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怪世界开道观的日常: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在鬼怪世界开道观的日常》 160-170(第7/16页)

旦走了过去,距离近了,听到有人说:“嗬,这虾可真大,是才从江里捞起来的吗?”

    一个弱弱的声音说:“是。”

    又有人说:“怎么这个时候才打捞起来卖,买菜的人早就走了,码头上就我们这些汉子,也都吃过了晚饭,你这虾再好,我们也用不上了。”

    弱弱的声音说:“可以、明天、吃。”

    “那怎么行,虾这个东西不好养,到了明日,说不得就死了。”

    弱弱的声音又说:“我、便宜、卖。”

    “便宜卖也没人要啊。”

    周一背着元旦走上前,第一眼就看到了路边竹筐中的虾,不少,约莫有个三四斤,都是河虾,个头却不小,最小的都有人小手指那般长,大的约有巴掌那么大,倒真是难得。

    竹筐后站着个衣衫破烂的少年人,瘦瘦的,头发披散着,让人看不清他的相貌,似乎才从江水中游了起来,头发湿漉漉的,他说:“七文,一斤。”

    有个汉子道:“七文?你这虾拿回去也没什么吃头,这样,四文一斤,我看你这里最多也就三斤,我出十文钱,全给你收了,如何?”

    少年人不说话了,周一出声道:“七文一斤我要了。”

    少年人微微抬了抬头,露出了尖尖的下巴,在这暮色中,白得晃眼,他发出弱弱的声音:“你要多少?”

    周一:“全要了,你可有称过,这里有几斤?”

    少年人摇头:“没有、称。”

    周一看向周围的人,问:“不知谁家有称,我愿出一文钱,借用一次。”

    立刻便有人说:“我有我有,这就去拿来!”

    很快,那人就将称给拿来了,称了一番,虾足足有四斤二两,便是二十九文,周一付了钱,跟少年说好,借用他的竹筐将虾拿回去,再将竹筐给送回来。

    她放下了元旦,一手拎着一筐虾,回到了客栈,麻烦店家拿出器具帮忙装虾,这才背上元旦回到了码头。

    此刻天已经黑尽,码头上来往的人很少了,周一走到了方才的地方,那少年并不在此,她左右看看,突然听到淅沥水声,循声看去,少年从江边走了过来,周一将筐递给他:“你的筐,多谢。”

    少年伸手接过,他的手也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声音气若游丝,道:“不用谢。”

    说完,转身离去,周一喊住了他:“且慢。”

    少年转身,头发依然遮住了他的脸,让人看不清,周一说:“这么晚了,你还往江边去,不回家吗?”

    少年说:“船,在江里。”

    周一看向江边,月色下,隐约能看到江边的确有艘小船,她对少年说:“天色已晚,江水湍急,行船多加小心。”

    少年嗯了一声,又说:“谢谢。”

    这才转身继续往江边走去,走得极慢,一步一步,像是腿脚不便一般,慢慢走到了船边,手脚并用,爬入了低矮的小船,又站起来,撑船离开。

    周一背着元旦往回走,问:“元旦可饿了?”

    元旦的肚子咕咕叫起来,说:“饿了。”

    “师叔,我们今晚吃虾吗?”

    周一应是,元旦好奇问:“虾好吃吗?要怎么吃呀?”

    周一:“白水一焯蘸些酱汁便可以吃了。”

    元旦哦了一声,又问:“师叔师叔,你以前吃过虾吗?”

    周一:“吃过,不过吃的是海里的虾。”

    元旦:“什么是海呀?”

    “海就是很大很大的江河,看不到边际,水也是咸的,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虾。”

    元旦哇了一声:“海比江还要大吗?”

    周一:“是啊,我们见到的江,其中的水都是流入大海中。”

    元旦又哇了一声,问:“海里的水不会满出来吗?”

    ……

    月色下,高瘦的道人背着小童往城中走去,隐约还能听到小童稚嫩的声音。

    第165章 识字班

    江陵县县衙, 身为新上任的县令,杨仕东带着妻女住在县衙后面,天色渐晚, 他将看了一日的卷宗都收起来, 从前衙来到后面, 一进屋便闻到了股熟悉的香气, 看向桌上, 是一盘炖羊肉,脸上露出笑容,道:“总算是有肉吃了。”

    他的妻子嗔了他一眼,一边舀着饭放在他面前,一边说:“今日去了市集, 竟见到有羊肉卖, 便买了些, 知道你不想吃鱼了。”

    杨仕东便笑道:“燕娘对为夫真好, 鱼偶尔吃吃也算不错,可来了这里快半月,日日都吃, 实在是不知肉味了。”

    他起身接过妻子手中的碗, 说:“好夫人, 你先坐, 为夫来为你添饭。”

    杨妻笑着坐下了,等着杨仕东给她添好饭,夫妻二人便挨着坐下, 杨仕东左右看看:“团团呢?怎么没见到她?”

    杨妻道:“她吃过了,现在已经睡了。”

    杨仕东诧异:“天还未黑,怎么就睡了?”

    杨妻道:“下午在市集买肉的时候, 遇上了周道长和元旦,团团便抱着元旦不放手了,我只好将元旦带回了县衙,两个孩子闹了一下午,玩累了,可不就睡得早。”

    杨仕东笑了起来:“也好,如此我们夫妻二人今夜可以清净了。”

    想到自家那个闹腾的小姑娘,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二人吃起了饭,虽说读书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可一家人吃饭,若不说话,岂不冷清,吃了口肉,杨仕东满足地喟叹一声,才问:“燕娘,周道长还是市集上为人写信?”

    半月前,他们同那周道长一起乘船来了江陵县,他新官上任,要做的事情自然不少,过了好几日才听说那个周道长在市集上摆了摊子,为人写信,收费颇为低廉,写满一页纸只要五文钱。

    燕娘也挟了肉吃,道:“是还在写,只不过写信的人少了。”

    杨仕东笑笑:“江陵县的人虽比周围其他县城多些,但终究只是个县,城中需要写家书的人也就那么些,且写了一封之后,短时间内不会再写第二封,周道长这生意注定不能长久。”

    燕娘颔首:“周道长也是这般说的呢。”

    “他还要筹措路费,所以打算开个识字班。”

    “识字班?”杨仕东诧异,“他莫非还想在此处开个私塾不成?”

    燕娘摇头:“我亦不知,他说开班凑够了路费便要离开江陵县,当不是要开私塾吧。”

    杨仕东觉得奇怪,既然要教人识字,如何能说走就走?

    过了几日,他坐在县衙中,突然想到这事,心中好奇极了,身为县令,事关县中读书一事,他自然有权知晓。

    于是午饭后换身衣裳,便叫上了县衙中的教谕,一齐离开了县衙。

    江陵县不算大,走上不到一刻钟,便到了客栈,一问才知,住在客栈中的道长几日前就已经退了房,说是在城中寻了房屋租住,已经搬过去了,听说是在码头附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