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是片儿警[七零]: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我婆婆是片儿警[七零]》 160-170(第3/15页)

人做点什么。

    回出版社的路上,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倒春寒过去了,春天来了。

    *

    中午下班回家,姚栀栀发现叶笙等在了院子里。

    姚栀栀有点意外:“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我姐去找了周娟。”叶笙难为情的笑笑,“我就这么找过来,实在是太冒昧了,你不生气吧?”

    “不生气,进来说吧。”姚栀栀从车后座跳下来,正式介绍一下祁长霄,“他是我爱人,不是什么实习的小民警。”

    “昨天我就猜到了。”叶笙客气地喊了声姐夫好。

    祁长霄笑笑,把车推进院子。

    刚停下,小星星跟小月亮就冲了出来,爸爸妈妈的,喊得亲热,小奶音脆生生的,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祁长霄赶紧脱了雨衣,一手一个,捞起地上的小乖乖:“走,咱们去房间玩,妈妈有事情要办。”

    “哦。”小月亮扭头,看向院门口的陌生女人,歪着脑袋想了想,不知道该喊什么。

    小星星提醒道:“喊姨姨。”

    小月亮恍然大悟,笑着喊了声姨姨,声音清脆,可爱极了。

    叶笙笑着挥了挥手,羡慕得很,难怪大姐结婚生子之后就跟她们疏远了,整天围着两个孩子转,原来小孩子是真的很可爱啊。

    瞧瞧姚主编家的两个,简直就像两只快乐的小马驹,尤其是刚刚扑出来的那一瞬间,简直可以驱散成年人一整天的疲惫。

    她把手里的雨伞往姚栀栀那边斜了斜,两人一起去厨房说话。

    姚栀栀习惯性地转身接过一盘子热乎的炒青菜,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三哥,姚卫华。”

    “三哥好。”叶笙客气地打了声招呼。

    姚卫华还在炒菜,闻言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继续忙他的。

    叶笙好奇,多看了一眼,不禁面红耳赤,这个男人长得好漂亮啊。

    是的,漂亮。

    眉目如画,身形修长挺拔,不同于她见过的任何一种男人。

    有一种出尘脱俗的气质,哪怕腰上系着围裙,手里抄着菜铲,眼前水汽缭绕,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给人的感觉。

    何况,这么一个谪仙般的男人,居然会炒菜做饭,更是加分不少。

    以至于叶笙只看了一眼便小兔乱撞,心口怦怦乱跳。

    不过姚主编一家的情况二姐都跟她说了,她知道自己配不上人家哥哥,所以很快摆正了心态,只说正事。

    她是来找姚栀栀扯大旗的,不是来眼馋人家哥哥的,这点轻重她还是拎得清的。

    姚栀栀听罢她的来意,没有反对,只是叮嘱道:“就说你的订婚对象是我二姥爷的干儿子。要是你爸妈逼问急了,你就说叫张铁军,其他的不要多说。”

    “有这个人吗?”叶笙有点好奇。

    姚栀栀笑了:“当然没有,我杜撰的,很大众化的名字,说不定你有朝一日真的会遇到一个叫这个的呢。”

    “那确实呢。”叶笙笑笑,起身告辞,“那我回去了,我二姐应该也到家了。”

    “好,那我不留你了。”姚栀栀跟叶笙的关系还没到那一步,再说了,三条胡同那边米面粮油都是全的,叶笙自己会做。

    叶笙也不好意思留在人家吃饭,赶紧撑着伞回去了。

    到了那边,看到她二姐正在盛饭端菜,赶紧过去搭了把手:“二姐,我跟姚主编说了,她连名字都帮我想好了,叫张铁军,咱俩串个词儿,免得爸妈问起来露馅儿。”

    叶筝早就知道这事肯定会很顺利的,她笑着把饭菜匀过去一半儿:“那就好,这个名字很大众化,可能街上随口一喊还真能找到一个。”

    “可不是,姚主编真有意思。”叶笙另一只手撑着伞,一起去了后面堂屋,“二姐,我吃完饭想回去看看,你说能回吗?”

    叶筝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不要回,就住在这里,我又不是养不起你。回头我跟姚t主编说一声,每个月给她五块钱房租,米面粮油回头我们自己买。”

    也好,叶笙最近还是躲着点的好,就算她爸妈被民兵看管起来了,但是周围那些叔叔伯伯,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

    她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农村里的那些亲戚,一点边界感都没有。

    他们家的事碍着别人家什么了吗?谁都要搀和一下,不胜其烦。

    还是城里好啊,可惜她不如二姐三姐会读书,没有本事上大学,要不然,她也能来城里有个体面的工作,一个人清清静静的。

    不过现在,姚主编给了她争取一把的机会,她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这阵子就去找点零工做做吧,她打听过了,姚主编的哥哥开了个竹篾制品店,这个她也会做。

    总不能白吃白住人家的,做点零工,她也能踏实一点。

    于是下午叶筝去上班的时候,叶笙便去了八条胡同,问姚卫华愿不愿意让她去店里帮忙。

    姚卫华瞧着这个女人像个实心眼子的,便让老爸看好两个孩子,他带叶笙过去。

    这两年看店的一直在换人,女同志嘛,一旦怀孕,总是不那么方便的。

    所以如今看店的这个,是派出所老桥的女儿,小桥。

    小桥今年十六,初中毕业后想考中专,没考上,又怕家里的哥哥嫂子嫌弃她吃白饭,就来这边帮忙看店,顺便做做手工,看看书,准备今年再考一次。

    可以这么说,姚卫华的竹篾制品店,成了很多女同志躲避家庭压力的临时驿站。

    短暂的停靠过后,又可以重新上路。

    比如小桥,一旦考上了,肯定就要离开了。

    到时候叶笙的学徒工说不定正好学完了,可以过来帮忙看着点。

    于是姚卫华带着叶笙熟悉了一遍店里的情况,又亲自看着叶笙编了一个小篓子。

    拿起来看了看,手艺不错,质量过硬,便让叶笙留下,跟小桥做个伴。

    回去的时候,路过胡同口,看到李武家空出来的房子,姚卫华动了心思。

    以爸妈的名义买下来好了,这样他们的妈妈可以带着二姐的四个孩子住过来,白天的时候,老两口可以分工合作,加上二姐那边还请了军嫂,不至于忙不开。

    这样可以女孩子跟姥姥,男孩子跟姥爷,免得孩子大了,不方便。

    嗯,就这么办。

    于是姚栀栀上着班呢,接到了三哥的电话,问她手里有没有余钱。

    姚栀栀跟三哥交了底,何止是有啊,简直是太有了。

    姚卫华笑着说道:“那还等什么,赶紧把李武家空出来的房子买了,这次以爸妈的名义买,免得街道办的人又要嘀咕半天。”

    “好。”不过姚栀栀今天忙,没空,便问道,“明天行吗?”

    “行的。”姚卫华笑着挂了电话,赶紧张罗晚饭去了,没想到吃完饭的时候,汤凤园跟宁峥嵘已经把产权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