。
舍娘道:“她已经有皇子在手,还急什么?越急,恐怕越出乱子。”
李琚心想难怪裴太后能够按捺到最后的,如果是徐妃这两下子,恐怕早就不成了。想到这里,他心里越发愧疚,难道舍娘嫁了自己,就不能母仪天下了吗?
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一出,倒是把自己吓了一跳。
第64章 第64章悔不该当初做继室……
中秋节就这么含糊过去了,谁也没有心情过这个节日,勋贵之家因为皇后薨了,也不好宴请,丽娘女儿的洗三、百日,舍娘都只是打发人送了东西过去。
不知不觉也到了舍娘二十岁的生辰,李琚私下送了她两套头面,一套玉的、一套金镶宝的,他都是用自己私房钱为舍娘置办的。
舍娘旋即在家里戴着那套玉的,让李琚看看自己的心意没有白费,如此一来,李琚也很受用。
其实这对于舍娘而言并非用心机,只是夫妻之间,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就觉得感情会升温,这无疑于痴人说梦。虽说不能全部把自己托付给男子,但也不能自虚情假意。
李琚嘴也很甜:“知道你爱玉兰花,特地让人雕的玉兰,如今你这般戴上,愈发觉得身上兰香馥郁。”
“那我要多谢夫君了,也只有你时时记得我的生辰。”舍娘作怪上前福身。
李琚连忙把他扶起来,又刮了一下她的鼻子:“我们等会儿游湖去,带上阿衡一起。”
“那敢情好,我让下人准备些细点果脯,我们一家人好好歇息一会儿。”舍娘绝对不是那种只顾着管家,就什么都不管的人,她还是想放松,想松弛一些。
每次只要休息好了,她才会精神抖擞。
若是一直这般疲累下去,就会心情不舒畅,女子心情一不舒服,就容易气血不顺。她风风火火吩咐了下人,很快一家三口开始游湖,舍娘坐在船边,吹着微风,一言不发。
这样发呆方才是人生一大乐事,李琚知晓妻子喜欢这般,便主动和阿衡玩,不让他闹人。
阿衡现在一岁半了,比之一岁的时候,又高了些,说话也清晰许多,他还会唱很多歌,正献宝似的唱给李琚听。
“小小船儿,水中游啊……”
“宝宝,你怎么会唱这首歌的?”李琚问道。
阿衡指了指舍娘:“是娘教我的,娘还教我唱月亮哥哥跟我走呢。”
本来在发呆的舍娘听到阿衡说这一句,忍俊不禁:“这孩子什么歌儿都会唱,举凡我教几遍就会了。”
丫头温了酒送上来,舍娘和李琚对饮两盏,都不敢吃多。
待下了船,她还吃了两盏茶去除酒味,又听外面说郡主归宁了,夏妈妈还道:“该不是郡主知晓您生辰,特地回来的吧?”
“想的美,她估摸着有别的事儿。”舍娘也并非对郡主有成见,而是她就是一直这样没心没肺的,反正有人给她托底。
庆王妃那里,她也有事情要忙,汪家嫁女,她得添妆过去,再有赵王府听闻昨儿死了个妾,临安王无子国除,女眷们赡养问题。
这个时候郡主回来了,她虽然欢喜,但又怕遇到什么事儿,不免道:“姑爷不是回来了?你怎么不带他一起来。”
“他回来就往书房去了,我哪里能见他啊。”郡主赌气。
庆王妃对女儿道:“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现下国丧期间,就是你哥哥嫂嫂也不好同房的,更何况是你们。”
郡主其实想说她就是觉得吴挺不喜欢她,面上再客气她都能看出反常来,可是行为上她完全指摘不了什么。
看,就连她亲娘也不理解。
庆王妃未必不理解,但她也要脸,总不能跟女婿和寿宁侯府的人说让姑爷爱女儿吧,这谁做得到?
这样房里的事情还得自己去体悟去笼络,就脸她当年为了得到庆王的心,都用尽各种手段。
母女俩沉默了片刻,庆王妃道:“你嫂嫂今日生辰,你可有备下贺礼?”
郡主当然不记得了,早就忘到爪哇国去了,见状,庆王妃只好补上一份送到舍娘这里,让郡主也找舍娘说话。
嫁出去之后,郡主就觉得她母妃再爱自己,对嫂嫂也客气很多,世人真是奇怪,明明女儿是血脉,倒把外姓人当自己人。
她不知不觉,也仿佛懂了许多。
到了腊月,听说郡主生病了,庆王妃让舍娘过去探望,舍娘一过来,寿宁侯夫人亲自接待,还道:“我们府上已经请太医来开方了,说是着了风寒。”
“天下哪里去寻您这样的好婆婆,郡主嫁到您家,还真是享福了。说起来,我记得您爱吃燕窝的,就特地带了些过来。”舍娘让人送上极品血燕。
寿宁侯夫人笑道:“世子妃真真是有心人,连老身爱吃什么都记得。”
“说起来都是一家人了,自然是不同的。”舍娘也耐心和她家长里短。
说完了话,才去见郡主,这个时候郡主见了舍娘如见亲人似的:“嫂嫂,我这风寒一得,头疼鼻塞。怎么不把王医正请来?”
舍娘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