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嫡子奋斗日常: 8、第 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jiugangbi.com提供的《侯府嫡子奋斗日常》 8、第 8 章(第1/2页)

    学生名叫何思衡,年十八,徽州府人,今年年初由徽州府学选拔上来的优秀生员入了国子监,与陆昀是舍友,二人经常一起吃饭上下课。

    陆昀起身,跟他一道往食堂去。

    国子监食堂建在敬一亭后面西侧,东侧为监生们的斋舍。

    国子监坐北朝南,呈南北向长方形态,共有三重院落,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大门,进去后为第一重院落。

    再往里便是太学门,院里有四厅六堂,为教官们办公和监生们上课的地方,北面是彝伦堂,即藏书楼。

    彝伦堂后面是敬一亭,祭酒和司业办公的地方,为第三重院落。

    敬一亭后面又建有食堂和斋舍,食堂建在西侧,北面和东面那一排排房子便是学生们住宿的地方。

    正是午饭时间,这会儿食堂里已经坐了好些人,二人进来打好饭菜,找了个空余位置坐下。

    何思衡才又小声道:“你也不用太过负担,这人迟早要成家,早些晚些都一样。”早间课前他听教室里的学生议论陆昀被皇帝赐婚一事,来时路上他又向陆昀问实一遍,只陆昀情绪不大好,他这才又出言宽慰。

    陆昀苦笑:“毓臣兄也觉得这亲事过于早了,是不是?”

    毓臣是何思衡的字。

    何思衡,字毓臣。

    何思衡想了想,道:“确实是早了些,不过也还好。”这个朝代的男子多是十七八岁成亲,农人家的可能要早些,像他们这样经年读书的,应该晚些才是。

    他说了这句陆昀再没做声,他也就很识趣的避开,一心吃起饭来。

    饭罢,二人回到斋舍。

    陆昀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起来看书也看不进去,正好何思衡铺开画纸欲要作画,他便凑跟前来看。

    何思衡出生于丹青世家,爷爷是当地有名的画师,他三岁起便跟在爷爷身边学画,山水、人物、鸟兽、花卉、建筑各有所涉猎,画艺虽算不上炉火纯青,却也小有所成。

    “毓臣兄今日要画什么?”陆昀问。

    何思衡尚自出神,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忽说:“我想画你。”

    “画我?”陆昀不觉失笑,怎么突然想画他了。

    何思衡自知失言,忙又道:“恕我冒犯,你不愿意就算了。”

    陆昀并没有不愿意,他道:“毓臣兄能为我画像是我的荣幸,怎能说是冒犯。”

    他左右看了看,又问,“我是站着还是坐着。”

    何思衡忙搬了把凳子于他身后,伸出一掌道:“请。”陆昀便坐下来。

    既是为舍友画像,便不能于普通纸上而作,何思衡从屉柜里取出一张卷轴,又兑了作画的颜料。

    国子监服装统一,一套直缀,一套襕衫,均为靛青色。除这两套衣服外,在监学生不许穿其他款式的衣服。

    因此何思衡作画的颜料便以青蓝为主,在替陆昀画像之前,他又问:“陆昀,你有字吗?”

    这个字自然指的是表字。

    古人,尤其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一般都有表字。

    而陆昀暂时还没有。

    何思衡就又道:“过了这个年,你可以让家中长辈替你取字了。”

    说到取字,陆昀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老师翁光羲,当代大儒,常年在外讲学,陆昀十岁上拜入其门下,十二岁那年曾跟着出去游过学。

    取字的话,陆昀肯定会去找这位师长。不过老师现在人不在京城,等回来了他过去一趟就是。

    “嗯,等有了字,我第一时间告知于你。”

    “好。”何思衡笑着点头,之后便集中精神于笔端之下,一时抬头看眼端坐于椅子上的陆昀,一时又埋头于卷轴上,一笔一线,细细描画。

    陆昀坐在凳子上,眼睛注视着前方,并不敢随意扭动,他这般端着,感觉被画的自己比画自己的人累多了。

    就这样端坐了近一个时辰,何思衡终于将他的画像描绘完毕。

    一般人物画像,且带背景图的,少则三个时辰,多则一天才能描绘完。

    而陆昀这幅画像仅只是人物,加之何思衡画技精湛,所以才完成这么快。

    陆昀走过来,但见画轴上一美貌少年端坐于凳椅上,少年眉目疏雅,着一身靛青襕衫,平视前方,不苟言笑。

    画像栩栩如生,不输真人,连陆昀本人都不禁喟叹,不愧为丹青世家的子弟,倒把个人物画活了。

    何思衡这边已换了支毫笔,蘸上墨汁在画像右端题下几个字: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陆昀看了心下微惊,这两句诗出自诗人杜牧的《会友》,后面两句是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

    是描写友情的一首诗。

    古人常以相思述友情,他不能以现代眼光看待后面两句,不然就是狭隘了。

    紧挨着底端落款处又题:景顺壬辰年冬月二十六何毓臣题画,赠友陆昀。

    “给我的?”陆昀惊奇。

    “嗯。”何思衡搁下笔,看着画像,嘴角微微一扬,笑道,“画的是你,画像自然也要归你。”

    又道,“昀弟如若不嫌,毓臣愿为你年年画像一幅。”

    陆昀当然不会嫌,他还求之不得呢,古代没有相机,一个人的年华便固格在画像上留念。

    只是年年要人一幅画,不回赠点什么的话,倒显得自己脸皮太厚。

    很快他就道:“昀不敢嫌,为表谢意,改日我以他物相赠。”

    何思衡爽朗一笑:“侯府的东西金贵,昀弟尽可砸过来,我可是来者不拒。”

    陆昀也跟着笑了笑,同时又不免打量他几眼,何思衡是安徽人,安徽钟灵毓秀之地,人才辈出,养出的儿郎自也不俗。便说这何思衡,身姿挺拔,如竹如松,端的一副谦谦君子之相。

    陆昀看了会儿,既而目光又落在那幅画上,再次赞不绝口道:“毓臣兄这幅画当真妙极,怕是可以出师了。”

    何思衡谦虚道:“昀弟过奖了。”待画轴上的墨迹干透,他卷起来拿根红绳绑了递给陆昀。

    正好下午课时间到了,陆昀收起画,两人一道往教室去。

    下午是律法课。

    这里的律自然是指《大夏律》。

    国子监课业繁重,背书、写字、作文是学生每日必做的功课,而背书背的不仅是四书五经、诗赋史籍类的内容,《大夏律例》也要熟读记诵。

    《大夏律例》由两部分构成:总则《名例律》以及分则《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和《工律》,共有律文四百余条,附例一千余条,内容颇为详备。

    律法课也是由刘助教教授,刘助教不要求学生们能将这么多律文条例记背如流,但是要熟读讲解出来。

    今日律例课所学为《户律》中田宅和婚姻两条律文,以及这两条律文下所包含的诸多条例。

    刘助教让学生们自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钢笔文学】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旧钢笔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