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追妻风烟起: 5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太子追妻风烟起》 51-60(第13/20页)



    总算把这位祖宗等到了,今晨殿下推了端王府世子的邀约,早早就命自己整理出近些时日的朝中政务, 以待昭仁郡主熟悉了解。

    宋执心叹, 这位郡主啊, 就是仗着殿下宠着纵着——

    秦烟步入水榭,看向端坐在一方茶台后,正在煮水的太子封湛。

    太子封湛一改往日惯常的一身玄黑,今日身着一袭月白绣暗纹锦袍,凌厉的气势,倒是收敛了些,似多出了些温润,但就算是坐着,气场依然强大。

    封湛抬眸看向来人,伸掌指向茶台对面的,

    “坐。”

    秦烟缓步上前,坐在了一把禅椅上。

    封湛看向对面的女子:

    “昭仁郡主精通茶道,对冲茶用水怎么看?”

    秦烟扫视了一眼茶台旁的几个瓦瓮,开口道:

    “山水为上,江水中,井水为下。”【1】

    封湛点头:

    “此水,为玉泉水。昨夜人静时分,孤命人上玉泉山,在山腰淘干一处泉眼,洗刷多次,待今晨黎明时分,涓涓细流积满泉眼,用大瓮装满。”

    “再命下盘功夫极稳的暗卫,将泉水运回太子府,水不晃动,水性便不会变熟。”【2】

    此时,瓦瓮中的水,沸如鱼目,微有声。未几,瓮中缘边如涌泉连珠;不及其腾波鼓浪,封湛抬手移开瓦瓮。【3】

    温杯,烫盏。

    封湛又道:

    “昭仁郡主对茶叶又有何看法?”

    秦烟悠悠开口:

    “野者为上,园者次之。”

    “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4】

    封湛的薄唇勾起一丝浅笑,秦烟真是个妙人,

    “此茶名为,涌溪火青。为晴日,踏着朝露采下。”

    封湛取茶,投茶入一个较大的白瓷盏。

    茶叶颗粒细嫩重实,色泽墨绿莹润。

    扬壶冲茶,茶珠在瓷盏间舒展似兰花。

    封湛将冲好的茶汤分为两盏,推一盏,至秦烟面前。

    秦烟端起茶盏,观汤色,杏黄明亮;闻茶香,清香馥郁;浅尝中,味浓甘爽。

    好茶。

    亦是好茶道。

    看得出,太子封湛亲自侍茶,是在向秦烟展示诚意。

    饮毕,封湛开口:

    “孤带你熟悉太子府的环境。”

    二人起身,一前一后出了水榭。

    宋执和沈莹跟在自家主子不远处的后方。

    一路上,府中主人皆震惊又疑惑,太子殿下居然会带着一个女人在府中闲步……——

    八月十八,仲秋节休沐结束。

    皇城朝会散后,太子封湛立即回太子府。

    西山太子府,立政殿。

    太子封湛端坐上首,殿中两边各分列一排大椅,最前方落座的分别是昭仁郡主秦烟,同户部尚书杜贤。

    之后是翰林学士安文京,和太子府一众幕僚。

    众人皆有些疑惑,为何昭仁郡主会被安排在太子府内部会议的当场。

    上首的太子沉声开口:

    “这是昭仁郡主,之后会协助孤处理政务,孤不在府中时,大小事务,你们皆可与昭仁郡主商讨。”

    众人都有些不认同,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

    虽然朝中有部分女官,但太子府从来不用女官。

    众人都听见过陛下近日在撮合昭仁郡主和太子殿下的风声,为了儿女私情,致朝政为儿戏,这不是太子殿下的一贯作风——

    安文京起身,对上首的太子行礼道:

    “殿下,太子府的大小会议,都会涉及朝中要事,是否会有不妥。”

    众人皆点头认同。

    太子封湛看向安文京,嗓音冷沉,

    “昭仁郡主,曾经还有一个称谓,固城城主。”

    此话一出,众人皆目露震惊。

    他们如何不知道西北重镇,固城。能管理固城,得要有多大的魄力和强硬的手段。

    固城的城主居然是一个女子!

    难怪陛下会下诏赐封其为食邑封号位同公主的郡主。

    众人再无异议,看向昭仁郡主秦烟的眼神里只有钦佩,与赞赏——

    封湛满意地开口:

    “开始吧。”

    得到太子授意,安文京开口主持:

    “囤积居奇是商人牟取暴利的惯用手段,富裕大户和殷实商人大量收购粮食,坐观时机,待至青黄不接、民间粮食缺乏之际,任意抬高粮食价格出售。”

    “约计一分本钱,非买至四五分银数之米谷不止,至米价昂贵时,陆续取赎出粜。小民一岁之收,始则贱价归商,终仍贵价归民。”

    “大规模的囤积居奇必然阻碍正常的粮食流通,引起粮食价格的恶性上涨。必须予以遏制。”

    “今日,需讨论出允许粮商储粮的最高限额。”

    “上一次讨论出未定结果是,富户于收仓之后,如遇有积至十万石不即售卖,任该地方官勒令出粜,并设法稽查,情节严重者,按律治罪。”【5】

    “但有的同僚觉得十万石过多,也有的同僚觉得十万石过少,今日必须定下数额,以便能尽快颁布稽查诏令。”

    众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看法,甚至上升到了激烈的辩论,而太子封湛只是稳坐上首,时而抬眸看一眼辩论的臣属,时而端起手边的茶盏浅饮慢酌。

    秦烟心中赞叹,传说中这位太子行事杀伐决断,但却并不是独断专行,颇有明君的潜质——

    约摸一炷香的时间,讨论声渐低,一个略年长,却音量不大的男声出来。

    是户部尚书杜贤,此事属户部总领,但杜贤资历尚浅,几个月前,他还只是个侍郎,故言语间,也不甚有底气。

    他起身朝上首的太子和厅中诸人作揖道:

    “臣有些浅见,诸位同僚参详一二。”

    “自古商人最忌惮货物销路不畅,即"坐困于货滞",粮商亦然。”【6】

    “如若禁止粮商囤积时做过了头,那么容易导致该地无存积之粮。”

    “这样,非但不能有效地调解粮食供求的关系,反而可能会引发粮食价格的急剧上涨。”

    “因此,下官认为,不能一味地强调禁止粮商囤积的做法,约束太紧,恐适得其反。”

    杜贤说完,便缓缓坐下。

    众人小声讨论了下,多数皆点头赞同。

    太子看向一直没有参言的秦烟:

    “昭仁郡主,可有什么看法?”

    众人皆将视线投向正拿过杯盏准备喝茶的秦烟。

    秦烟继续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