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快穿]苏映秀成神路》 166. 清穿之情种墨尔根代青 【三合一】交□……(第3/5页)
酒楼、书局、服装店、首饰铺、杂货铺解决了大人们的基本需求,小孩子的市场也不能放过。
芭比娃娃、绒毛玩具、连环画、认字卡片、机械玩具……这些苏映秀没时间一一设计,只好每种做一个样品,让底下人自己发散思维。
任何时候都不缺手艺精湛又聪明的手艺人。
大军出征的第四十五天
春风雨露,吹皱一池春水。
伴随前线传来清军进入北京城的消息。
服装店、首饰铺、玩具店商品卖脱销,书局反响热烈,加上盐运使送来的银子,那是哗啦啦地入账。
终于等到这一刻,苏映秀拍板,正式启动修路计划。
大军出征第六十天
阳光普照,桃花盛开。
多尔衮决定迁都北京,开始为统一中原做准备。
同时盛京的第一条公路投入使用。
大军出征第九十天
骄阳似火,绿树成荫。
苏映秀带着福果和萨楚出宫,回到原来的亲王府和阿巴亥一起住了两天。
期间苏映秀向阿巴亥提出,由她老人家出任整改完毕后的慈幼院的第一任院长。
“这...这我能行吗?”
阿巴亥有些踌躇,又有些激动,整个人突然变得很紧张。
苏映秀笑呵呵地劝她。
“有什么不行的,又不是让您当光杆司令,底下还有管事呢!您做院长最主要就是当一尊大佛镇场子,让底下人不敢偷奸耍滑。而且这种大好事,御史和史官肯定会称赞您的善举,后世子孙也能在史书上瞻仰到您的仁德。额娘就别推辞了,就当帮帮媳妇儿。”
口若悬河的苏映秀把阿巴亥哄得晕头转向,不知怎的就答应了。
于是隔天,一大早来上朝的百官,就从代善口中听到两条新政令。第一条便是皇太后出任慈幼院院长;第二条则是皇后出任由朝廷开办的第一所公立学校校长的消息。
第一所公立学校选址在盛京,因为距离近,有什么问题苏映秀好把握。
同时,她还把奖学金、贫困补助等措施在学校一起实行。
等多尔衮回来,再由皇帝牵头创办军校,出任校长。
她记得历史上康熙时期就出现了八旗子弟无事生产的苗头,有学校在多少能解决些问题。
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所有人就看着清宁宫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有那时刻密切关注着行宫大小事的人,在得到消息后纷纷默契地派出手下暗中调查皇后究竟在搞什么,这显而易见是大动作啊!
大军出征后的第一百二十三天
烁玉流金,暑气逼人。
清廷开始迁都,多铎被多尔衮派回来,代替他将妻儿老小护送到北京。
多铎面对盛京的人流如织,感受着公路的平整光滑,震惊地追着苏映秀问东问西。
苏映秀从多铎口中得知多尔衮不回来的消息,虽然理解,但多少有点失望。
不过她的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调整好了立刻配合代善和多铎安排迁都事宜。
她叫来名下所有店铺的管事,妥善交代好差事,在多铎率领的大军的护送下,和阿巴亥、福果、萨楚他们前往北京,与多尔衮团聚。
在炎炎夏日赶路,那滋味不是一般的酸爽。
令苏映秀感到惊喜的是,多尔衮亲自出城来迎接她们,这让她对多尔衮没能赶回盛京看她精心准备的惊喜的怨念消去不少。
不等他们回到皇宫,多铎就迫不及待跟多尔衮分享了他在盛京的见闻,这让苏映秀不禁感到无奈。
多尔衮被弟弟口中的“水泥、公路、学校”等等新奇事物,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心,不由开始懊悔自己没能回去盛京看一眼。
特别当他得知这事苏映秀给他准备的惊喜的时候,后悔的感觉瞬间达到顶峰。
苏映秀看他那萎靡不振的样子,好笑之余,只好安慰他说马上就把产业搬到北京,盛京有的京城也会有。
多尔衮听了,又搂着苏映秀亲了好几口,才勉强被安慰住。
时光荏苒,六年后的北京城道路平坦整洁,大街上随处可见垃圾桶,行人游商川流不息,摩肩接踵,其中金发碧眼的外族人屡见不鲜。酒楼、客栈、服装店、首饰铺、玩具店、书局、杂货铺、铁匠铺、茶坊酒馆、银行庙宇鳞次栉比,热情大方的伙计站在门口迎来送往,嘴里叫卖着绫罗绸缎,珠宝香料,形形色色,热闹非凡。
今日风轻云净,阳光灿烂,时值宫内三年一度的选秀。
当今皇上爱重皇后,从未有纳妃的念头,之前选秀都是为了给宗室子弟栓婚,如今太子已经长成翩翩少年郎,皇上皇后有意在此届秀女中给太子选太子妃。
不只是太子妃,先帝的两个儿子福临和博果尔,也要在此届秀女中选出嫡福晋。
太子是储君,太子妃就是未来国母,说是选秀女,其实多尔衮早就给儿子瞧好了,也和女方父亲通了气,就等选秀结束下旨赐婚。
太子的婚事不用操心,福临和博果尔可就令人头疼了。
因为大玉儿给福临看中的嫡福晋是科尔沁的格格,但福临本人更喜欢温柔如水的女子,于是想尽各种法子跟大玉儿犟,甚至还求到多尔衮头上。
多尔衮看在大玉儿和哲哲的姑侄关系,提早便说了不插手福临的婚事,让哲哲和大玉儿看中了哪家姑娘就告诉他,他再下旨赐婚。
所以福临找多尔衮也没用,最后还是拉着脸娶了科尔沁的姑娘。
至于博果尔则对鄂硕之女一见钟情,拜托福果请多尔衮赐了婚。
博果尔的生母是先帝贵妃娜木钟。娜木钟在皇太极去世后就向阿巴亥投了诚,因此处于同一阵营的博果尔和福果慢慢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兄弟。(这里特意把博果尔的年龄调大了。)
好弟弟难得有事恳求自己,还是为了心爱的姑娘,福果怎么会不答应,立刻就去找了多尔衮。
多尔衮没意见。苏映秀倒是犹豫要不要阻止。最后她想着福临都不是皇帝了,应该不会也不能抢弟弟的妻子了吧?然后就没阻止多尔衮赐婚。
有父母做榜样,福果和他的太子妃婚后生活和和美美,相敬如宾。
而没能按照自己心意选择嫡福晋人选的福临,府上闹出的动静一次比一次大,即使有大玉儿坐镇都不管用,母子吵架,夫妻吵架,如今已经成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话了。
那些热闹中吵架都算轻的,什么福临今儿为了这个妖妖娆娆侧室与嫡福晋动了手,明儿又为了那个柔柔弱弱的侧室与额娘和嫡福晋呛声。
要知道蒙古女子向来都不好惹,福临步步紧逼,那嫡福晋也不忍了,当着大玉儿的面就抽了福临一鞭子,然后自请禁足,不搭理他们母子了。
博果尔得偿所愿,本人又是个心大的性子,日子过得也是快快乐乐。
苏映秀留心了一段日子,见福临整日忙着和大玉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