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快穿]苏映秀成神路》 166. 清穿之情种墨尔根代青 【三合一】交□……(第1/5页)
13
大军出征的第五天
风和日丽,碧空万里。
礼亲王府上,代善昨晚宿在正院,晨起就在福晋的陪同下一起享用悠闲的早饭。
饭桌上夫妻俩互相夹菜盛汤,时不时聊上两句家长里短、儿女功课,气氛温馨又融洽。
正吃到一半,门外忽传来奴才低低的交谈声,代善手中乌木镶银的筷子一停,皱着眉头问:“外面怎么了?”
立时便有一名侍女掀开半个帘子,低眉敛目,轻手轻脚地进来,先向两位主子请了个安,然后头也不太抬的回禀道。
“回王爷,是宫里边来人了,说主子娘娘请您进宫一趟,有事相商。”
礼亲王福晋抬眸看了一眼陷入静默的代善,不紧不慢的对侍女吩咐道。
“知道了。你去告诉穆勒吉管事,让他好生相送宫里传话的人。”
“是。”侍女躬着身子,轻轻地退了出去。
礼亲王福晋心里有些埋怨苏映秀不会挑时间,好端端的一顿饭吃不成事小,打扰了她和王爷培养感情才事大。
最近代善格外宠爱侧福晋哈达纳喇氏,让那女人有爬到她头上放肆的趋势。
礼亲王福晋是代善的继福晋,清楚自己容貌只是清秀,比不上后院那几个妖精,是以和代善相处时经常提起自己的儿子。礼亲王福晋不奢求儿子将来能继承代善的爵位,只希望代善能对她儿子多上点心,毕竟前头那位嫡福晋可是给代善生了俩儿子,如今都已长大成人,在军中领了差事。
“爷可猜到主子娘娘突然传召是为了什么事?”
代善垂下眼皮想一想说:“不知道,先进宫看看再说吧!”
说着站起身,命下人将他的朝服拿来换上。
清宁宫里,苏映秀正在陪儿子练大字。
福果乖巧懂事,小小年纪就很有自控力,不需要大人监督,该学习时认真学习,从不拖延耍赖。
这时,宫女来报说礼亲王来了。
苏映秀喜上眉梢,命宫女快将人请过来,并未有让福果避让的意思。
故,当代善踏入殿中,见到小太子也在有些意外。他暗自琢磨,“莫非主子娘娘找他不是谈论政事?”
心里有什么想法,不耽误代善给苏映秀行礼,“臣恭请皇后……”
早在宫女领命去请人时苏映秀就站起身,见此情形她快步迎上去,拦住代善欲要请安的动作,笑盈盈道。
“殿中没有外人,大哥何必这么见外,快请坐。”
代善并未坚持,他毕竟是多尔衮的大哥,这点脸面他担得起。
小太子礼貌上前给代善行晚辈礼。
“福果拜见伯父。”
代善笑呵呵地拍拍福果的小肩膀,慈和的夸奖道。
“太子越来越有储君的气度,也越来越像你汗阿玛了。”
福果打心眼里崇拜和敬仰多尔衮,最喜欢听到的夸奖是说他像阿玛,此刻就乐得忘乎所以,连自己在换牙期都忘了,咧着嘴笑,露出漏风的两排小白牙。
苏映秀笑着摸摸他的小脑袋。
“写你的功课去吧,额娘和你大伯还有事。”
“是。”小太子向两个长辈又行了一礼,乖乖回到他的小书桌后继续写字。
宫女低垂着头端上来两杯茶,轻轻放在两人手边,又悄悄地退下。
苏映秀以弟妹的身份与代善寒暄了几句家中女眷,待喝过茶,总算是切入正题。
“一大早请大哥来,是我有件事想请大哥帮忙。”
代善连道“不敢”,谨慎地说:“大汗离开前留下旨意,让你我辅佐太子监国,主子娘娘有什么事尽管说,臣能做到的一定不推辞。”
言外之意便是,做不到的事别怪我不帮忙。
能被三位大汗委以重任的人,还曾是汗位的有力继承人选,代善早已修炼成一条泥鳅精,滑不留手,谁也甭想让他掉坑里。
苏映秀微微一笑。
“既如此,我便开门见山。大哥是礼部尚书,邸报的内容和张贴都归您管,所以我想请大哥再增加一份农报。”
“农报?”代善实实在在愣住了。
他心里不是没有浮现过阴暗的想法,比如说多尔衮刚走,苏映秀就要夺权。饶是他想破头了,都想不到苏映秀竟是为了这么点小事。
苏映秀颔首,她神色认真道。
“邸报是朝廷用于向普罗大众传告朝政消息,主要内容多是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事宜。实话实说,这些事更多与上流人士的利益息息相关,对于平民百姓而言,他们只关心一点就是皇帝什么时候大赦天下。这也导致了朝廷很多新的举措不能更快、更好的被百姓接收到。”
看着代善渐渐陷入沉思,苏映秀继续往下说。
“而农报,也可以称之为【民报】,它上面公布的内容我设想的是农业知识、健康知识、民生动态和朝廷政策。”
“农业这点很好理解,我就不赘述了,重点是向百姓科普防旱、防涝、防虫等知识。而健康顾名思义,就是让太医们在闲暇时间整理些疫病发生前的征兆、如何做好卫生工作、头疼脑热怎样正确处理、落水摔伤后如何急救等等,给百姓做个基础的医学科普。”
“民生动态,就是让专人搜集些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比如说谁受骗了,怎样被骗的,下场又如何?最后还可以让衙门有经验的捕快,给百姓科普如何辨认骗子,避免自己被骗,从而保护好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
“至于为什么要把朝廷政策放在最后,是因为我需要前面三项给看到【民报】的百姓在心底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这张报纸是与他们的生活切身相关的。只有这样,他们才回去关心朝廷又出台了什么新政策,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等等。”
苏映秀会想到要办报纸,是因为她突然想起在大清的统治期间遇到的自然灾害好像挺多的,尤其是蝗虫,如果不事先做好准备,百姓可就惨了。
是以,她绞尽脑汁努力回忆上辈子看过的知识,再搭配金手指和历代前辈们的经验,终于整理出来一份治理蝗虫的论文。
准备等民报发行后,一点点公布给百姓。
民报的事对代善来说只是小事,而且这的确是利民的好建议,他没有理由拒绝,当即就表示会和礼部官员商议,尽快落实。
目的达到苏映秀很高兴,她兴致勃勃给代善提意见。
“民报可以固定为七天出一版,它不能像邸报那样只在朝廷内部传抄,然后往宫门口一贴,由规定由朝廷掌控并负责抄写、售卖,百官及各府、县衙必须购买。百姓随意,但每村必须购入一份。另外各府、县衙还要派专人每天在治下宣传诵读民报上的内容,方便目不识丁的百姓。”
“另外各县衙还可以在衙门口创办黑板报,用图画或者更加大白话的内容,自行发挥,让民报上面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还可以用黑板报宣传自己县的特色,更好的凝聚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旧钢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