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缨缚苍龙: 4、抬棺进京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红缨缚苍龙》 4、抬棺进京(第1/2页)

    苍山见雾,雪落人间。

    枯黄的枝头压满了雪,极目远望,那漫山遍野的绿都褪成了白。一片茫茫的苍白中,有禅寺矗立。

    积雪斑驳的山道上是一串深深的脚印和艳红的血迹。

    山道上的尽头是寺庙的山门,只见那牌匾上写“龙山寺”三字。

    一袭黑衣的“男子”敲了敲寺门。

    晌久,门被打开,一个光着头,约莫十二、三岁的小和尚探出头来。

    即便赵挽缨将脸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漆黑的眼,那小和尚依旧立刻将她认了出来。

    他喜笑颜开,转身冲着里面嚷道:“师父,师父!师兄他回来了。”

    一月不见,冬寂还是一如即往的模样。

    冬寂将赵挽缨迎进门来,他的目光落在赵挽缨右手所提的黑色包裹上。

    那包裹圆鼓鼓的,即便那黑色的布包裹的严实,依旧有恶臭味传来。

    “师兄,这是什么?”冬寂捂着鼻子,却是好奇问道。

    “礼物。”赵挽缨淡淡回道,她并不想过多解释,遂转移了话题问道:“冬寂,师父在哪?”

    “在正殿礼佛呢。”冬寂应声答道。

    赵挽缨点了点头,左手摸了摸冬寂光秃秃的脑袋,“那你去帮我热些斋饭,好吗?我先去找师父。”

    “好叻!”冬寂欢快的答应,转身向后厨跑去。

    支开冬寂后,赵挽缨径直向佛寺的正殿走去。

    正殿中供奉着三尊黄铜佛像,只是由于时间已久,那佛像上已有了斑斑的锈迹。

    而在那略显破败的佛像前,是升起的缕缕香火。伴随着响起的木鱼声,身穿灰色僧袍的男人正专注礼佛。

    “师父。”赵挽缨唤道。

    木鱼声猝然停下,大殿一片静谧。

    闻声,剑南道放下犍锥,微微侧首,掀起眼皮望向赵挽缨,“你还知道回来?”

    赵挽缨默声,半晌后才道,“迟来的拜师礼。”

    言毕,她素手一挥,右手所提的包裹被甩落在地,那其中包裹的东西滚了出来。

    霎时,腐臭味混杂着腐臭已久的血腥味四散开来。

    而因那一抛,头颅掷落在地。

    金殿之上那蜿蜒的血迹宛如百年树木隆起的树根,而血迹的来源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那人脸已经血肉模糊,但依稀可见他那圆睁的怒目,一派死不瞑目的模样。

    正中的佛像双目低垂,似是与那人头遥遥对视,一个愤懑不甘,一个慈悲怜悯。

    而殿中,赵挽缨和剑南道一坐一站,一个在门口,一个在堂内,明光照在赵挽缨的身上,暗影笼在剑南道的僧袍上,他们沉默着对视。

    终于,剑南道缓缓起身,他没有说些什么,而是踱步到人头前。下一瞬,他猛的出脚,那人头被他踢出了殿外。

    “佛不见血腥屠戮,以后这种污秽的东西别往寺庙里带。”

    剑南道说完,只听赵挽缨道:“不是您说要薛举的人头么?”

    话声甫落,一颗佛珠径直射出,击向赵挽缨的门面。

    赵挽缨连忙闪身一躲,玄色的佛珠擦着她的脸而过,“砰”一声嵌进柱子里。

    “那也没叫你如此放肆。”

    剑南道冷哼一声,一甩衣袖,走到供桌旁按下了隐藏的机关。只见大殿的三座佛像向后缓缓移去,一条暗道出现在两人眼前。

    剑南道拿起一旁的红烛向暗道走去,赵挽缨也紧跟其后。

    暗道漆黑而狭窄,唯有剑南道手中幽弱的红烛照亮眼前的路。

    “不是说只去半个月么,怎么这么久?”剑南道的声音在暗道中响起回声。

    “遇到了些棘手的事。”赵挽缨沉吟片刻方道。

    人算不如天算,谁能知道竟能碰到故人。

    剑南道微叹一声,伸手按下一旁石壁的开关。眼前的石门被打开,入目的是满壁的古籍。

    “接下来的事情或许更加棘手。”剑南道说着,取下一本古籍,拿出藏在其中的信件递给赵挽缨。

    赵挽缨接过拆开那信件,她一眼扫去,面色骤然变得煞白。

    *

    时间回到两天前。

    腊月廿十,寒意凛冽。

    京城的天格外阴沉,被那朵叠的云压得极低。京城里的树木凋尽,万物死寂,一切都让人喘不上气来。

    而薛震便是在这日进京的。

    霰雪飘落在宫中结了银霜的青砖上,冷莹莹一片。

    进宫的路上是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

    他们均着丧服,在队伍的正前方是身着斩衰的中年男子。他身材挺拔,相貌却算不得出众。此刻,他紧抿着双唇,面庞的线条紧绷着,透着一股子坚毅与凌厉。

    男人的身后,队伍的中间是被十六人所抬的黑色乌木棺椁。

    雪下得愈发大了,缤纷的白碎宛如素湍徐徐飞过。

    浩浩荡荡的人马停于朝议的龙霄殿前。

    为首的男子一步一叩拜地走过殿前长长的玉阶。寒风如剑,风雪入喉,男人青白的面颊上泛着冻红,额头的乌青中沾染着点滴血迹,狼狈却不掩气质矜贵。

    “昌英侯有冤!”

    薛震的声音激昂悲怆,响彻大殿,宛如空谷悲鸣。

    朝堂之上的百官纷纷侧目望向那一袭丧服立于殿前的人,而那龙座之上一袭明黄龙袍的男人也将目光投在了薛震身上。

    高位之上的男人蓄着黑须,面容中正,透着隐隐的威严霸气。他的眼神如狮,周身一派王者风气。他冲身旁的太监挥了挥手,后者心领神会将薛驰带上殿来。

    “昌英侯何冤?”

    庆和帝的嗓音从胸腔里轻震而出,肃穆,沉重,不怒自威。

    “十日前,吾儿薛举在街头被来太守所殴,重症不治而死。因此事为吾儿强抢民女所致,臣自知理亏,万分悲痛下仍按丧葬之礼下葬吾儿。但吾儿头七尚未过,这墓冢中便只余一具无头之尸。”薛震目眦欲裂,愤愤道。

    “臣身为人父,断不能容忍。遂抬棺进京,求陛下为薛家主持公道。”

    “薛家满门忠烈,怎堪此辱!“

    话毕,朝廷上顿时一片死寂,静得连呼吸声仿佛都消失了。

    满朝文武均垂着首,虽不敢发一言,但心里却暗暗剖析着眼下局势。

    这便要说回这庆和帝的帝位是如何来的了。

    想当年庆昭帝昏庸无能、子嗣绵薄,关陇士族之首的谢家把持朝政。谢家本欲扶持庆昭帝那唯一的儿子赵衷为帝,却不料半路杀出个裴适之。

    裴适之本只是一介儒生,却凭一文官拜京兆尹。

    长恒十年,南宫门之变,赵衷意图造反,死于乱箭。

    这一箭,裴适之射的。

    而在赵衷死后不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