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在鬼怪世界开道观的日常》 320-330(第10/14页)
首:“的确是发芽了。”
那个位置就是她先前放桑种的位置。
石心好奇:“这寒冬腊月的,竟然还能发芽!这是什么种子?”
元旦很宝贝地抱着竹筒,说:“是桑树的种子哦。”
石心看看厨房,感叹:“你们照顾得可真是用心,若非厨房如此温暖,这颗小小的桑种想来也发不了芽。”
他凑到元旦身边,看着细细一点的芽,说:“这两日芽叶应该就能生出来了,元旦小师傅,你们寻的这个桑种真是特别,生出来的芽竟是红色的。”
“就是不知道多长些日子会不会褪色,若不会,红色的桑叶喂了蚕吃,蚕吐出来的丝会不会也变成红色?”
他看着元旦,元旦一脸茫然,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周一倒是接上了,说:“不会的,寻常桑叶是绿色,蚕吐出来的丝不也是白色。”
石心恍然,直起身道:“也对!”
他突然想起来:“道长,正午已过,今日不去皇城吗?”
周一悠哉道:“不去了,以后都不用去了。”
虽说还差几日才到一月,可皇城中的帝王在尝试了二十几日都没有成功入道之后,显然对周一的修炼法门失去了兴趣,对于他这个位置的人来说,也无需为了其他任何的事情勉强自己,所以昨日他就跟周一说自己国务繁忙,无力修炼的事情。
明明临近年关,满朝上下都开始放假了,也不知他这个皇帝要忙些什么。
但他既然亲口同周一说,还寻了个理由出来,也算是他的诚意所在了。
周一也维护好了二人间体面,没有拆穿他,只是说:“皇上是一国之君,当以国事为重,修炼一事细水长流,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效。”
然后,她就离开了,不用看也知道,皇帝肯定是松了口气,毕竟日日学都学不出个名堂来,老师还在一边一个劲儿地劝说学生戒骄戒躁、持之以恒,这种事情想想就不怎么愉快。
在没有正反馈的情况下,要想将一件事情坚持下去是极难的。
而旁边有人敦促并不会使这件事情更容易坚持,反而会让人更加痛苦。
周一估摸着,这次之后,皇帝应该再也不想见到她了。在未见面之前,她在皇帝眼中或许是个神秘的修道中人,有颇多的传闻,干出过几件神异的事情,若是见面一定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聊。可现在她在皇帝眼里就是个只会念经的工具人,每日一见面就是催着皇帝修炼,而且无论说什么都是干巴巴的。
皇帝问她外头的神鬼之事,她跟皇帝讲走近科学,皇帝问她可有见到其他高人,她跟皇帝说街头术士弄虚作假的手段。
仔细想想,大约就跟大学时期声名远扬的老师来授课,明明学生想听的是大佬创造成果的热血事迹,没想到老师只会念着PPT上的基础概念,还一个劲儿地强调这些都是重点内容,其间的痛苦和折磨只有上了课的学生才知道。
周一起身将锅里的奶茶都舀入了陶罐之中,给石心续了一碗,给自己续了些,看元旦和元夕都盯着自己瞧,给她们也倒了些,往凳子上一坐,脚边是热乎乎的火盆,手上是暖融融的奶茶,眼里看着的是漫天的白雪,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么?
算算时间,还有三日便是元旦了,她看向了元旦,问:“年,大家想怎么过呢?”
元夕问:“什么是过年?”
元旦抢答:“我知道我知道,过年就是吃好多好吃的,还要穿新衣服,去街上跟大家一起热闹!”
看来去年过年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元夕说:“这样的话,我想吃炸肉!”
周一点头:“好。”
元旦举手:“我也要吃炸肉,我还想喝今天的奶茶!”
周一:“如果还能遇到卖牛乳的,我们就做奶茶。”
周一看向石心:“石心师傅呢,你们那儿过年可有什么讲究?”
石心说:“我们寺里过年一般会熬粥来喝。”
“到了过年那日,我给大家熬佛粥吧,里头有很多东西,再加上糖,可好喝了!”
周一点头:“好啊。”
坐在石心身边的老人突然说:“五辛盘。”
大家都看向了他,石心问:“前辈,过年那日你想吃五辛吗?”
老人点了点头。
第328章 佛粥
所谓五辛, 指的其实是五种带着辛辣味的蔬菜,佛家有五辛,道家也有, 二者有所不同, 石心问老人:“前辈, 你说的五辛盘中五辛是佛家的五辛还是道家的?”
老人说:“韭、薤、蒜、芸薹、胡荽。”
听到这五种菜, 周一和石心对视一眼, 这是道家的五辛,其中薤菜指的是藠头,芸薹指的是芥菜,胡荽指的是香菜。
寒冬腊月的,周一以为即便是在京城想要买齐这五种菜应该也是不容易的, 可没想到石心出门去逛了一圈, 手里就抓着菜回来了, 五辛, 一样不少。
石心兴冲冲道:“道长,前几日还未觉察,今日出去一问, 城中竟然有不少人都在卖五辛!”
周一虽听说过五辛盘这个说法, 但去年元旦的时候在常安县倒是没有见过城中人这么热衷于五辛盘, 此刻停了, 心中好奇,问:“这是为何?”
石心说:“卖菜的老翁跟我说,这是京城的习俗, 每年元旦那日都要摆五辛盘,还是照着你们道家的规矩来的,说是五辛对应五脏之气, 元旦吃五辛,五脏气壮,新的一年才能身体康健、百病不侵。”
他说:“我本来还想着买些兴渠来凑成我们佛家的五辛,未曾想哪里都没有兴渠卖,只好作罢了。”
他把买来的五辛菜放入厨房,说:“也是奇怪,明明城中佛家更兴,佛寺更多,怎么大家吃的都是道家的五辛呢?”
他路过灶台边,被坐在灶台后的老人吓了一跳:“前辈,你今日怎么坐这里来了?”
是,大家都知道灶台后是整个厨房最暖和的地方,前些日子他们不是没有让老人往这里坐,可老人都不愿意,怎么今日突然就乐意了?
元旦坐在窗边,接着日光写着字,闻言抬头看了眼老人,说:“他是自己坐到那里去的。”
石心颔首,对老人说:“前辈,现在还未生火呢,你若是冷得去火盆旁烤火才是。”
他伸手想要拉老人到周一她们身边烤火,老人纹丝不动,坐在灶台后缩成一团,一声不吭,周一说:“石心师傅,既然老人家喜欢那里,便让他待在那处吧,屋子里暖和,不会冻着的。”
石心只好作罢,接下来两日,老人家就像是突然发现灶台后是个风水宝地了一般,一出房门就往厨房跑,入了厨房就必定是坐在灶台后。
石心无奈,低声跟周一她们说:“跟我们寺中养的猫儿一样,到了冬日便只会在灶台边打转,每次生火前都要用棍子往里头掏上一掏,十次里有九次都能掏出一只灰扑扑的猫儿来。”
但老人不是猫,不会钻灶台,只是坐在灶台后缩成一团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