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某宝农场回古代: 10、第 1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带着某宝农场回古代》 10、第 10 章(第1/2页)

    傍晚时分,时意的农场成功升级,再次开垦出一块土地,并种植了橙子。

    农场种植处出来的农产品时意弄出鸡蛋与胡萝卜给时家人吃了,味道比自家种的要好上一些,得到了时家人一致好评。

    尤其是时凤仪小朋友,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还是李氏怕小朋友的吃撑了,收了小朋友的碗筷,时凤仪才委屈巴巴揉着小肚子停下。

    见状,时意直接让娃子绕着院子走了好几圈才放过对方。

    第二天一早,一家四口坐着驴车上县城。

    四人兵分两路,时父带着秋婶男人去县衙上户籍。

    上好户籍后,去采买米粮等吃食用品。

    而时意她们则是先去了锦绣坊出手绣品。

    锦绣坊的掌柜与李氏合作多年,关系很不错。

    一开始只有李氏的绣品买与锦绣坊,后来原主大了,便是原主与李氏的绣品一起卖给锦绣坊。

    “时夫人你们可算是来啦,我都盼你们很久了,你们可算是来了。”

    李氏的绣活好,是因为李氏的奶奶以前在大户人家当绣娘。

    绣活很好,深得的大户人家的喜欢。

    不过后来大户人家少爷的年纪渐长,娶了夫人后,就放了一批人出去。

    而李氏的奶奶就是这批放出去的人之一。

    后来嫁到了李家村,凭借着一手好绣活在夫家站稳了脚跟,日子过得极为和美。

    这锦绣坊算是县城的老字号,已经传承了好几辈儿。

    当初李氏奶奶就长期与锦绣坊合作来着。

    是以,大家的合作共赢的关系十分牢固。

    哪怕先前别家绣铺出高价来挖,李氏也没同意。

    “昨儿个正好绣好,这不我怕掌柜的你等得心急,立刻给你送过来了。”

    李氏笑着与掌柜寒暄。

    “时夫人你的是二十两,意儿是五两。”

    掌柜的见到李氏女儿两人,也不觉得惊讶。

    因为以往她们都会相约一起,唯一一点奇怪的,大概就是时意带着女儿一起。

    不过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兴许是带着小孩出来玩儿。

    因此掌柜的也没多问,只是送了一份见面礼给时凤仪小姑娘。

    乐得小姑娘笑得见牙不见眼。

    小姑娘在时家,因为是女娃,加上原主生了她之后就不能再生。

    是以一直被沈老太与沈老头不喜。

    沈家两个大家长的不喜,下面的人自然也多有轻视。

    反正日子一直不太好过。

    想从这些人手中获得什么东西,那是想都不要想。

    倒是小姑娘一有什么好东西,都会被抢走。

    经常被欺负得哇哇大哭。

    原主还没什么用,出头不成,连带着一起被欺负。

    好不可怜。

    话说回来。

    这一次,时意也带着原主先前的绣品过来卖。

    如果可以,时意其实是不想出手的。

    只是每幅绣品都签了契约,不出手不行。

    时意虽然继承了原主的记忆,都实始终有一种眼睛看会了,脑子也会了,但手不会的郁闷。

    除非她花上大把的时间,才能把原主的手艺捡起来。

    好几年的那种。

    对此,时意觉得自己还是当个兴趣爱好,慢慢来比较好。

    货不对板,接绣活就算了,省得露馅儿。

    因此在拿到钱财后,时意并没有接新的绣活。

    李氏虽然有些诧异,但也没多说什么。

    女儿遭了大难。

    不想绣就不锈。

    这些年她都听说了,女儿在沈家可以说是没日没夜地做绣活。

    她当时还很心疼,生怕女儿年纪轻轻熬坏了眼睛。

    为此,还时常送些补眼睛的东西给女儿服用。

    就怕女儿步了的奶奶的后尘,上了年纪之后眼睛看不清楚东西。

    所以,不绣就不绣吧。女儿在沈家辛苦了这么些年,也该好好歇歇了。

    家里又不是养不起。

    可惜李家村有族规,不许外姓人多买地。

    一家名下最多只能十亩地,要不然这么些年下来。自家早就攒下了上百亩地。光是靠着收租子,就能吃喝不愁。

    着实可惜。

    李氏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脑海,笑着从掌柜手中又接了一幅绣活。

    处理完秀活的事情后,她们又从锦绣坊买了好些布料。基本上都是一些的细棉布,偶尔也有几匹粗布混杂其中。

    再就是一些各色的绣线,与做绣活相关的工具。

    一次采买齐全,估计可以用个一年半载的样子。

    李氏接的小绣活,大概要绣一两个月。

    昨儿个一家子商量了许久,觉得形势不太好,一次性多采买一些,省得以后总是需要上县城。

    出了锦绣坊,时意几人又去了猪肉铺订了两头猪,交了订金让猪肉铺的人杀好拆解之后,连带着下水等物一起送货上门。

    一头猪一二百斤,两头将近三百斤。

    处理好之后也有二百多斤,做成腊肉足够沈家人一年吃了。

    更别说,他们还打算收一些鸡鸭鱼鹅。

    未来一年的荤菜不用操心。

    两头猪一共花了差不多三两银子。

    猪肉铺的老板乐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三两银子,可是大生意,他能赚二钱银子呢。

    老板还十分大方地送了他们的两斤肉。

    时意只好把肉放进了随身挎着的竹篮子中。

    而后一行人去了买油盐酱醋茶,以及一些香料。

    在此,时意不得不吐槽一句。

    香料真特么贵!

    光是一小包香料,就花了二两银子。

    这还是时意只买了便宜香料的份上。

    差点心疼死时意。

    好在这香料用得省,这一包也能用个一年半载。

    算起来也还行。

    唯一让时意不满意的是盐,又贵又不好。

    颜色黄杂质多,瞅着就不好。

    还跟肉一个价格。

    除此之外,买盐还限购。

    一次最多的只能买两斤。

    时意差点骂人。

    买好这些后,时意他们也补充了一些日常用品。

    比如说油布水囊,还有一些有的没的。

    对于买这些杂七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